关于白酒,有许多人曾想借着中国人饮用烧酒的历史往上推,推到唐宋,直追两汉,甚至更为久远,尊称杜康为白酒的“酿酒始祖”。然而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这就是说,中国蒸馏酒酿酒史,是从元代开始的,时间上当在13 世纪末至14 世纪初,元代文献《饮膳正要》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
中国人喝酒历史很长,只是元代以前的中国人,喝的酒应该是温柔细腻、度数低的黄酒,而非酒精度高达五六十度的烈性酒。汉末及至三国,“关羽温酒斩华雄,曹操煮酒论英雄”,喝的是黄酒,黄酒需要“温饮”;唐代大诗人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琥珀般的酒色,显然也是黄酒,宋代打虎英雄武松,“三碗不过岗”,喝得烂醉,也是黄酒……
可以说,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直到南宋灭亡,这近千年的时间,中原地区战乱频仍。北方大批精英辗转来到江南,黄酒作为中国汉族的民族特产,在江南地区得以存续发展。虽说元代出现了蒸馏烧酒,但由于强大的汉文化余脉流播,黄酒仍然强势雄居全国酒类饮品的首位。
南方人一直偏爱低度米酒,这或许与江南温软细腻的文化底色有关。即便是到了民国,以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知识大家和精英人士,大都喜爱黄酒,这也是黄酒能够长期作为中国酒文化象征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人们现今耳熟能详的“白酒”一词,没有在民国出现过。那个时候民间俗称“烧酒”“烧刀子”,或称“高粱酒”“白干酒”等。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白酒”之名才出现,这件事得感谢我国已故著名白酒专家、酒界泰斗沈怡方,他与中国白酒界的一些大佬,将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酿制而成的各类酒,统称为“白酒”,这就是中国“白酒”的出现。一如中国画中的“白描”创作手法——线条简单、色彩单一,但展现出来的画却有着不一样的精神和质感,同时也朴素、简洁、流畅、生动。“白酒”之名,生动形象,简洁明了,是对酒文化的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因为粮食紧缺,“五斤粮食出一斤酒”,客观上限制了白酒的酿造。直到1953 年,首届全国评酒会在京举办,评出了四大名酒。那个淳朴年代,酒类没有聒噪的“金融属性”,此后,“江山代有好酒出”,各领风骚,轮流坐庄。烈性白酒反超黄酒,黄酒才变得有点“落寞”了。
这些习俗沉淀下来,到了“改开”时期,人们纷纷下海经商,横向联系,渴望一夜暴富,也不乏一夜暴富的成功者。这个时候,人忙得不得了,少了品赏黄酒的闲情逸致。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喝的都是烈性白酒。在全国,黄酒大概早已经算不上主流酒类饮品了,只有长三角地区的人们还爱喝点。
我说酒的“黄白沉浮”这段往事,是想说明,大众对酒的偏好,是会随着世事变易而变易的,不知什么时候,保不准又会时兴起纯粮米酒来。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叫朱敦儒的才子,也是官员,他作《鹧鸪天·西都作》的词,其中有“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散漫与疏狂”。做人如此,做酒的道理也差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