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旭,李文豪
(华润圣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5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保健食品属于三大特殊食品之一,与普通的食品不同,它能对人体健康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且适用于一些特定人群,虽然保健食品无法代替医疗药物起到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但能有效调节人体机能,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保健食品的发展与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以及想要通过合理饮食规避疾病发生的想法密切相关,所以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十分重要,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保健食品原料作为保障质量安全的源头环节,其质量必须得到保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与过去相比也越来越大,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包含青少年人群以及中年人群。随着亚健康人数越来越多,人们患上慢性疾病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大。在此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随着亚健康人群范围的不断扩大、慢性疾病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为健康消费的人群不断扩大,保健食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且市场需求量急剧攀升[1]。在大健康产业的不断发展下,保健食品已成为其中的热点话题。
保健食品作为能对人体机能产生调节作用的功能性产品,其营销方式主要分为传统营销模式、超市分销模式以及直销模式3种[2]。传统营销模式主要是指在各个小型药店以及全国连锁型药店对保健食品进行销售,随着近几年我国连锁药店的覆盖范围以及数量不断增加,保健食品销售的集中程度以及范围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超市分销模式主要是指在各大超市里对保健食品进行销售,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超市分销模式的销售渠道更加多元化,且超市的购物环境也更加自在,超市的客流量远高于药店的客流量。直销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省略了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投入的成本,能产生更多经济效益,保健商品的直销商与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没有中间环节收取差价,消费者也能更直接了解到保健食品的功能等。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以上3种营销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对营销模式进行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浏览手机客户端的时长和频率明显增加,再加上数字化精准营销以及网络销售平台的出现与发展,人们在线上购买保健食品的现象已十分常见,大部分消费者纷纷转向线上购买,使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迎来了关键阶段。
国家曾印发相关的纲领性文件,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3]。同时在文件中还特别强调,为了进一步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民健康为核心,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另外,文件中还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以食物营养健康产业为主的疾病预防体系。
保健食品作为调节人体机能、为特殊人群提供帮助、改善当前社会中人们亚健康状态的有效产品,受到了很多相关政策的支持与帮助。从立法以及评审审批机制来看,早在2015年,国家就已经出台相关法律条文,明确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保健食品的准入方式也由注册制转变为注册与备案相结合的“双轨制”。因为具备了备案制度,保健食品无论是在审批环节,还是在评审时间上,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和优化,并在侧面节省了相关企业的成本投入,增加了经济收益。因为有了更完善和严格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上的支持,保健食品在上市过程中面临政策上的风险程度大大降低,保健食品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目前,我国的保健食品原料在质量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农药残留问题、重金属超标问题、微生物污染问题等,均给保健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带来影响。①农药残留问题。部分地区为了提升作物的产量,会大量使用农药,最终导致原材料中残留过多的农药,使得我国的保健食品销售不畅。②因我国的保健食品原料中残留的重金属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超标,导致使用这类原料生产出的保健食品可能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严重威胁,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人体出现中毒。③原料在种植、采收以及粗加工的过程中都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受到微生物污染的保健食品原料会携带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物质等,使用这样的原料进行加工生产将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这也是我国保健食品销售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监管的问题主要是以2003年为分界线,在2003年之前,我国保健食品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卫生部负责,在2003年以后,国家成立了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管理工作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现有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接了此部分职责[4]。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多头管理的现象,虽然保健食品的监管权未发生转变,但保健食品的审批权发生了转变,所以多头监管的现象仍存在,造成监管部门协调不畅,导致监管工作的信息共享不及时、责任界定不清晰等问题,进而导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的规范程度不够。②针对保健食品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或不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政府应加强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确保其能覆盖到保健食品原料的监管范围,并及时跟进市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③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方法。保健食品原料的监管需依靠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方法来检测和评估其质量和安全性。如果监管部门缺乏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或监测方法不够科学准确,就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相关政府部门要不断整合保健食品原料质量安全的监管职能,建立保健食品原料质量安全监管统一机制,使保健食品原料安全的监管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5]。①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建立全面的保健食品原料安全管理标准,包括原料的选择、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的规范。这些标准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国际最佳实践,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②合理安排各个部门的职责。例如,农业部门专门负责保健食品原料种植环节,确保种植方法的科学性,保障中药材的质量;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中药材大采收以及初步的处理环节;而卫生部门负责基本的卫生指标监测等。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完善、统一的监管局面。③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建立健康食品原料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通过共享信息和经验,提高原料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此外,还可以学习国外成熟的、具有参考价值的管理机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保障保健食品原料质量安全。
现有保健食品原料标准主要有《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其质量保障手段仍以检测为主,不同的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给原料质量验收带来困难。原料质量指标制定的合理性与统一性将有效消除原料生产企业、原料使用企业及第三方检测机构之间的检测异议,确保原料从生产出厂到加工使用过程的质量安全。①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保健食品原料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包括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协调。②推动行业自律和规范。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应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建立自律机制和质量认证体系。加强行业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保健食品原料质量安全的提升。
人们对健康的进一步追求促进了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但保健食品市场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保健食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保健食品售后跟踪服务缺乏、保健食品广告过于夸大误导消费者等。因此,为进一步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企业需不断提升对保健食品原料的检测能力,投资先进的检测设备,招聘和培训具备相关背景知识和实验技能专业的食品检测人员,加强对保健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项目和功效成分等的检测。企业要不断完善检测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面。设立内部质量控制标准和指标,进行质量检查和监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还要获得相关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认可,如CNAS实验室认可,在取得国际互认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检测体系的管理要求;做好自身的质量控制,通过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能力验证,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诚信危机的问题一直存在且形势严峻,在大健康产业快步发展的重要阶段,确保保健食品原料安全、给予消费者信心尤为重要。①企业应落实好保健食品和原料生产经营的主体责任,以质量安全作为立身之本,守住标准红线,坚守安全底线。②保健食品企业应建立自己的供应商审计体系,加大对原材料供应商的审计审查力度,真正做到从源头把控质量安全。③政府监管部门应在保健食品原料行业建立诚信机制,对出现诚信问题的原料企业坚决予以曝光,解决当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存在的质量问题。
保健食品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尤其是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背景下,保健食品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更要注重对保健食品的质量保障,尤其是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严格控制各种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保障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