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城西中心小学 葛委委
写话是学生作文的启蒙阶段,是作文教学的奠基石,决定着学生将来写作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然而,写话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目标定位不准,拔高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单一,资源开发不足;方法枯燥机械,缺少梯度建构等,导致学生谈“写”色变,产生畏惧心理,表达能力薄弱。因此,激发启蒙阶段学生写话的兴趣,降一点难度,添一点趣味,摸索出“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写话的适切路径,尤为必要。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文本是学生写话的依托。现行语文教材中内容浅显易懂、体裁形式多样、语言丰富多彩、表达规范得体,为写话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教师要巧妙发掘教材的语言训练点,进行仿写、续编、补白、看图写话、观察写话等,降低写话难度,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奠定写话的坚实基础。
语言能力的形成大都经历由吸收到模仿再到独创的过程。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给启蒙中的儿童以规范语言表达的支架。在模仿中,写话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仿写可以从词句入手,也可以从典型段落、诗歌入手,写一句或几句话,由仿到创,由扶到放。如结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文“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仿写关于水果的一句完整的话;结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总—分”的方式仿写句段,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得心应手。教师要灵活采用“范文模仿”“套作模仿”“机械模仿”“半机械模仿”“综合模仿”等方式,先易后难,梯度建构,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建立句、段、篇的意识,促进正确的语言词汇运用和规范的书面语言表达。
想象和幻想是写作情境创设的重要手段,又是儿童思维的天赋与本能。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特别喜爱,如《动物王国开大会》《狐假虎威》等故事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丰富的情节、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等,像快乐的种子播撒在儿童的内心,而低年级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续编故事,由说到写,畅所欲言,让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溢于笔端,将“想象”这束思维的花朵引入写话中,尽情拓展奇思妙想的空间。想象为写话导航,其方法有看动画想象、看玩具想象、看图画想象、读课文想象等。
教材中有些课文结尾或中间的语言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留白”,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抓住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自己的灵性,实现与文本的再对话。如结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文中青蛙与小鸟的三次生动有趣的对话后,教师可设疑启思:“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进行两方面的写话:续编第四、第五次对话,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话能力,还培养了其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
生活是写话的源泉。学生的生活如一个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提供取之不尽的写作鲜活素材。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设计出具有生活气息的写作情境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为生活增添色彩,用童言表达童心,为写话注入活水。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特别青睐于游戏、制作、竞赛等活动,在玩中积累写话内容,触发写作激情。如结合拔河比赛、吹泡泡等游戏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进行观察、描写,让写话搬出教室,学生感到连空气都是自由的,兴趣盎然。校内的操场上、体育馆、花坛边;校外的田野、公园、游乐园……丰富多彩的设施与活动都是写话的素材。教师要巧妙设计写话框架,注重激趣鼓励,让写话不再是痛苦的事情,而变成学习上的乐事。
自然,生命的摇篮。花草树木,风霜雨露,小生灵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描写的对象。如万物复苏的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美丽的鲜花,聆听清脆的鸟鸣、潺潺的流水声;白雪皑皑的冬天,一起奔向雪中,仰着头、伸出手,感受一下雪的冰凉与洁白;看看大地、树木、房屋的变化,欣赏雪中的美景。面对美妙的世界,学生获得了亲身体验,心有所思,情有所感,描写书本以外的多彩生活。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尤其低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但对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让学生学会观察,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单调的生活丰富起来,一要唤醒五官,用眼睛看、耳朵听,还要用鼻子闻、嘴巴尝,用手摸,多角度、立体化观察;二要有序观察,可以定点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也可以移步换景等有条理地观察,避免杂乱无章;三要展开想象,抓住细节,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相关的事物,把静止的想象成运动的,把无生命的想象成有生命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素材引导学生写话,真实地再现生活,吐露内心独特感受,这样才会有丰富多彩的文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对直观的事物有强烈、细腻的感受,教师要把图片、游戏、故事等开放式的手段引入写话,多鼓励,少束缚,打破时空界限,玩玩画画写写,剪剪贴贴写写,说说演演写写,看看编编写写,寓教于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踏上写话的“快车道”。
低年级学生喜爱涂涂画画,画的创作与文的写作是共通的,采用图中写话,趣味性强。对于刚刚接触写话的一年级学生,教师可从“贴图写话”开始,提供图片,有针对性地进行看图写话的指导;也可以创作“绘画日记”,结合绘本图文形式,在写话的同时为日记配画;还可以一日一句,采用日记接龙的形式进行创意“图文循环日记”活动。教师要珍视学生个体独特的体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实情感,促进学生自主写话的意愿。
写话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于学生爱看的绘本、动画片、电影;爱听的儿童歌曲、自然界美妙的声音;爱玩的布娃娃、变形金刚、各种游戏等一切利于学生写话的资源,教师都可以充分运用。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升学生“说”的能力,强化其“写”的表达,开展多样的写话实践情境,如结合游戏,引导说话;动手画画,锻炼表达;观察实践,畅谈感受;创演故事,激发想象等。热热闹闹玩转游戏,快快乐乐积累语言,轻轻松松自由表达,为写话教学注入新的活水。
“本”为“采蜜本”,是好词好句摘录本。一、二年级学生把自己当成勤劳的小蜜蜂,在积累语言中获得甜蜜的收获。教师应先教会学生如何采蜜,如结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文课后的练习:“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读读:先用心读课文。标标:再用笔标出喜欢的好词好句。抄抄:最后把词句抄写在本子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课文中积累的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从广泛阅读的童话、谜语、卡通、儿歌等书籍中去积累,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摘抄三个好词、一个好句,对于有些精彩的段落,可以熟读成诵。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比赛与展评,使学生体验写话的快乐,日积月累,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发展其语言能力。
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处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始终以赏识的眼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评价方式要多元化且有针对性,做到口头评价与书面激励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发表达兴趣,体验写话快乐。
教师要改变单一的分数或等级评价,用学生的语言、伙伴式的口吻进行书面评价,可以用符号、文字去评价,如当学生写得有趣时,画张笑脸;写得很棒或进步时,画上大拇指;语句不通顺时,画个问号;错别字很多时,画个哭脸,并写上:你怎么把我写错啦?尤其对写话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赞美、少批评,放大优点,充分给予其评语肯定。这样的语言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以儿童化的语言实现写话的导向性、激励性与针对性,使学生既看到进步又知道不足,点燃写话的热情。
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愿意分享自己的写话,可以采用小组或者学习伙伴的方式进行合作评价。同伴来评价,听听他人的建议,学生听得进;帮别人纠错,学习他人的表达,学生劲头足。学生当当“小老师”,同伴间相互讨论,甚至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完善学习过程,在相互学习中发现问题,学会修改,学会欣赏与赞美。教师适当点拨,总结学习方法,比教师单人评价更丰富、更有效。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
教师应创设交流平台,扩大展示的外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展示激励。如班级设置学习园地、写话美作、班报广角等,开设写话积分兑换区、奖品超市。班级公众号平台进行好文分享,借助小程序开启投票通道,评选写话小达人、观察小明星、点评小能手等奖项,推荐作品获奖及发表等,激励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乐于表达、踊跃评价的写话习惯。简单的文字尽管还很稚嫩,却是学生写作生涯迈出的第一步,有着成年人难以拥有的无邪、童趣。教师要及时给予精当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
写话是学生写作素养的基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着眼于学生写话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采取有效措施,螺旋式地发展语言,培植学生想写的意识,激发其乐写的兴趣,培养其善写的能力,促进学生由“望文生叹”到“望文生趣”,为写作助力,为成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