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慧娟
四川广汉市从职业素质培养、从业保障及产业发展规划着手,逐步建立职业农民制度,构建乡村人才培养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广汉市自2012年被列入全国首批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以来,按照“把广汉四大基地建设成具有突出特色农业基地”的工作思路,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家庭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作为培训对象,通过建立“农民导师制”,开展模块化培训。2019年广汉市获得四川省首批职业农民制度试点项目资格。目前已培养高素质农民3297人,职业农民资格认定652人,其中,55人首批获得人社和农业部门颁发的职业农民职称证书。
一、依托优势产业,确定特色专业
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四川省首个“粮油类”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常年以来广汉市粮食播种面积持续稳定在65.5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30万吨以上,是全省首个国家级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为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重要部署,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专业设置方面,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目标,始终将“育良种、用良技、耕良田、种良品”贯穿培训,确定了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与经营、农机操作与维修、无人机操作技术等专业为广汉市优势专业。共计培训粮油类学员1820人次,其中“90后”刘健2020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返乡创业大学生廖成勇2021年被评为全省创新创业标兵。
二、出台培训标准,提高从业素质
根据广汉市产业特点,出台培训标准,创新建立“农民导师制”,把“农学结合”贯穿全过程,在开设“室内、田间、基地、线上”四大课堂基础上,更加注重弱项提升、跟踪培养,使职业培训切实成为“长本事”的过程。一是明确“标准”显技能。在培训大纲和培训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制定适用于本地优势产业的培训标准。将培训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测量和评价,让培训内容“一目了然”,让培训效果“显而易见”。截至目前,已制定出粮食生产与经营、农机操作与维修专业技能认定标准,从理论水平、生产技能到市场展示能力等方面作出做5个大类、21条细则的规定。以此为依据开展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工作,共认定职业农民540名。经过培训和认定的高素质农民均要在达到理论基础扎实,实际经验丰富的基础上,具备一定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二是實行“导师制”授技术。按照5:1的比例,结合试点对象领办创办的家庭农场产业类型,精准匹配20名省农科院专家及具有高级职称的农技人员作为导师,给予农业生产全程技术指导,已推广运用稻茬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等新型实用技术3项。金色田园家庭农场主在“农业导师”的指导下,农业投入品使用量下降20个百分点,产出提高15个百分点。三是实行“寄学制”转观念。打破本土培训惯例,与长三角等地区高等院校及知名农业企业联合育才。去年,选派20余名优秀试点对象“走出去”开眼界拓思维。金穗丰家庭农场在全省率先投用无人驾驶“拖拉机”,晴丰家庭农场在广汉率先建起智慧大棚,乐丰、强民家庭农场联合30家家庭农场运用共享经济理念探索出“滴滴打农机”服务模式。
三、制定扶持政策,保障生产能力
结合广汉市产业发展,从金融保险、专项补助和项目实施等方面引导高素质农民聚焦基础建设、生产技术和能力打造。
(一)倾斜要素添动力。健全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体系,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优先向高素质农民流转;设立“职业农民贷”、农E贷、家庭农场专属贷等高素质农民专属金融贷款产品。高素质农民持证可在广汉市农商银行、珠江村镇银行等业务合作银行获得20万—50万元的信用贷款,并享受4000—6000元的贷款贴息。
(二)增强职业吸引力。设立专项资金,落实“三项奖补”,对持证高素质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给予不低于个人缴费额50%的补贴;持证高素质农民获得国省级荣誉或其领办创办的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示范场的,一次性分别给予10000元、5000元、3000元奖金;持证高素质农民提升学历或全日制大学毕业返乡务农2年以上的,一次性给予专科3000元、本科5000元的学费补贴。
(三)设计项目支持。在全省率先采取“积分制”遴选办法,将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情况列为实施家庭农场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建设的基础评分条件。按照1:1比例,给予5万元—20万元的配套资金。二是成立联盟聚活力。组建由高素质农民领办创办的家庭农场主,小麦与水稻专家大院、社会团体多方参与的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推动资源共享、渠道共享、信息共享,实现抱团发展、降本增效。目前吸收会员215人,节约生产成本1500余万元,增收2000余万元。三是搭建平台激潜力。构建“1+2+2”的农业产业园体系,即1个国家级粮油产业园、2个德阳市级产业园(高坪镇稻虾、金轮镇稻菜)、2个县级产业园(连山镇水果、三水镇水产),引导高素质农民入驻产业园成立家庭农场,为产业园发展夯实基础、创造条件。截至目前,产业园内高素质农民领办创办的家庭农场被新评定为省级示范场的5家、德阳市级示范场的21家,由高素质农民陈厚刚和吴春领办创办的家庭农场连续两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李杰被评为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
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机制,不仅需要建立多形式培训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更要在制度保障、人才评价使用方面完善制度建设,为高素质农民提供全方面的保障、多渠道的提升以及创业展示平台,才能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