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莎
本文先对“两当号子”进行简要的概述,主要包括发源地、音乐形态特征、“棚民”文化等;再对两当号子的传承方式及现状进行论述,其中传承方式主要表现为直系传承、文旅融合、非遗传承,传承现状主要体现在传承方式多元与保护观念提升两方面;最后对两当号子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探讨,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传承,因此首要的是“守本固根”,建立有效的传承保护机制,其次是“守正出新”,探寻新的传承、传播之路,具体体现在非遗进校园,利用新媒介传承传播等。
自古就有“陇南乐府”之称的“两当号子”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的深山林区,发源地两当县地处中华腹地,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边陲。“两当号子”的曲调优美,音域宽广,节奏明快,民间乐手传唱的号子时而高亢,时而粗犷,抑扬顿挫,极富变化。曲调主要为商、徵、羽三种调式,曲体结构可分为一段、二段、三段体,从体裁上看,“两当号子”又分为“花号子”和“排号子”两种。2021 年5 月24 日,“两当号子”正式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早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大多因战乱逃往此地,过着原始山地生活,被当时的清政府称为“棚民”,他们使用两湖两广语言为主调的独特语言——“湖广广腔”。“棚民”是“两当号子”的主要创作群体,而“两当号子”也只能用棚民腔才能“喊”出它独特的韵味,它吸收了川黔湘三省的号子艺术精华。
1.直系传承
首先,“两当号子”直系传承体现在长辈和晚辈之间、非遗传承人和当地村民之间。激情澎湃、高亢又婉转的号子在两当已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所有会唱“两当号子”的当地村民都是“两当号子”这一独特音乐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在传承传播过程中,不仅彰显着自己对当地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同时也表达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在扮演“传承”角色的同时,这里的非遗传承人也扮演着“被传承”的角色。
“棚民”将唱号子称“喝”(音“火”),教号子称“丢”,学号子称“捡”。劳作之余,长辈们在吃饭或休息时,将生活中“棚民”的经验常识、生产技能及礼仪规范等,通过教孩子们学习唱山歌、喊号子的方式教给下一代。老歌手丢,学唱者捡,口传心授。在两当县南部的云屏、广金、泰山一带,北部张家乡、太阳寺等,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会唱几首号子,田野间、农家院、山坡上,到处可以听见嘹亮的号子声。由此可见,当地人对号子的学习不是封闭式的,而是通过模仿、口传心授等方式,向传承者学习,是一种开放的、活态的传承。
其次,“两当号子”的直系传承也体现在当地的民俗活动当中。当地民间一直存在着“耍社火”的习俗,两当的民间社火承载着两当的民间歌曲,见证着两当民间歌曲的历史变迁。每年正月,各个村镇的“社火头”和民间艺人都会组织排演、演唱民间歌曲,并伴有狮子、旱船、伐木、龙灯等。
2.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顾名思义就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大时代背景下,两当县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开发与“棚民”文化有关的旅游产品,“两当号子”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顺势融入当地旅游发展事业中,因此,这一难以物态化的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重新焕发光芒。
一方面是与当地红色旅游文化景点融合。地处甘肃陇南的两当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景观,这里还有两当兵变纪念馆、两当兵变旧址、两当兵变部队驻扎地、红二十五军驻地、红二方面军营政治部等众多红色旅游文化景点,两当号子与当地红色文化能够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是与当地国家级景区的融合。如今村民利用旅游业让“两当号子”在云屏景区实景演出。村民们穿起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通过实景表演完成了“两当号子”文化价值的传播,让游客们现场感受它的艺术魅力。根据调查,2019 年和2020 年,在5 月1 日至10 月7 日当地旅游黄金周,在文旅部门的支持下,“两当号子”民间歌手走进两当县“云屏三峡”国家4A 级景区,举办了一系列公益演出。这开创了两当县非遗项目进景区的先例,也通过文旅融合的传承方式不断扩大了“两当号子”的影响力,为“两当号子”营造了良好的传承传播与发展环境。
3.非遗传承
非遗传承是“两当号子”最主要也最重要的传承方式,主要体现在曲谱收录工作、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申报、非遗展演活动、建立艺术社等。在曲谱收录工作方面,两当县文化馆为保护传承“两当号子”,在广金工作站大坪村举办“走进棚民故里·挖掘地域文化——2019 年两当号子人才培训暨采集活动”。活动共收录当地原生态两当号子曲谱20 余首。在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申报方面,两当县文化馆在2019 年开始加大对省、市、县级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申报力度。截至目前,全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两当号子”省级传承人1 人,市级传承人4 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2 人。
在非遗展演活动方面,有“非遗”进校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等。当地每年四五月份,相关部门在云屏镇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传承新希望——两当号子进校园人才培训暨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市政广场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活动中设“两当号子”展板,分别介绍非遗概述、非遗常识、非遗地域分布图、“两当号子”简介、“两当号子”演唱方式、“两当号子”艺术特色、“两当号子”传承人等。
1.传承方式多元
“两当号子”的传承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传承方式,当地县文化馆以及非遗传承人也在其他渠道探寻“两当号子”的交流传播与传承之路。以与大众媒介共存为例,“两当号子”、传承人与大众媒介共存,具体体现在与报刊书籍、广播以及电视共存。比如在2004 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金色土地”对“两当号子”录制了专题节目,并在省、市多个电视台报道。此外,在2019 年,由两当县文化馆创作的歌舞作品《两当情歌》,先后荣获陇南市第三届网络春晚二等奖和“新甘肃·网络春晚”最佳舞台表演三等奖。由此可见,电视这一大众媒介对传承人、相关机构传承传播“两当号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保护观念提升
“两当号子”由2008 年被收录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到2021 年收录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由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会演的老一辈歌唱家袁正有、张升、陈忠义,到为活跃陇南山区音乐文化生活而坚守“两当号子”的简逢春、张华王、张应财、陶开清等民间歌唱家,再到活跃在省、市、县乃至国际各大演出舞台上的新一代青年歌唱家林明亮、庞志发、张永利、袁晓琴、马荣、伍永生、余秀琴、张永丰等。“两当号子”的传承队伍不断壮大,这是两当县文化馆、两当号子艺术社、“非遗”传承人不懈努力的成果,也是对“两当号子”保护观念显著提升的结果。
最近几年,“两当号子”非遗传承人一次次走出陇南山地,走进兰州、成都、北京等地,让号子在央视舞台唱响,在第七届中国成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唱响,在省广播电台的“专家说非遗”演播室唱响。在当地,“两当号子”已成为新时代非遗进校园、非遗展演、文明实践活动中一支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力量,体现了两当本土音乐的顽强生命力,反映了当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主观原因看,“两当号子”存在三百多年之久,历程中又不断产生新的作品,经久不衰的作品如《画眉鸟儿跳架上》《大唢呐号子》《大鸡公号子》等。由此可见,当地村民是离不开“两当号子”的,“两当号子”独具魅力的音乐特征和文化内涵,也是值得传承和重视的。此外,新一代传承人对两当号子区域文化意识已经增强,保护观念有所提升,有效拓宽了“两当号子”的交流传播路径。
从客观原因看,第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县政府、县委的大力支持和县文旅部门的努力,“两当号子”转危为安,接续发展。第二是经过非遗工作者的艰辛付出,2021 年“两当号子”成功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三是当地旅游业发展迅速,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乡村振兴,也让“两当号子”走上了文旅融合的传承之路。
由传承方式、传承现状不难看出,无论是“文旅融合”还是“非遗传承”,在对“两当号子”的保护与发展中,号子始终是本体,口传心授是历代最直接的传承传播手段。因此在保护中,首先是本体的继承,其次是交流传播的发展,最后是传承模式的创新。
第一是建立有效的传承保护机制,包括研究基地、展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新一辈传承人的培养,对宣传展示“两当号子”一系列活动的规划等。第二是完善“两当号子”曲目收录整理工作。“两当号子”中“花号子”“排号子”曲目众多,但收录成册的曲目较少,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对原生态曲目进行收集整理,这对“两当号子”有客观的曲谱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1.非遗进校园
近年来,“两当号子”面临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的问题,老一辈传承人相继谢世,还有一部分原生态号子遗落,因此,改善这一青黄不接的现状最重要的就是让青年人加入,让青年学子在学校就能切身体会并学习号子。非遗进校园对“两当号子”本身的传承具有深远意义,例如,在2013 年,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邀请“两当号子”举办专场演出,并举办学术研讨会。此外,兰州城市学院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两当号子艺术家实践基地”成立。此外,云屏小学还聘请了“两当号子”非遗传承人林明亮每周给一至四年级学生授课,教唱“两当号子”。
2.利用新媒介传承传播
传承传播“两当号子”除了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外,还应该与时代同步,发挥新媒介效应。在两当县,手机已经是村民必备的交流工具,在手机百度上输入“两当号子”可以搜索到上千条相关信息,包括音频、图片、谱例等。与新媒介共存是对“两当号子”保护与发展模式的又一创新,如在“两当号子”传承人参与各项歌唱比赛、“两当号子”走向央视舞台时,相关部门可利用手机直播,即开通“掌上直播”,让群众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直观欣赏两当号子艺术社及传承人的演出。地方行政部门和研究者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完成曲谱的收集整理、号子的采录保存、艺术社的组建和演出、课题的申报立项、号子的宣传推广等工作,这也充分体现了大数据思维。
综上所述,如今的“两当号子”传承方式是多元的,如口传心授的直系传承,与红色旅游文化景点、景区融合的文旅融合发展,非遗传承人的培养申报、非遗展演活动等非遗传承,与大众媒介、新媒介共存的传承。这离不开当地文旅部门、两当号子艺术社、非遗传承人等对其坚守并开拓,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们保护观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