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竹青
平面设计是一种基于二维空间的现代设计形式,是以传达某种理念为目的、以各种元素相互组合为基本形式的多层次的复合结构艺术。而视觉语言作为其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平面设计的信息传达、艺术呈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以各种视觉要素为核心,通过造型设计、线条变换、色彩搭配等方式向人们呈现设计主题,表达思想内涵。可以说,视觉语言的表达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设计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平面设计中视觉语言的自然要素
所谓自然要素,就是指在平面设计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视觉语言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文字要素、色彩要素与图形要素。首先,文字作为一种表意性符号,本身便具有记录信息、传达信息和传承文化的作用。同时,在平面设计中对文字要素进行变形、组合等处理,能够在准确地传递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地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为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增加感染力与表现力,加深受众的心理印象。其次,色彩是平面设计中的一种独具魅力的视觉语言构成要素,具有丰富性、变化性和象征性的特点。在平面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要素,结合设计主题与受众心理,充分发挥色彩的内在特性,不仅能够使画面充满寓意与冲击力,还能使整体设计更为和谐、统一,达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最后,在平面设计中,图形要素也是一种最基本的视觉语言要素。图形的设计可以是抽象的、简约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复杂的,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有时甚至不需要文字说明与不同色彩的搭配,只需通过图形设计,便能够传达出正确的信息,使画面富有感染力与震撼力。图形的创作是灵活的、多样的,是具有发散性的,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展开联想,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运用观察力、理解力与创造力,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平面设计作品。
2.平面设计中视觉语言的人文要素
所谓人文要素,就是指一个平面设计作品中体现出的设计者的主观感受、设计内涵、设计创意与设计风格。可以说,人文要素就是基于设计者自身的知识积累与艺术创作经验而呈现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可视的、可感的文化性、艺术性与个性表达。人文要素是平面设计视觉语言中具有艺术张力与彰显作品魅力的基本要素,不能脱离文字、色彩、图形等自然要素而存在。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深刻理解设计主题,深化设计主旨,将艺术构思、设计创意等融入作品当中,加强对表现手法与创作技巧的掌握,创造出能够寄托设计者思想情感、体现文化价值、富有艺术美感的设计作品。
从平面设计中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内容与功能的角度来看,视觉语言表达具有可读性价值与记忆性价值。一方面,平面设计是以传播信息为主要目标的设计,因此设计作品的可读性便尤为重要,而视觉语言表达能够最大限度地传达信息,形成便于受众理解、吸引受众关注的作品。如文字要素的运用可以保证信息传达的连贯性与准确性,而色彩要素与图形要素的运用则能够增强信息传达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平面设计也是以扩大传播面、引发受众共鸣、加深受众记忆为目的的设计,其语言表达还具有记忆性的价值。设计者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视觉语言的人文要素融入自然要素的表达中,实现各个要素之间的对比、协调与整合。这种经过一系列调整与优化的视觉语言表达,能够使受众加深对作品的印象,感受作品中的艺术魅力与人文内涵,并实现对平面设计作品视觉形象的长久记忆。
从平面设计中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形式与特点的角度来看,视觉语言表达具有吸引性价值。这种吸引性主要表现在设计作品的艺术形式对受众的吸引力上。一般来说,平面设计不同于普通的绘画,它是需要通过视觉语言传递某种产品信息或表达某种思想观念的设计,因此往往需要设计者通过艺术表现手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传达出准确的信息。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不论其画面构成、要素组合如何复杂,其中心主题的表达必然十分明确,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能够使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作品,并与作品达成一定的共识。
从平面设计与社会和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联系角度来看,视觉语言表达还具有民族性价值与时代性价值。平面设计想要为人们所接受,就需要保证设计的多元化,使设计作品符合目标受众的民族传统。好的平面设计视觉语言表达往往能够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与审美情趣,并将这些民族化的要素转化为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的设计。目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已进入一个被各种视觉信息包围的时代。在这种大环境下,平面设计需要更具创新性和个性,才能在众多设计产品中脱颖而出。
1.视觉语言中文字要素的运用与表达
文字要素的运用与设计不仅能够起到记录、传达信息的作用,还能与图形要素相结合,展现出文字图形化设计,进一步提升设计的创新性与文化传播价值。文字是一种高度符号化的语言,通过人们的信息接收和理解拥有实际的含义。因此,平面设计者可以依据文字的形的特征进行设计,使设计作品具有明确的可视性、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将文字的设计分为以英语为代表的字母文字设计与以汉字为代表的独立文字设计,为文字要素建立单独的文字视觉语言体系,增强文字的审美价值,扩大其文化内涵。西方的字母文字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早于中国,如今大多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如纳吉体、拜耶体等简洁、大方的几何式字体,以及更为注重信息传达的清晰性的现代字母字体设计。可以说,字母文字设计体系已具备了风格独特、种类丰富的优势。中国的汉字属于象形文字,有着与字母文字截然不同的韵味与特色,同时,中国的汉字设计体系还可以将拼音文字纳入其中,借鉴字母文字设计的优势与精华,与汉字相结合,彰显中国的文化特色,创造出时代性与民族性相融合的平面设计作品。例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设计便是突显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的典型案例。会徽以“京”字为主体,将其设计为一个正在奔跑和舞动的人,充分发挥了象形文字的优势,同时通过印章的形式加深了会徽的中国风韵。此外,会徽下方用中国书法的形式标注了“Beijing 2008”的字样,并加入了奥运五环,在与时代相结合、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体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美和文化美。可见,文字要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不仅能够使设计的主题表达得更为精确,还能为设计作品增添趣味性、美观性与文化性。
2.视觉语言中色彩要素的运用与表达
色彩要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有着特定的表达意义,由于色彩的感染力、象征性、联想性较强,其往往蕴含着某种思想,代表着某种情感、情绪,与受众的心理息息相关。例如,黑、白两色属于无色相的颜色,也是平面设计中最为百搭的两种颜色,其中,黑色通常给人以沉稳、内敛、阴暗的感觉,白色则具有纯洁、优雅、孤独的特点。将黑色、白色与灰色、金色等颜色相互搭配并融入平面设计中,能够使画面显得高端而富有科技感,通常用于数码、汽车等产品的平面设计。蓝色、绿色等冷色调的颜色通常给人以平静、自然的心理感受。其中,深蓝色能够使受众联想到海洋、宇宙、夜晚等,具有较强的神秘感,浅蓝色能够使受众联想到晴朗的天空、清澈的小溪等,更为清新、明快;深绿色是森林的颜色,浅绿色则是草木嫩芽的颜色,前者的视觉感受更为深邃,后者更为明朗,二者都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常常用于旅游、食品包装等产品的平面设计。红色、黄色等暖色调的颜色能够营造出温暖、热情、活泼的视觉效果,常常用来为平面设计的画面制造冲突,起到提示、强调的作用。总之,不同的颜色能够带给受众不同的情绪感受,帮助其建立视觉印象,搭建联想、想象的桥梁;不同色彩的搭配与组合也能够增添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性,将设计者的情感表达注入作品当中,使受众深入理解作品,调动情绪感受,与设计者产生共鸣。平面设计中,色彩搭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者要对不同色彩进行研究,挖掘其代表的情感色彩,提升配色能力,使作品的信息传达和情感表达更为清晰、明确。
3.视觉语言中图形要素的运用与表达
视觉语言中的图形要素不仅有简单的、有规则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形、方形等,还有通过反常规的构图手法形成的变异图形。不过,这些图形都具有抽象性、概念性,蕴含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能够体现平面设计作品在造型上的艺术性与创新性。一般来说,在规则图形中,三角形能够给人以稳定、锐利之感,圆形代表圆满、发散,方形则给人以规范、严谨的视觉感受。而变异图形则更为灵活、多样,能够跳出秩序,带给人生动、跳脱、轻松的视觉体验。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元素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内容,能够较为准确地传达设计者的所思、所感,还要具有一定的视觉美感、趣味性和新颖性,将丰富的内涵蕴含在图形语言之中,加深受众的记忆,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文化价值。
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迈入“读图时代”,图形要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设计者更需要对其加以重视,用图形设计创造性地表达思想、情感,发挥图形语言直观性的优势。与文字要素相同,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富有中国韵味、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传统图形,将这些传统图形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不仅能够使视觉语言更为丰富,还能起到保护文化资源、传承文化传统的作用。
从人文要素中的文化内涵角度来看,平面设计中的文化娱乐类、教育类、公益类等类别的设计项目都需要体现较强的文化性。这些设计项目需要设计者将设计的侧重点放在设计作品的道德教化、文化宣传、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等作用方面,既需要吸取古今中外各种优秀文化的精华,使其为己所用,又要使设计出的作品能够传达出某种文化理念,起到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的效果,为社会精神文明体系的优化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
从人文要素中的艺术形式角度来看,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需要体现出较强的设计感,要能够以艺术化的形式传达出设计者独特的艺术感受与审美表达,体现作品的创意与视觉魅力。人文要素的创造性、艺术性和表现力根植于设计者长期的艺术经验与知识积累,这就需要设计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收集创作素材,寻找设计灵感,形成创意积累。一方面,设计者可以对众多优秀、经典的平面设计作品进行分析,对其设计理念、艺术表达、人文精神进行整理和归纳,并为这些整合后的资料设立资料库;另一方面,设计者还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创意,在日常经验中发现创意,并将这些创意收集起来,设立自己的创意库。这两种做法不仅可以帮助设计者对这些案例资料、日常经验、设计创意进行再创造,还能为其平面设计提供灵感和素材,使其设计出的平面设计作品承载一定的信息、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形成一定的结构框架与艺术体系,帮助设计者找到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实际上,平面设计中视觉语言的表达不仅是设计者对不同设计要素的组合、搭配,还是对这些要素中蕴含着的文化精神、信息内容的理解与深化。因此,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围绕设计主题,科学、灵活地运用各个要素,在准确地传达思想理念与主题信息的基础上,丰富设计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使平面设计作品呈现出更具创意和个性、更具艺术气息与文化底蕴的视觉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