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芬 徐丽 黎银娥 陆婉莹 卢宝莹
【摘要】 目的 分析双心护理干预策略在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躁狂症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双心组40例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双心护理干预策略。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躁狂量表(BRM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分、大体评定量表(GAS)评分、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双心组检查、用药、生活、饮食依从率高于常规组(P<0.05);2组干预后SBP、DBP较治疗前下降,且双心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2组BRMS评分、SD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双心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2组GA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双心组高于常规组,干预后2组BPRS较治疗前降低,且双心组低于常规组(P<0.05);双心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0%,高于常规组的70.00%(P<0.05)。结论 应用双心护理干预策略可提高躁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血压控制效果,减轻躁狂症状,改善病情、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 躁狂症;双心护理干预策略;依从性;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2-0076-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2.026
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最终可致使病情恶化[1]。躁狂症属于精神类疾病之一,患者常呈现精神亢奋、情绪高涨状态,随病情加重,可出现妄想、幻听、幻视等精神症状,且易反复发作,出现偏激行为,严重危害自身安全[2]。故针对躁狂症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十分重要。常规护理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临床实践中存在明显局限性,如护理措施较为常规,缺乏针对性、主动性,难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双心护理干预策略指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心理及生理进行双重护理,能一定程度调节患者心理障碍,促进病情恢复,在多种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躁狂症患者80例,分析双心护理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躁狂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40例,女9例,男31例,病程1~3年,平均(2.15±0.30)年,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6.37±18.21)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14例;双心组40例,女6例,男34例,病程1~4年,平均(2.26±0.52)年,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56.89±19.21)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13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躁狂症诊断标准:非同日坐位(3次以上)舒张压(DBP)≥90 mm Hg,收缩压(SBP)≥140 mm Hg;且至少具备语言增多、活动增加、思维奔逸或意念飘忽、注意力随境转移或不集中、自我评价夸大或过高、睡眠减少、鲁莽行为等4项以上症状;患者家屬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非成瘾物质、精神活性物质引发躁狂或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引发精神障碍;合并视觉、听力、语言等功能障碍。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提供安静、整洁、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注意观察日常生活行为,尽可能满足正常需求,并纠正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指导注意卫生清洁、科学饮食、按时用药。
双心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双心护理干预策略。(1)心理干预:告知医院、病房环境,并详解介绍医护人员信息,讲解高血压、躁狂症有关知识,热情、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倾诉,通过成功案例、音乐背景、正念支持等方法帮助宣泄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同时告知患者良好治疗依从性对病情改善的必要性,使其理解并提升配合度。(2)放松干预:鼓励进行放松练习,如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涉及收紧、放松运动,依次从头面部、肩、颈、上臂、前臂、手进行训练,收紧10 s,体会肌肉紧张感觉,放松10 s,体会肌肉放松感觉,重复上述操作5~15 min;音乐意象放松训练,晨起、睡前听30 min舒缓音乐,取舒适体位,调整呼吸,使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后放空大脑,想象自己身处大草原、山顶或是海边,正在和朋友们一起嬉闹、烧烤或是读书,训练持续20 min;呼吸放松训练,取舒适坐位,双手自然放于腹部,用鼻呼吸,用嘴呼气,吸气时腹部凸起,边吸气边提肩,直至胸腔无法吸入空气,闭气4 s后呼气,自觉胸腔到腹部依次下陷呼气,缩胸,放松肩膀,以腹部内凹为宜,持续8 s;另外睡前可适当阅读科普类文章、杂志等,以提升自我修养,维持宁静平和、乐观向上的心态。2组均持续干预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包括检查、用药、生活、饮食依从率。(2)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效果。(3)采用躁狂量表(BRM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2组干预前后躁狂症状及社会功能缺失情况。BRMS共13项,应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分值范围0~52分,得分越低,躁狂症状越轻;SDSS包括工作、职业、父母职能、婚姻职能、家庭职能、社会退缩性、社会活动、个人生活理解、家庭活动及对外界的兴趣、责任心、关心、计划性10个方面,采用3级(0~2分)评分,评分越高提示社会功能缺失越重。(4)采用大体评定量表(GAS)、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分评定2组干预前后大体情况和认知功能。其中GAS评分为1~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病情越轻;BPRS量表包括关心身体健康、焦虑、情感交流障碍、概论紊乱、罪恶观念、紧张等18项内容,总分18~126分,分值越高提示认知功能越差。(5)采用该院自制躁狂症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2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总分100分,<60分为非常不满意,60~69分为不满意,70~79分为一般,8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双心组检查、用药、生活、饮食依从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2组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干预前2组DBP、SBP无显著差异(P>0.05);2组干预后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双心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2组BRMS、SDSS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BRMS、SD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2组BRMS、SD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双心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2.4 2組GAS、BPRS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CAS、BPR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2组GA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双心组较常规组高,2组BP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双心组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4。
2.5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双心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2.50%,高于常规组的70.00%(P<0.05),见表5。
3 讨论
躁狂症患者行为过于活跃、情绪过度亢奋,可增加身体负荷,降低器官功能,极易诱发高血压、卒中、心律失常等[3]。目前临床常以抗精神药物治疗,然而由于患者负性情绪严重、遵医行为差,故难以达到理想疗效。因此治疗过程中需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以调节患者情绪,纠正行为模式,改善预后效果[4-6]。
双心护理干预策略是一种以“双心”医学模式为基础的护理方法,在对疾病施行生物性治疗的同时,还需强化心理干预,指导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调节心理状态,从而可起到“身心同治”的作用[7-9]。张杨等[10]研究表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接受双心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双心组检查、用药、生活、饮食依从率高于常规组,SBP、DBP及BRMS、SD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双心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躁狂症患者中,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缓解躁狂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分析原因在于双心护理干预从疾病根源入手,积极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并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教育,可提高患者健康认知,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故能帮助减轻躁狂表现,避免出现攻击行为。而经放松训练干预,利于控制血压水平,减少高血压反复发作,且可维持宁静平和的心态。故借助双心护理干预策略能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减轻躁狂症状,避免社会功能缺失。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双心组干预后GAS评分高于常规组,BPRS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双心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躁狂症患者中能够明显减轻病情,改善认知功能。推测原因在于,通过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对躁狂症的正确认知,温柔、耐心、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讲述成功案例,给予正念支持,音乐意象等途径引导患者正确宣泄情绪,为减轻病情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给予放松干预,包括听音乐、适当锻炼,阅读科普类文章、杂志等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并维持乐观向上、宁静平和的心理状态。双心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可见双心护理干预策略能显著提高躁狂症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与本研究护理过程中构建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充分尊重患者合理需求、积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躁狂症患者接受双心护理干预策略,能降低血压,缓解躁狂症状,改善病情、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还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亦红,刘园园.双心模式干预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5):370-372.
[2] 石华孟.躁狂症独立诊断的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0,30(1):70-72.
[3] 孙凯丽,陆惠洁.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预见性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的干预[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11):2982-2987.
[4] 李盈,韦彬,李珍珍.“双心”护理干预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5):106-109.
[5] 马小棉.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中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J].西南军医,2018,20(1):89-90.
[6] 王颖昭,王静,李卫彬.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J].贵州医药,2020,44(9):1480-1481.
[7] 李玉东.双心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睡眠质量和意外事件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102-106.
[8] 黄榕,李玉梅,万小琼,等.专科化游戏结合“双心”护理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及照顾者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5):1162-1166.
[9] 周苗,郭晓岚.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术后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1):108-112.
[10] 张杨,张刚,葛龙梅,等.双心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7):862-863,870.
(收稿日期: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