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2023-09-11 14:49许子娟刘治盈杨丽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剖宫产影响因素

许子娟 刘治盈 杨丽娟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饶市广信区中医院行剖宫产的152例产妇临床资料,分析引发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CRP、D-D均是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28.69 kg/m2、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C反应蛋白(CRP)≥1.84 mg/L、D-二聚体(D-D)≥3.15 mg/L是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与体质量指数、体育锻炼、“三高”病史、血清CRP、D-D有关,临床应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其发生。

【关键词】  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9.8;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2-0022-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2.008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由于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出现不正常的凝结变化所致,与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流速减慢等相关[1]。剖宫产为妇产科常用术式,虽可解决多种难产问题,但创伤较大,术中失血量较顺产多,术后极易发生下肢DVT[2]。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的广泛应用,下肢DVT在妇产科也越来越常见,已成为剖宫产术后较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DVT不仅会加剧产妇痛苦,若栓子脱落进入血液循环,还会导致肺栓塞,威胁生命安全[3-4]。因此,充分了解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高危因素,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其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统计分析接受剖宫产分娩15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

2020年12月于上饶市广信区中医院行剖宫产

15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单胎妊娠,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疾病;入院前即存在下肢DVT;合并恶性肿瘤;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根据是否形成剖宫产后下肢DVT将产妇分为下肢DVT组(47例)和非下肢DVT组(105例)。

1.2    方法    经医院病历系统收集整理2组产妇资料,并对比2组产妇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孕后4~7个月),以及基础疾病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等因素差异。

1.3    DVT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显示:频谱不随呼吸变化,血管探及少量血流信号,甚至无血流信号;临床表现:患肢肿胀、疼痛,皮肤色泽加重,皮温升高,行走时肿胀加重;CTA检查显示:相应部位管腔狭窄,管腔内可见类软组织影填充,甚至无对比剂通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多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CRP、D-D均是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孕周与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28.69 kg/m2、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三高”病史、CRP≥1.84 mg/L、D-D≥3.15 mg/L是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据相关资料统计,下肢DVT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约有0.5‰~3‰的剖宫产产妇会发生下肢DVT[5]。在DVT急性期血栓存在脱落风险,脱落后的栓子可随静脉血液进入肺动脉中,诱发肺栓塞,且由于血栓不断凝集,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下肢功能及生命健康造成威胁[6]。而产妇在妊娠期血液呈高凝状态,对静脉回流造成一定阻碍,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加上分娩过程中失血和血管内皮受损,致使下肢DVT发生风险更高[7]。随着有关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导致产妇剖宫产术后出现下肢DVT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筛查,早期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保障剖宫产产妇身体健康。

3.1    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指数≥28.69 kg/m2、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CRP≥1.84 mg/L、D-D≥3.15 mg/L是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1)体质量指数≥28.69 kg/m2。肥胖的產妇在妊娠期、分娩后活动量减少,静脉血流更加缓慢,血流滞缓,易造成血栓形成。(2)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妊娠晚期,产妇血小板功能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增加,血液呈现生理性高凝状态,术后长时间卧床缺乏锻炼,导致腿部静脉处于低流率状态,增加DVT形成风险[8]。(3)高血压病史。产妇血压偏高时,周围血管阻力持续增高,血流及血管压力较大,可影响血液流速,促使血栓形成。同时血管壁压力增加会引起血管硬化及血管内膜损伤,引发一系列病理性变化,如凝血因子活性增强等,促使DVT发生。(4)糖尿病病史。持续糖代谢紊乱会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并会激活凝血因子,增加凝血酶产生,致使凝血-纤溶系统破坏。持续高血糖还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导致红细胞、血浆蛋白病理性改变,最终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风险[9]。(5)高脂血症病史。血脂异常可引起血管弹性降低、血管腔逐渐狭窄,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致使血流变得缓慢,最终导致下肢DVT[10]。(6)CRP≥1.84 mg/L。CRP可通过刺激诱导机体单核细胞分泌组织因子,当血清CRP水平过高时,可启动机体凝血瀑布反应而形成血栓[11]。(7)D-D≥3.15 mg/L。D-D是机体凝血过程可能会产生的一种二聚体复合物,为急性血栓形成的敏感的标记物,D-D水平上升代表凝血及纤溶活性增强,血块在血管中形成,故D-D增高则下肢DVT形成风险增加[12]。

3.2    护理干预措施    对于以上影响因素,建议采取以下护理干预措施:(1)临床医护人员在产妇行剖宫产术前,准确评估其DVT发生风险,全面了解产妇体质量指数、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病史,检测D-D水平,根据DVT发生的高危因素,将产妇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对于低危产妇,可使用加压弹力袜预防,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中危产妇,可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等药物预防,使用医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直至产妇可下床行走,之后改用加压弹力袜,指导产妇进行适当步行;对于高危产妇,则推荐在应用药物预防的同时辅助机械性护理措施,如人力挤压腓肠肌、运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等。(2)护理人员适时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了解下肢DVT的相关知识,避免产生恐惧或焦虑等负性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以防自主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降低血压波动。(3)产妇的饮食以低脂、富含纤维素且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高糖、高盐食物,多饮热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液凝块风险。(4)由于小腿肌肉收缩及其静脉膜具有防逆流作用,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输液,减少下肢穿刺次数,防止静脉内膜损伤,以保护血管壁;各项操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密切观察输液、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预防静脉炎发生。(5)剖宫产术后鼓励产妇尽早进行床上翻身、四肢活动,尤其是下肢关节肌肉的锻炼;护理人员或家属对产妇比目鱼肌、腓肠肌进行按摩,5 min/次,每2 h按摩1次;密切监测产妇D-D水平,对于D-D增高者及早使用医用弹力袜或捆绑弹力绷带,促进下肢深静脉回流。(6)对于已经发生下肢DVT的患者,急性期应保持绝对卧床,在发病3~4 d内和溶栓治疗期间,将患肢抬至高于心脏平面20~30 cm,膝关节微屈,以促进小腿静脉回流。发病后1~2周内栓子易脱落,期间应高度重视患者临床症状及表现,出现剧烈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综上所述,体质量指数偏高、缺乏体育锻炼、“三高”病史、血清CRP、D-D水平偏高均是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改善产妇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春梅,杨涛,闫莉丽,等.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1):49-53.

[2]    危玲,陳奕.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及预防[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1,30(5):330-334.

[3]    李宇琪,刘莉,翁丹卉,等.妊娠期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临床资料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9,28(11):833-837.

[4]    薛亚洁.孕产妇VTE评分表评估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在血栓前状态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DVT风险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9):1582-1584.

[5]    董蕾.孕期及产褥期血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及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关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7):941-944.

[6]    齐菲,陈福东,王凯臣.乳腺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8):1278-1279.

[7]    张燕,朱红江,郭凌云,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3):54-58.

[8]    陈颖,秦贤,王敬东,等.三级医院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1,28(2):189-193.

[9]    黄聪,李建辉,王艳君.产褥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血清CD40L水平与凝血,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1):103-106.

[10]    王子莲,耿慧珍,赵先兰,等.中国九家医院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现状及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10):667-672.

[11]   ZHAO X,ALI S J,SANG X .Clinical Study on the Screening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by D-Dimer Combined with RAPT Score Among Orthopedic Trauma Patients[J].Indian Journal of Orthopaedics,2020,54(S2):316-321.

[12]    王洋,苏彩梅,黄美玲,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1):94-100.

(收稿日期:2023-01-07)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剖宫产影响因素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下腔静脉滤器在骨创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