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卷考试背景下复习中的“四个注重”

2023-09-11 11:07:20郭永红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3年8期
关键词:四个注重时事基础知识

郭永红

河南省道德与法治中考实行开卷考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核心素养。同时,实行开卷考试可以节省学生很多强化记忆的时间,有利于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开拓思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业水平考试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为目标”,纸笔测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纸笔测试要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不出偏题怪题,减少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是开卷考试,难度大大降低,考场上抄抄课本、翻翻资料就可以轻松应对考试了;还有些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大部分试题想怎么答就怎么答,只要卷子上不留空白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开卷考试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整合归纳知识的能力等。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重视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离开基础知识谈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当然,重视教材基础知识,并不是说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活学活用。

一、注重知识专题,构建知识网络

我们在复习时可以把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分为几个大的板块或专题,如:经济专题,人口、资源、环境专题,教育专题,法律专题,国情专题,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而且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明确专题之后,我们还要对专题的知识加以梳理、整合,找出其内在联系,即构建这一专题的知识网络。如复习“科教兴国战略”这一专题时,可先确定“为什么实施——怎样实施——对青少年有何要求”这一思路,然后逐一进行分析。“为什么实施”,这一部分可从科技的重要性、我国教育的现状、创新的意义等角度来思考;“怎样实施”,则应结合国家发展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对青少年有何要求”则应从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概括。这样,看起来比较凌乱的知识就被归纳为一个整体了。

另外,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构建道德与法治课与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网络,丰富想象力,培养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4条原则中指出,要“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例如,在复习“我国的国情”的内容时,可引用地理课上所学的知识,对我国自然地理条件、资源分布状况、人口状况、民族分布状况等内容加以分析。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熟悉的地理知识去解决道德与法治课中出现的问题了。

二、注重难点突破,训练开放思维

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整合,构建了知识网络之后,就应着手突破重点难点了,否则,会导致在考试答题时“无话可说”。在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时,我们一定要把握好重难点,根据各种场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达到深入复习的效果。

比如,道德与法治非选择题中的材料分析题,一般要求学生联系教材知识回答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我们要做到回归教材,从教材中寻找知识点,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角度回答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们看到题目后,不要急于翻书找答案,而是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思考题目中给出的信息与教材哪部分内容有关,应该运用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答题时,切忌撇开教材,随心所欲、不切实际地漫谈、乱谈、空谈。另外,我们要先从整体上浏览材料,把握材料涉及的专题知识,然后看设置的问题,并带着问题再去仔细阅读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中给出的信息及关键词,寻找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然后根据设置的问题,运用规范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术语具体作答。答题时,切忌不假思索地乱翻书、乱抄书。

三、注重时事热点,培养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道德与法治课要“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成果”,“教学要围绕课程内容体系及时跟进社会发展进程,结合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时事进行讲解”,“要将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引入课堂,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效性、生动性和新颖性”。

我们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关注时事。这是因为,道德与法治非选择题大都选择时事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以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学好教材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时事知识。时事覆盖面广,既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际的,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体育、外交等,我们在后期复习时应根据时事热点来把握重点。近年来,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围绕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与中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做文章,突出地方特色,把时事热点与教材重点结合起来命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认真研究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时事热点,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教材重點与时事热点相贯通,寻找时事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知道运用教材上的哪些知识进行分析。

四、注重查漏补缺,掌握答题技巧

首先,对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第一步,先查漏。其方法是:以框、节、课为单位,或以专题为单元,先罗列出相关的知识,然后对这些知识逐一进行理解性复述。如果有知识点复述不出来,则表明“漏”在这一知识点上。第二步,针对这一“漏”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直到掌握为止,这就是“补缺”。

其次,对薄弱知识点、易错知识点查漏补缺。主要做法是:查阅平时的月考试卷及每次的模拟考试试卷,其中的错题、不会做的题,就是知识的薄弱点、易错点。然后,我们可以据此建立小档案,集中精力,重点复习。最后,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具体做法是:分析自己的试卷,找出失分的主要原因,看是因为知识掌握得不好,还是因为没有正确把握答题方法和技巧。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时,还必须重视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找准答题角度。(2)注意解题思路,对同一材料、同一知识点要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思考。(3)对典型试题进行练后评析,分析失误处,完善答案。(4)对往年中考试题的答案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得到启发。

解答好开放性试题,审题很关键。许多同学考试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题发生偏差。如何正确审题呢?首先,要看清题目,即搞清楚题目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其次,要找准与材料有关的知识,认真选择解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最后,按照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步骤,组织答案要点。审题时一定要明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道理,不要因为有的题目没见过,就认为不会做,这是考试大忌。

猜你喜欢
四个注重时事基础知识
时事半月谈
小康(2022年20期)2022-07-20 02:34:20
时事政策
掌握基础知识
坚持“四个注重” 保护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
方圆(2016年23期)2017-02-05 20:36:42
邹平县“四个注重”确保“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碧江区“四个注重”助推老干工作
晚晴(2016年10期)2016-11-16 22:58:00
以“四个注重”助推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效融合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时事评点
法人(2014年5期)2014-02-27 10: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