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磊
探索与实践题是中考道德与法治常见题型之一,它通过设置一些特定的命题情境,要求考生紧扣情境,结合题意,认真思考、探究、剖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决问题。这种题型常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命题形式多样,设问灵活多变,知识覆盖面广,答案也不唯一,能力要求较高。那么,如何解答道德与法治探索与实践题呢?对此,笔者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细致审题,读懂读透题意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解题的前提。只有审题得当,才能做到正确解题。因此,在解答道德与法治探索与实践题时,我们务必要细致认真地审读题目,弄清答题要求,读懂、读透题意,从而体会命题意图,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细致认真地审读试题情境材料。道德与法治探索与实践题往往会给出一定的情境材料,而情境材料中又蕴含着许多与问题息息相关的信息,只有真正读懂、读透情境材料,才能在此基础上挖掘和整合有用信息,组织好答案。所以,在做这类题时,我们要逐词逐句、一字不漏地通读材料,把情境材料读懂、读透,把握命题意图。二是注意细致审读设问。道德与法治探索与实践题的设问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命题,所以在解题时要注意细致审读设问,明确作答要求、角度等,避免答非所问。
【例1】(2022·北京)某校组织“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竞答題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宪法监督。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请列举出我国增强宪法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
仔细审读材料,不难看出该题主要考查有关宪法的知识。审读设问可知,它围绕“怎么做”进行命题,限制语为“增强宪法意识”“一项”,因此,在作答时要注意从“怎么做”的角度入手,列举出一项言之有理的增强宪法意识的措施即可。如: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等。
二、联系教材,寻找结合点
联系教材,寻找材料、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这是解答道德与法治探索与实践题最为关键的一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命题者命题的重要依据之一,不管试题设置的情境材料多么新颖,设问角度多么刁钻,题目难度多么大,总是会与教材知识有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联系。所以,在解答探索与实践题时,我们要注意回归教材,抓住关键词语,将材料所给信息与考查的知识目标进行对应,探寻出问题与知识的结合点,进而确定答题要点。
【例2】(2022·江苏扬州)某校九年级(1)班结合“青春梦想”的话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圆梦续航】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十年磨一剑”,成功没有捷径。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通过上百门科目考验,每门几乎都是生理和心理极限的挑战。他们不断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训练,增强生命的韧性,持之以恒地从身体、心理、知识、技能各方面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出色地完成了祖国的挑选。
请你结合航天员成长经历回答,青少年为什么要增强生命的韧性?
认真审读情境材料和设问,不难看出该题材料、设问与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增长生命的韧性”这一知识点密切相关。因此,结合情境材料,紧密联系教材知识,不难得出答案:增强生命的韧性,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生命的韧性,有利于磨砺青少年的意志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信心;增强生命的韧性,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战胜挫折的能力;等等。
三、规范答题,及时通读检查
规范答题,是解答主观题的基本要求,也是很多同学极易忽视的环节。在作答时,有的同学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导致要点杂乱无章,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和层次性;有的同学没有根据设问答题,导致离题万里;有的同学啰唆一大堆,却未能切中要点,导致得分甚少;有的同学虽然能够把握立意和要点,但是口语化严重,缺乏严谨性,导致扣分;甚至还有同学为了快速作答,书写“龙飞凤舞”,卷面涂抹严重,导致失分。因此,在解答道德与法治探索与实践题时,我们务必要紧扣设问,结合情境材料,规范作答,做到要点清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合乎逻辑;用词严谨,语言简练,内容简明扼要,不东拉西扯;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同时,还要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尤其在回答“为什么”“怎么做”时,要注意发散思维,从而确保答案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此外,在完成作答后,我们还应将所写的答案通读一遍,并检查是否按问作答,是否遗漏要点,是否语言流畅,是否条理清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总之,道德与法治探索与实践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既要注意认真细致审读题目,把握题目要求,又要注意以教材为依托,寻找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找到解题的切入口,进而提取有效信息,整合答案,规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