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云妹
摘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内部控制策略的建立和执行变得尤为重要,其中,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财务预算管理的视角,详细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性与类型,分析了财务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以及财务预算管理对内部控制策略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内部控制在促进企业目标实现、提高运营效率和防止财务风险中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内部控制往往面临诸如无法有效配合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预算审核机制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财务预算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策略,包括建立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相协调的体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预算审核机制等,以期为企业提供指导。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策略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其日常运营和长期发展的关键。这其中,财务预算管理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策略,它涉及到企业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业务决策。然而,实际上,许多企业在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财务预算管理的角度,深入分析和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内部控制策略。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对财务预算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建议。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性与类型
(一)内部控制的特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包括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旨在保护企业的资产,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促进企业效率和效果,并鼓励遵守法规和政策。以下是内部控制的主要特性:(1)连续性:内部控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从企业开始运营的那一刻起,内部控制就应始终伴随其发展,随着业务的变化和环境的调整而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2)完整性: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包含所有相关的部门和业务流程。从人力资源管理到财务报告,从运营决策到信息技术,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之内。(3)防御性: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是防止和检测错误、欺诈和滥用行为。这需要在关键点设置检查和平衡措施,例如审计,以确保企业行为的合规性[1]。(4)灵活性:内部控制需要适应企业的具体环境和需求。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对控制措施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业务环境、风险状况和法规的变化。
(二)内部控制的类型
内部控制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根据其功能和目的,常见的内部控制类型包括:(1)预防控制:这是一种主动的控制手段,旨在阻止错误或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例如,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可以防止由于知识和技能缺乏导致的错误。(2)检测控制:这种控制类型的主要目标是发现问题。例如,财务审计可以检测财务报告中的错误或欺诈行为。(3)纠正控制:当问题发生后,纠正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并防止其再次发生。例如,企业可能会修改其政策和程序,以纠正发现的问题。(4)指导控制:这种类型的控制旨在引导员工的行为,以符合企业的目标和策略。例如,企业可能会制定一套行为准则,来引导员工的日常行为。不同类型的内部控制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相互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以有效地管理企业的风险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财务预算管理的相关分析
(一)财务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財务预算是企业规划未来经济活动,制定经营决策的重要工具。其制定和执行过程旨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合理利用资源,以实现企业目标。财务预算的制定过程首先涉及到确定预算目标,这通常与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相一致。然后,需要收集相关信息,如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市场趋势等,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估。根据这些信息,企业可以制定各类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应参与各层次的管理人员,以确保预算的实际性和可行性[2]。预算执行则是对预算计划的实施和控制。这包括财务预算的执行、预算的监控和分析、预算的调整等步骤。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比较实际结果和预算计划,发现差异并寻找原因,及时做出调整。
(二)财务预算管理对内部控制策略的影响
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财务预算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框架,用于指导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这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降低风险,从而为内部控制提供基础。其次,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涉及到了对企业资源的规划和控制,这对内部控制策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数据支持。例如,通过财务预算,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防止资源的浪费;通过预算监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最后,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预算过程中对市场环境、业务趋势的分析和预测,以及预算执行中的监控和调整,都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这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策略实施至关重要。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对企业各种活动的监控和管理,保护企业的资产,提高经营效率,保障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首先,内部控制能有效防止企业财务和经营活动中的错误和违规行为,确保企业的资产安全。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避免资产损失,还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从而有助于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其次,内部控制有助于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对于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避免经营风险,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对企业各项活动的规范和管理,内部控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规范意识,为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一方面,通过内部控制,企业可以对各项活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调,减少冗余和重复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通过对各项活动的监控和审计,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问题的延续和扩大,保障业务流程的顺畅进行[3]。此外,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通过对财务和业务数据的准确收集和分析,内部控制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有助于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因此,从促进企业目标实现和提高运营效率这两个方面来看,内部控制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其目标,提高其运营效率,从而提高其竞争优势。
(三)防止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在防止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财务风险通常涉及到企业的偿债能力、流动性、利润稳定性等多个方面,如果企业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第一,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其偿债风险。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分析,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其偿债能力,制定合理的债务策略,避免因为债务过度而导致的风险。第二,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其流动性风险。通过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企业可以保证其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其短期债务,防止因为短期资金紧张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第三,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其利润稳定性风险。通过对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其盈利的稳定性,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盈利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第四,内部控制还可以帮助企业预防贪污、欺诈等财务风险。通过设立相应的审计机制,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企业可以有效地防止贪污、欺诈等行为的发生。
四、基于财务预算管理视角下的企業内部控制问题
(一)内部控制无法有效配合预算管理
在很多企业中,内部控制和财务预算管理的关联性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两者往往相互孤立,结果就是内部控制无法有效配合预算管理。这种情况会影响企业对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以及对预算目标的实现。首先,若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相互孤立,企业就无法充分利用内部控制进行预算审批和执行的监控。这可能导致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违规操作,从而影响预算目标的实现。其次,内部控制无法有效配合预算管理可能导致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不及时或不准确,这可能影响管理层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判断和决策,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最后,当内部控制无法有效配合预算管理时,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充分利用预算管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补充,无法通过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从而影响企业的风险管理和企业的长
期发展。
(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预算审核机制
预算审核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预算的制定和执行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要。然而,在实际的预算管理过程中,许多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预算审核机制。一方面,企业可能缺乏有效的预算审核标准和程序。这可能导致预算审核的过程中出现主观性和随意性,无法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企业可能缺乏专门的预算审核人员和团队。这可能导致预算审核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进而影响预算审核的质量。此外,企业可能缺乏对预算审核结果的有效反馈和跟进机制。这可能导致预算审核的结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
(三)预算结果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影响未得到充分评估
在许多企业中,预算管理通常被视为一种独立的管理活动,其结果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影响往往被忽视或未得到充分的评估。这种现象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系统的效能和效果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效果。预算管理的结果,如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调整情况和预算绩效评价等,都会对内部控制系统产生影响。例如,预算执行情况的好坏可能影响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的设计;预算调整情况可能影响内部控制的信息和沟通活动;预算绩效评价可能影响内部控制的监控活动[4]。然而,很多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将预算管理的结果反馈到内部控制系统中,导致内部控制系统无法充分地应对预算管理的变化和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内部控制的效能和效果。这种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活动等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果。
(四)内部控制缺乏对预算管理的反馈机制
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然而,在许多企业中,内部控制系统缺乏对预算管理的反馈机制,导致预算管理无法充分利用内部控制的信息和分析结果,进而可能影响预算管理的效能和效果。内部控制的信息和分析结果可以为预算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例如,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可以为预算制定提供风险因素的信息;内部控制的控制活动评估可以为预算执行提供控制效果的信息;内部控制的监控活动可以为预算调整提供实时的反馈信息。然而,如果内部控制系统缺乏对预算管理的反馈机制,预算管理就无法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和分析结果,可能导致预算管理的决策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持,进而影响预算管理的效能和效果。
(五)预算管理未能有效整合内部控制流程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操作过程需要与内部控制流程相融合,从而确保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风险的合理控制。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的预算管理并未能有效地整合内部控制流程,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两者的运作缺乏协同,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效果。有效的预算管理应该是内部控制流程的一部分,它应该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信息和沟通的管理以及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持续监控。当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流程脱节时,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风险未得到充分识别和管理,预算控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不尽人意,预算信息的管理和沟通存在漏洞,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不到位等。如果在预算制定阶段,未能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可能会导致预算目标设定过于乐观或过于保守,从而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
五、基于财务预算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策略
(一)建立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相协调的体系
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是企业运营的两个重要环节,而建立一个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相协调的体系是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的关键。首先,企业需要在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具体来说,企业应在预算制定阶段将内部控制纳入考虑,例如,在确定预算目标和资源配置时,企业需要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活动。同时,企业也需要在预算执行阶段进行持续的内部控制,例如,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管理和沟通来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5]。其次,企业需要在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这包括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以及对预算结果和内部控制效果的定期评估。例如,企业可以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同时也负责评估预算结果和内部控制效果,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善措施。最后,企业还需要在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将预算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部分,而内部控制也需要支持和推动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来优化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而通过预算管理,企业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预算审核机制
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预算审核机制至关重要,因为这是确保预算质量、预防预算错误并提高预算执行效果的关键环节。为此,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预算审核部门或者指定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负责预算审核。预算审核部门或者人员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预算目标、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预算风险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可以对预算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核。同时,企业需要建立科学、严谨的预算审核流程。预算审核流程应包括预算编制阶段的审核、预算执行阶段的审核以及预算结束后的结果评估。在预算编制阶段,预算审核需要关注预算目标的合理性、预算数值的准确性以及预算风险的控制情况。在预算执行阶段,预算审核需要关注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及时发现并纠正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在预算结束后,预算审核需要进行结果评估,对预算管理的效果进行总結和反思。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有效的预算审核反馈机制。预算审核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预算管理部门和相关决策者,以便他们根据审核结果进行决策或者调整预算。为此,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确保预算审核信息的准确性和
时效性。
(三)提高内部控制对预算结果影响的评估效能
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内部控制对预算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针对这种影响,提高评估效能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第一,确立专门的评估组织机构是提升评估效能的关键一步。这一组织应具备专业知识,并对财务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有深入理解。这样可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并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第二,应形成明确、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评估策略,如影响力评价、结果预测等。同时,应不断调整和优化评估方法,以便于应对财务预算和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第三,进行定期的评估效能检查,以确认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并解决评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增强内部控制对预算管理的反馈机制
在实现财务预算目标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对预算管理的反馈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增强内部控制对预算管理的反馈机制,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内部控制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构建一个高效的反馈通道是必不可少的。这意味着反馈信息的提供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沟通应当顺畅,且信息传递的速度应快。其次,反馈机制应当包含定期的评估和调整。在每个财务预算周期结束时,企业应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详尽的评估,查看预算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以及是否存在超预算或低预算的情况。然后,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对内部控制策略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优化预算管理的效果[6]。再次,实施有效的培训是提升反馈效果的一个重要措施。这既包括为反馈信息的提供者提供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收集并提交反馈信息;也包括为决策者提供培训,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利用反馈信息。最后,企业应当认识到,一个高效的反馈机制并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它应当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应认识到反馈的重要性,并乐于在自己的工作中提供和使用反馈。
(五)使预算管理更好地融入内部控制流程
预算管理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公司决策的基础和导向。然而,让预算管理更好地融入到内部控制流程中,需要企业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将预算管理纳入到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使得预算制定、执行、调整和评估的过程都在有效的内部控制之下。这样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保证预算管理的质量,避免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错误和风险。其次,企业需要提升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企业应当对预算管理进行细化,将其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和步骤,然后将这些任务和步骤纳入到内部控制流程中,使得每一项预算管理的任务都在内部控制的保证之下。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也可以提升预算管理的精确度。最后,企业需要加强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关键。企业应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预算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内部控制流程中,使得预算管理在信息化的保证下实现更好的效果。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财务预算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两大重要方面。它们的紧密结合和有效协同将对企业运营的效率、目标的实现以及风险的防控产生深远影响。只有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构建并优化相应的管理机制,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琳琳.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的措施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3 (04):70-72.
[2]孙成龙.新时期完善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23 (01):157-159.
[3]李佩玉.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作用[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2 (08):28-30.
[4]赖丽勤.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作用[J].营销界,2022 (10):87-89.
[5]李晓花.企业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构建[J].营销界,2021 (12):120-121.
[6]王卓.财务预算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策略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0 (2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