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研究

2023-09-11 05:22赵瑞芳贾建平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党建引领实践路径乡村振兴

赵瑞芳 贾建平

摘 要:發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透视横跨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时期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历史进程,只有深刻省思演进逻辑中的“变”与“不变”,才能正确把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新发展阶段,可通过党建引领、模式创新、县域统筹、治理优化,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撑。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党建引领;逻辑省思;实践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权能,将经营性资产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得益彰,体现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阶段性、一贯性和系统性。

实践中,随着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其成果的不断巩固,农村集体经济正成为新的增长点且呈现总体向好的态势。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已建有90万个乡、村、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账面资产达7.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5万亿元,这为多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站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上对改革指向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其理论的丰富和经验的积累尚需要进一步拓展,且实践中我国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一问题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互为表征。从城乡居民收入来看,202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9283元、20133元,2.45的收入比凸显了农民收入仍需持续增长,同时也印证了作为农民共同富裕之根基及物质保障的集体经济依然相对薄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哪里的集体经济强大,哪里经济社会发展就快。”故此,在当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如何认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在何处、发展何以可能、“传统”到“新型”的继承性与创新性何在等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需要作出符合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时代性解答。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进路

现阶段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价值内涵和规范路径。多数学者强调村党组织领导和创办集体经济所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集体观、公有制性质以及“共同富裕”价值指向等经典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强调集体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机整体,而非集体资产的小私有者“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强调壮大集体经济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和夯实治理基础。二是在广泛分析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特征和实践模式、典型经营方式,及其理论内涵、现实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上述研究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制度化、市场化的理想规划和典型案例参考。但不足之处体现在:一是对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时代转换缺乏深入的逻辑透视;二是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时代内涵、定位依据的分析不够系统全面,其内涵界定多局限于产权层面;三是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点任务、发展路径很少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多数局限于理论层面的规划与个案的零星呈现。鉴于此,本文对横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时空的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进行逻辑省思,在此基础上,立足新实践新特征,坚持守正创新与系统观念,在县域全局上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因村制宜的多样化路径选择。

三、农村集体经济历史演进的逻辑省思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我们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基于两点:一是正确认识农村集体所有制演进逻辑中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无论是改革开放前合作化运动的探索,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双层经营体制的推行,一以贯之的是始终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特别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农村无论怎么改都不能把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变的是——调整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成果。二是正确认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逻辑中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过去搞合作化,搞人民公社,到最后偏离了中国的实际,其根本原因是统一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与历史条件脱节,超越了当时的历史阶段。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同时要开展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革命和农业技术革命,“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一论述蕴含着合作社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与科技进步相契合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晚年的邓小平提出了“两个飞跃论”,深刻指出“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是相对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一“很大的前进”的又一个“很大的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三个相适应”的论述,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合作经济思想,即“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这就深刻指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立足现实基础和条件,不断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总的方向。变的是——再次调整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党中央顺应广大农民的意愿,推行“三权分置”改革,其重点是放活土地的经营权,形成了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格局,这必将为各种生产要素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合理高效集聚,进而拓展多种实现途径提供更为广阔的制度场域。

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中,可以看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是走老路,更不是走私有化的邪路,是以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主线,牢牢守住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性质这一农村改革之“正”,从实践出发,探索劳动与管理、资本、技术等要素联合的多种实现形式之“新”,进而形成更加清晰的产权关系、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理架构、更加多样化的经营方式等具有现代产权制度性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公有制经济形态。

四、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路径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通过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为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向。

(一)党建引领:把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正确方向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只有将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统一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一“集体”才能真正成为保障农民群众利益的“集体”。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政治意义和政治优势,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放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核心位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与实现农民利益相衔接的重要物质载体,其首要功能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政治正确、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高度辩证统一。因此,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支部强不强,特别是要打造一支善于用政治眼光谋划和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或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提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法治化水平、专业化能力,确保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二)模式创新: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途径

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的差异,集体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是一种客观现象。因此,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能盲目跟风。一是因村制宜探索多途径发展模式。例如,典型农业村或者集体经济“空壳村”可积极探索党建型、服务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要突出联村产业发展党支部推动“强村带弱村”的发展合力,打破村域界限,将组织、土地、人才、资金等整合起来,构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走抱团发展之路。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集体经济基础良好的村,可发展壮大市场定位明晰的经营型、租赁型集体经济,培育职业经理人、打造集体经济专业化管理团队,提升市场竞争优势。二是因地制宜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例如,可以利用“返租倒包”或“统建分包”的方式,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将租赁集中到集体的农民承包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整合起来,统一规划,再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使用权承包给集体组织成员或农业专营公司,这样既能盘活集体资源,又能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力,实现集体和农民的双增收。

(三)县域统筹:拓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选择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性任务,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外力与内力的关系,既要立足县域全局来谋划推动,又要注重以点带面,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一是破除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和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政,搭建县域统筹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执行平台,在上下联动上,压实县乡(镇)村纵向层级之间政策贯通与政策执行能力;在横向部门衔接上,集成农业农村、发改、财政、规划与自然资源等多部门政策资源,给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政策扶持。二是破除空间分割,依据地域条件和资源相近或互补,联合同质产业成片成带规模发展,提升乡村产业能级;推动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延伸生产线,延长产业链,形成不同行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突出地域特点,彰显村域风情,在土特产上发力,注重打造区域品牌,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色路径。

(四)治理优化:健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

优化和健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一是以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为切入点,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健全集体经济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管理监督机制。二是因地制宜确定集体积累与农民收入之间的比例,完善利益分配制度与利益联结机制。三是继续推进集体经济组織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制定组织法,引导其步入法制化、市场化轨道。四是健全县乡(镇)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服务与动态监督工作机制,重点防范乡村债务风险和集体土地流转风险,注重防范外来资本及其他因素对集体资产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8.

[2]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25-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1-03-13].http://www.xinhuanet.com/2021-03/13/c_1127205564_8.htm.

[4]2022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趋势报告: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N].经济日报,2022-01-21(11).

[5]习近平.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7-68.

[6]江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01):129.

[7]张红宇,胡振通,胡凌啸.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基于4省份24个村(社区)的调查[J].改革,2020(08):5-17.

[8]李天姿,王宏波.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现实旨趣、核心特征与实践模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02):166-171.

[9]杨碧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研究综述[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3(02):25-27.

[10]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260.

[11]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2.

[1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10-1311.

[13]习近平.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56.

[1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61.

[责任编辑:王 丽]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实践路径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党建引领 社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