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阳
【摘 要】英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需要学生不断地重复与强化学习。在这种漫长、略显枯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英文儿歌童谣,提升学生的学习愉悦感。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跨时空、拓途径,引导学生定时定量学;跟进度、谐课堂,抛砖引玉学;随生活、设情境,身临其境学;搭舞台、亮风采,寓教于乐学;造氛围、塑文化,取长补短学。通过多样化学习方式,保证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真正达成。
【关键词】儿歌童谣 多途径 文化自信
英文儿歌是反映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生活的歌曲,作曲者用简单的音符编写出独特的反映儿童不同阶段的乐曲;英语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它们在语言学习中起着显著的启迪作用,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工具。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对儿歌童谣的使用提出了很多要求,提供了很多范例,这应该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注意,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全方位应用儿歌童谣,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核心素养,塑造文化品格。
一、儿歌童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英语儿歌童谣大多内容丰富、语言浅显、节奏明快、音韵自然和谐,便于唱诵。在我们使用的闽教版英语教材里,每一个单元都有一首配套儿歌或童谣,安排Sing a song或者Lets chant环节,契合学生学习语言的阶段特点和思维维度,适应学生语言发展的水平,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另外,很多作品着力于对人和事物的具体描绘,突出它的形态感、色彩感和动作感,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同时,儿歌童谣常具有和谐的韵律、明快的节奏、有规律的反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愉悦感,而且唱诵过程中加入各种肢体语言,可以给学生全方位的学习体验。
因此,英语儿歌童谣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学生大多乐于参与唱诵,这在课堂上能够消除他们的焦虑,营造活泼轻松的氛围,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课外还能吸引他们主动学会更多的儿歌童谣,增加语言积累。其次,作为非第一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往往面临语言环境缺失、学习途径单一、自然习得机会匮乏等问题,而大量的多角度、差异化的儿歌童谣,能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以便学生更好地输出。再次,儿歌童谣虽然都是短句、简单句,但是都包含着词汇、简单词法语法、语音语调、断句语感等知识,不断地重复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领会、掌握相关知识。
二、儿歌童谣的全方位应用
鉴于儿歌童谣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不能仅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还要探索如何全方位使用,确保学生从中汲取营养、提升技能、增进素养。
1. 跨时空、拓途径,定时定量学。
除了课堂教学,笔者每周布置1~2个诵记任务(提前一周于周五布置,要求学生周末通过网络自学)。笔者不纠结于题材内容,同时保证所选材料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轻轻一跃而可得就行,使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要求学生晨起自行诵读,早上进班级时两个学生看住前后门,进班级的学生用一两句每周任务的句子作为password,效果很好。另外,晨读时段,笔者引导学生用三分钟集体唱诵每周任务,进一步加深学生记忆;周五晚上利用微信群或英语学习小程序,引导每个学生上传自己的每周任务作品,并组织英语组长检查(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欣赏),最后教师进行抽检,强调一些共性问题和注意事项,表扬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如此及时反馈,使学生扬长补短、再接再厉。
近年来,我们地区开始实行课后延时服务,我们趁此良机,开发“作业辅导+儿歌童谣诵读+看英文电影学英语”的半日课程,以一种辅助途径大力配合学生的视野开拓和语言习得,因而吸引了大量学生进入课外乐园。
2. 跟进度、谐课堂,抛砖引玉学。
闽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Olympic Games,本单元教材安排了Sing a song You and Me,Lets chant One World,One Dream。在教学Part A部分时,笔者用Sing a song You and Me导入新课,自然引发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关注,激发学生对奥运会的起源、赛程、项目等方面的探究,为学好本课知识开了好头。
在教学Part B时,笔者使用Lets chant One World,One Dream,通过诵读这个chant,让学生知道奥运会口号:Faster, higher, stronger;北京奥运会口号:One World,One Dream,从口号、歌曲、旗帜等相关内容层层推进,使整个课堂条理清晰,知识传授得以达成。可见,童谣歌曲的合理应用能够很好地盘活整节课堂。
在3-6年级的教材里,像Parts of Body、Weather、Seasons等课时里,新单词很多。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儿歌童谣,反复唱诵,能很好地避免单纯单词操练记忆的枯燥乏味,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里不知不觉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3. 随生活、设情境,身临其境学。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也时刻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真实的生活体验出发,这在儿歌童谣教学里同样十分重要。例如,闽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 6 Colors,安排了Lets chant Traffic Lights:
A red light says,“stop!”
Stop, stop, stop.
A yellow light says,“Wait!”
Wait, wait, wait.
A green light says,“Go!”
Go, go, go.
学生对红绿灯和交通规则都非常熟悉,在教授这个chant时,笔者在课堂中模拟等待红绿灯的真实情境:有的学生drive a car(乘车),有的學生walk(步行),有的学生take a bus(乘公交车)。这样的设计下,学生对三个颜色单词和三个动词的掌握非常到位。总之,教材中有许多场景、很多课文都来自生活,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一定要依托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语言中真实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引起共鸣,使学生习得知识、获得体验、提升技能、增强素养。
4. 搭舞台、亮风采,寓教于乐学。
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学段学生特别喜欢表现。搭建舞台,让学生亮出风采,体验成功的喜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很大动力。学生学习了那么多的儿歌童谣,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成果。例如,课前可以个别、小组、男女、全班唱诵;大课间学生锻炼时,也可以结合韵律操,让学生边运动边唱诵;放学后,引导有时间的学生在操场继续唱诵,让会乐器的学生伴奏。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较理想。
学校层面,可以通过英语素养比赛儿歌童谣专场,或在节日文艺汇演中让学生做这方面的展示,激发全校学生的学习渴望。我校每年都会举行英语节,为期一周的英语节涵盖许许多多的好玩节目,当然也少不了儿歌童谣的唱诵。去年,英语节的主题歌曲为The more we get together,开幕式上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唱,在班级中由英语教师带唱,同时校园广播每天循环播出。这一周,学校到处是浓浓的英语学习应用气氛,学生热情高涨,效果显著。
5. 造氛围、塑文化,取长补短学。
英语儿歌童谣教学可营造轻松、活泼、自由、向上的校园气氛,塑造自信、好学、合作、互助、宽容等校园文化。例如,我们通过Merry Christmas等了解外国人文风情,通过Hello,my dear friend学习如何礼貌对人;通过I want to fly告诉自己全力以赴,展翅飞翔;利用You raise me up互相鼓劲,直面困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英语儿歌童谣为抓手,渗透对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教育。这就是英语教学的“取长”作用。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題。像持续几年的新冠疫情,我国提出了应对策略,已经取得了伟大的阶段性胜利,为世界提供防控疫情的中国方案,对比其他国家,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据此创作了不少抗疫主题的儿歌童谣,比如Virus,go away:
Friends,take care,
Virus,here and there.
Friends,mask worn,
Virus,go away.
Chinese,have no scare,
Work hard,study hard,
Tomorrow is better.
通过儿歌童谣唱诵,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生命教育、爱国教育,塑造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学好知识、报效祖国。
综上所述,英语儿歌童谣因其自身特点,极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它们的使用,已经被证明在激发兴趣、夯实基础、习得知识、训练技能、提升素养等方面大有裨益。当然,只在课堂上使用的话其局限性十分明显,如何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全方位、多途径、大面积使用,值得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