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虹 朱兆军
主持人语
为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落地实施,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22 年10 月开展了主题为“聚焦新课程,推动初中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案例征集活动。全省各级各类初中围绕学校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变革、师资队伍培养等多个主题,从理念引领、机制保障、举措落实、成果体现等方面展现了学校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中的突出亮点和特色。近期,《专题》栏目陆续刊发部分创新案例和优秀案例,以宣传先进典型,传播改革经验,汇聚前进力量,敬请关注。
李更生先生是受过毛泽东主席表扬的爱国教育家,是淮阴中学首届校友,也是淮阴中学早期的管理者。为从李更生教育思想中汲取智慧,积极推进新课程方案落地见效,我们提出实施“‘动’的教育、‘学’的课堂”。“动”的教育,就是要凸显课程的育人价值、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实践属性,追求师生主动发展、课堂互动生成、校园生动活泼。“学”的课堂,就是要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学中突出素养导向、体现学生主体、贯穿学习活动,改变教师本位、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僵化模式。
李更生先生特别重视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他认为“一切新者必胜于旧”,主张推行“‘动’的教育”,强调“从事上磨练”。他说“光读书不动手,学得不深,将来也不会教人”。我校积极落实市教育局倡导的“融学课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习为中心,注重“做中学”,让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运用知识。
我校围绕“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这一目标,备课重点由“教什么”向“怎么教”转变,并将“怎么教”落实在“怎么学”上,注重培养学生想学、乐学、会学、真学,从而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过程、方法、效果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学习领会市教育局“融学课堂”的基本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在深入研讨基础上,制订出本学科体现“融学课堂”要求的基本规范。如每节课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有思维含量、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中心问题;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以“真问题”启发学生探究学习,以“真讨论”教会学生合作学习,以“真活动”落实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的职业属性,一头联系着家庭的希望,一头联系着民族的未来;教室里坐着的是未来的公民,他们的样子就是中国未来的样子。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有学习成绩一个维度,要探索全面反映学生初中阶段发展状况的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我们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5 大重点内容,以及理想信念、社会责任、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学业水平、健康生活、身心素质、感受表达、劳动习惯、社会体验12个关键指标出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凸显过程性特点。
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由家长、班主任、音乐教师、美术教师、体育教师、心理教师共同完成。为了体现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所有参评教师按照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要求,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提交的相关佐证作品,采用等第对学生进行相关维度的评价。家长结合学生在家表现,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与此同时,依托校园智慧平台,采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分组进行评价,最后汇总生成学生的电子综合素质评价表,便于家长和学生查阅。学生每学期的电子综合素质评价表都在云端存档,便于查阅,最终形成学生初中三年的电子成长档案。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新形势下,学校进一步从“加内容、加时间、加质量”三个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课后服务实行“5+2”:即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体育、艺术、科技、劳动、阅读等5 个方面的活动,做好对学习基础薄弱学生和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辅导。七年级每周开展两次“走班选修”活动课。根据学生需求及教师特长,学校确定在七年级开设29 门活动课,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心理等教师全部参与,其他学科教师部分参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报相应的课程,学校根据学生选择重新组合成新的活动课班级,实行“走班选修”。与以往注重发展特长的社团活动不同,七年级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基础素养、在已有相应课程基础上增加的活动课,突出“教师广参与,学生全覆盖,课程多选择,活动为主体”的特点。八年级每天下午增加半小时活动课;另有每周一次“观天下”时政课,组织学生观看一周重要新闻视频,讨论发言,抒发感想,让学生“知天下事,抒家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