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梅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 300400)
加强岗位实习的教学管理,实现人才培育模式的有效管理,是适应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重要规划,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需求。在岗位实习过程中,作为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将会接触更多的动手操作的实践技能,能够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转换为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能力,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岗位实习,学生们大多会去机械加工、机械维修等专业性较强的实习岗位参加培训,此时,岗位实习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了,在岗位实习中,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升,脱离出以教室为主的第一课堂,能够根据遇到的实际问题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社会的就业率普遍下降,高职学生需要到企业进行1 年的岗位实习,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但是一部分学生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压力,出现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他们会选择创业、提升学历或者在家待业等。高职学校岗位实习制度的完善,能够将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实习内容传达到学生群体中,使学生和企业实现对接,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用人需求,同时,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的压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课程除了一部分理论课程,也会接触到集中实训课程,但是和企业相比,还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和企业的实际生产设备相比,学校的教学设备较为老旧,教师教的知识不一定是企业生产实际中用到的,因此,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一线的岗位实习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够使学生了解到目前企业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加强自身能力素养,解决更多企业一线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各个工作岗位上有很多技术性工人,并且岗位上的工人大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技术性工人储备不足仍旧是未来影响我国发展的因素。目前来看,能够达到持续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人仍在少数,并且员工能够持续工作的时间又很短,如果能够将高校和企业联合起来,共同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人才,这样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高职学生的能力素养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在学生进行岗位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但是学生实习的企业与学校间联系不紧密成为了岗位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主要体现在: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企业进行为期1 年的岗位实习,学生在这1 年的实习过程中,并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势必会有所松懈,而学生没有在学校,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会不全面,这就导致学校、企业对岗位实习学生的管理存在衔接不到位的情况出现。
近几年,随着扩招的步伐不断加快,高校学生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这就导致高职学生的招生质量有所下降,出现的问题有: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下降,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并且缺少吃苦耐劳、迎面挫折的精神状态。大部分学生对即将参加的岗位实习和就业岗位茫然,对即将面临的实习工作内容不熟悉,而且觉得实习岗位只是临时的岗位,没有产生强烈的责任心,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岗位实习的工作岗位大多数处于车间一线,较大的工作强度和企业严格的制度,需要学生具备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专业的职业素养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离开了管理比较松懈的学校,进入了有严格规章制度的企业,势必会从心理上产生极大的不适感,因此,学生对岗位实习的积极性不高也是必然。
学生在校进行了2 年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第3年进入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实际上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以此来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职业核心素养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进入的实习岗位最好要和所学专业匹配,以此来增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实习岗位数量有限,学生找到和自身专业相匹配的岗位少之又少,更有甚者,学生的实习岗位和所学专业天壤之别,这就导致和最初的实习初衷相去甚远,打消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的效果,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打酱油”心理,认为只要在实习鉴定表里盖章就完成任务了,并没有想过从实习岗位中获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特别是在企业缺乏指导教师的情况下,学校的指导教师又不能做到实时监管,这就导致学生岗位实习的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学校通过岗位实习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预期。
教育和产业相互融合、良性发展是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这就需要在岗位实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教育和岗位实习的效果,而在实际的岗位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监管和考核不是特别全面,这就使得产教融合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首先,岗位实习教师对进入岗位实习学生的监管停留在学生是否真正到达企业参与了岗位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实习情况和表现,岗位实习教师无法深入了解,这就导致难以实时掌握学生岗位实习的工作成效和质量。然后,岗位实习的指导教师基本上都是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不仅要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而且还需要兼顾岗位实习的指导教师职责,因为工作量较大,加之科研任务重,难免会有顾及不到之处。最后,在岗位实习的最终考核上,岗位实习指导教师一般会在学生实习前进行岗位实习的考核要求、注意事项及安全教育,每月提交月总结及岗位实习的心得体会,考核比较单一且相对简单,无法真正达到岗位实习的核心要求,无法突出理实一体、产教融合的目标。
首先,学校和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可以通过组织座谈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学校可以通过企业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用人方案,实现学校和企业双向的用人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然后,企业和学校可以商议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成立专门针对岗位实习的管理办公室,能够实现岗位实习信息的实时共享,使得岗位实习工作在企业和学校得到高效的管理。再有,在完善岗位实习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实现学校专任教师到企业中不断历练,增长经验,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企业职工也可以到学校进行以访学、讲座等不同形式的交流,促进校企之间不断深化交流,明确岗位实习过程中不同阶段校企之间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为了使岗位实习最大程度的发挥效力,使学生真正的从岗位实习中获得技能的提升,需要引导学生转变对于岗位实习的态度。同时,作为岗位实习的指导教师、专业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岗位实习在就业创业中重要作用的灌输,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岗位实习的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其专业技能,巩固理论教学中的知识点,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真正的实现从校园向社会的过渡。同时,学校可以请一些优秀毕业生回校开展座谈,与在校生交流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在岗位实习中的心得体会,请同学们能够切身的感受到通过岗位实习确实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从而希望早日到岗位中接受锻炼。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学校传达用人需求,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达到能够在企业中快速胜任岗位的能力,这样企业能够发挥最大的生产空间,学生也能够在企业中获得成长。这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岗位实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促使学生能够在企业实现自主学习,主动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学生自身都是一种提升,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对于学生来说,在企业岗位实习,不仅获得专业技能的锻炼,如果表现突出,还会获得继续留在企业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品质。对于企业来说,学生不断上进的精神会激励企业管理者以未来企业员工的姿态去培养,传授真知识,增强企业中师傅的指导力度,改变了以前学生在企业岗位实习过程中“混日子”的局面。
我国一直在大力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在企业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不再是以往的纸上谈兵,还要有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的经验。这样,学生在岗位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指导教师请教,指导教师能够快速的给予指导,使学生能够将遇到的问题快速解决。因此,在进行岗位实习时,岗位实习指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目前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这样无论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作为教师个人的成长都是一种促进,能够使教师队伍真正地实现双师。
企业生产一线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岗位实习的实质,其中岗位实习的2 个核心是学生的“学”和指导教师的“教”。岗位实习要保障实习的质量和最终考核的科学合理,首要因素是岗位实习的时间保证。高职院校可以将毕业课题与岗位实习结合起来,学生在做毕业课题时可以结合自身的岗位特点来开展,将毕业课题的内容与实习总结、实习体会进行融合,由企业指导教师、学校岗位实习指导教师和毕业课题指导教师三方来进行考核评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岗位实习的工作内容转化为内在对知识的凝练,并体现在毕业课题论文中,使之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不仅可以保障岗位实习和毕业课题的质量,而且还能够减少学生离职的现象。
在岗位实习过程中,可以将企业指导师傅、岗位实习指导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家长四方联合起来进行有效管理。企业指导师傅在岗位实习中对学生的岗位指导和安全教育进行全权负责,岗位实习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习动员等由岗位指导教师来负责,辅导员需要定期下企业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以及实习政策解读,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和企业指导师傅、岗位实习指导教师多方沟通交流,同时,学生家长应当做好后援工作,多给学生心里温暖,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只有这四方联动,才能发挥岗位实习的最大效能,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
岗位实习的关键在于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和质量,岗位实习的质量评价体系可以从企业师傅、岗位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三方作为考核主体,使岗位实习的考核方向更加多元。首先,在岗位实习前,充分发挥岗位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对学生的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进行核实,在实习过程中,企业指导师傅可以针对实习内容定期组织实习考核,加深学生对于企业文化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岗位实习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线上提交的实习总结开展进一步的谈话了解,保障和学生有充分的沟通了解,毕业课题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岗位实习的工作内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实习结束后,可以针对实习阶段岗位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以此来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高职院校中,岗位实习对于人才培养路径和模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高学的就业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学校应做好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和沟通,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岗位实习新模式,完善岗位实习制度,提高岗位实习的效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就业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