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宁
今年春节在1月下旬,大部分学校放寒假的时间定在上旬。某中学某年级在放假前发出的致家长的信中建议家长“教育孩子淡化春节意识、假期意识”引发热议,后来学校方为此不当表述而公开致歉。
细究上述学校所发之信,其所提的“淡化”绝非是指淡化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民俗文化,而仅是希望学生在假期不要中断既有的学习、生活节奏,免得在假期结束时状态全无,不得不付出不菲的代价来“重建”高效状态。对此吹毛求疵、上纲上线,有些“挑事”的意味。
如今,春节已过,寒假余额也所剩无几,各方人士对刚过去的这个春节、这个假期总体感受如何呢?笔者的感受是累并无奈着:其一是个人生活模式被“打劫”,必须遵从“集体”运转,无论是出于强制——比如拜年、上坟、走亲,还是出于礼貌——客人来了总得陪着唠唠。其二是被裹挟甚至被“绑架”着参加无效社交。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家庭的迎来送往势必要参与,否则担不起不懂礼的“罪名”。而这些迎来送往并不都是有实质内涵的,更有些是不情不愿的。比如一场酒喝仨小时,或者动不动就把孩子“抬”出来甚至拉过来以给家庭争脸。相比这两样累与无奈,饮食无度、餐桌浪费那还是次要的了。总之,忙东忙西、身心俱疲地过了个年,却仿佛没有过到年。我想,有这种感觉者不在少数。青少年学生、儿童若也在这样的年里“泡”几天,有何益处?不该“淡化”一下吗?
春节之种种传统文化习俗,祭祀追远、除旧布新、祈福祈祥、团圆凝聚等,脱胎于农耕文明。如今,农耕在物质生产中的占比越来越低,现代科技对农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宗族力量不再重要,集体祭拜等仪式随之不复存在。而相替代的集体仪式又没有顶上来,人员的聚集就徒具物理形式,成为集中时间和财力享乐的一种“掩护”。对很多人而言,过年无非是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或者刷刷刷刷(手机),而还要付出身体与精神的高昂成本。如此,这年就在相当程度上变了“味”。
“淡化”引发“抗议”体现了大众对年味回归的心理期盼。但农耕背景下的那种年俗是不可能复古了,而且有些形式也没必要“抄写”。真正需要通过年味强调的是年俗的内涵,比如敬畏自然、敬仰先贤、孝亲敬老、勤俭持家、友邻和谐、守望相助、革故鼎新等。找回这些古风良德需要一定仪式,但更重要的是践行和传承。
成年人要给孩子们作表率,要教育他们不要稀里糊涂甚至纵情享乐、忘乎所以地过年,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举善修身,体验成长。此一时代,当大力提倡饮食有度、娱乐有节,孝亲敬长、分担家事,反思短拙、励志进取,善待他人、奉行公益等,而要力避胡吃海塞、铺张浪费,攒局凑场、虚荣攀比,沉迷享乐、好逸恶劳,自私任性、罔顾他人。
有弃有取,“浓淡”相宜,方合过年之初心,方是赓续年味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