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人们的观影习惯逐渐发生变化。“互联网+”时代,纪录片拥有了更多的宣传方式和渠道,在平台多元、媒体融合等特性的影响下,纪录片的形式和内容发生转变。文章以信息碎片化时代为研究背景,以国内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古镇微纪录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新老纪录片,尝试研究古镇题材微纪录片应如何精准把握观影者心理,突出其在形式上的变化,力求在内容选择和构建上找到普遍规律和创新点。文章研究多部古镇类微纪录片发现,因为创作门槛低且符合年轻化叙事,微纪录片成为重要的传播方式。其在形式上具有体量变轻、宣传属性变强等特点。体量变轻带来了更精准的传播视角,但时长变短让故事很难讲清楚,在这一背景下,解说词在微纪录片中的地位得以提升,并在旅游宣传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古镇类微纪录片进行了内容创新,从传统的“故事型”叙事结构转型到“宣传式”叙事结构,更加强调在碎片化背景下以阅读者为中心的内容创作,古镇景观、“非遗”美食、共情体验等成了古镇类微纪录片的核心创作方向。纪录片向微纪录片转型是大势所趋,在移动短视频快速填满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当下,更应该抢抓机遇,利用好平台优势,创作更多更优质的影视作品。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微纪录片;古镇文化;“非遗”文化;解说词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4-0056-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宜宾学院校级培育项目“振兴古丝绸之路背景下横江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2020004902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1]。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工作与生活等场景中的封闭性,逐渐模糊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边界[2]。移动终端聚合大量碎片化时间,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学语境里的“碎片化”是指将一个事物分割为许多支离破碎的片段[3]。这导致大部分人在获取信息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深入思考,观影习惯也是如此。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曾给“微纪录片”下过定义,归纳其特点为目的单一、角度细腻、时长简短、风格纪实[4]。它在缩短时长的基础上,以一个明确的主题快速切入,不追求复杂多变的空间人物关系,是一种极力简化故事内容的新型纪录片模式。
(一)符合碎片化阅读的观影习惯
微纪录片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个“微”字,在互联网时代,缩短时长和提炼要点能快速拾取大众的碎片时间,谁能与碎片化共存,谁就能拥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不止微纪录片,微新闻、微视频等体裁也受到大眾青睐,门户视频网站和短视频APP的发展,让普通大众成了信息生产和消费的主角,参与信息制作的全过程。比如抖音、火山等短视频APP,为大众构建了非常碎片化的阅读场景,激发了零散时间的活性,同时也培养了大众使用APP的习惯。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纪录片也注重与时代接轨,积极创新内容形式,缩小体量,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5]。微纪录片的出现符合受众观影的新需求和新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制作门槛相对较低
微纪录片是纪录片与短视频融合的产物,短视频平台为纪录片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6]。相较于拍摄专业的纪录片,微纪录片的准入门槛明显降低,其类似于一种平民化的表达方式,用一部相机甚至手机便可以完成创作。创作者要学会运用新媒体思维,从受众的角度去考虑纪录片的创作方向,以求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推广[7]。201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寻找小糖人》的后半段使用的拍摄器材就是苹果手机,但这并不妨碍其获得诸多奖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备并不能拉低微纪录片的下限,关键在于创作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以及洞察事物的能力,并将所思所想植入影片之中。那些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的人也可以拍摄微纪录片,这大大降低了微纪录片的制作门槛[8]。
(三)符合年轻化叙事
腾讯视频总编辑、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王娟曾分享了一组数据:腾讯纪录片的用户28岁以下占比70%,可以说纪录片的观看群体已经是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人群,纪录片的主力人群逐渐年轻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创作者和创作内容也更加多元化。近年来,“一条”“二更”等每天推出的时长为五六分钟的生活方式类微纪录片,让纪实内容的“微”真正走向大众。虽然微纪录片沿用了传统纪录片的题材策划、内容选择、表现手段等,但其碎片化的传播模式本身也具有独特的语义。
(一)轻体量带来更精准的视角
相比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大幅压缩了内容和时长,创作者必须根据主题在短时间内选取最精华的内容,以互联网思维去吸引受众并引发思考。看似去繁从简,其实是精简或拆分传统纪录片里的内容,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古镇微纪录片视角的精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一性的叙事模式,要么讲一种古镇的“非遗”,要么讲一种古镇的传统建筑等,拒绝传统长篇纪录片的多线叙事,旨在针对性地讲好古镇的一个方面。比如在纪录片《江南第一山·惠山古镇》中,创作者便只讲了古镇的祠堂文化,从历史、姓氏、数量等方面进行讲解,强调其为中国谱牒文化的特殊见证。二是在压缩传统纪录片内容的基础上,不改变其主要的几条叙事线路,只提炼其中各线路的核心内容。在微纪录片《乌镇·吾镇》中,创作者在12分钟内精炼了3个故事,用3个人物直观地呈现乌镇“情感、包容、创新”的特点。微纪录片中的细节渲染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微纪录片的细节表达越真实越容易吸引观众,更容易阐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更能引发观众的情感认同[9]。
(二)解说词成重要的表达方式
纪录片中的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一种,解说词的好坏与纪录片成功与否存在极强关联[10]。早年间的纪录片即便没有解说词,也依然能够通过画面内容讲清楚故事。比如讲述日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幸存的“慰安妇”的长篇纪录片《二十二》,该片没有一句解说词,但依然是国内第一个票房破亿的纪录片。但对微纪录片来说,解说和旁白必不可少。因为时长太短,观众无法直接通过内容去理解创作者意图。在微纪录片中,解说、旁白不仅有提示作用,还有增强讲述性和艺术性的功效。古镇微纪录片的解说词一般具有两种风格,第一种是平铺直叙式,从他者视角去讲述古镇故事,这对纪录片画面中上下的穿缀、历史的阐释、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都有严苛的要求。第二种则是植入“人”的概念,将古镇与人情味交织在一起,这类解说词注重情感抒发、意境烘托和气氛渲染,让观众有一种归属感。在微纪录片《乌镇·吾镇》中,创作者便选取了3个人物角色来讲述,郑友林传达的是老一辈乌镇人的淳朴;包钰萍传达的是乌镇就是家的感觉;杨守闯则传达的是乌镇这座古镇的包容,这些其实都只为强调乌镇是一座有温度的古镇。
(三)纪录与宣传的巧妙融合
新媒体时代,影像制作与传播方式向数字化转型,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微影像成为大众关注古镇文化的便捷形式。与传统纪录片强调纪实性不同,微纪录片更注重精準的内容输出。特别是以旅游宣传为目的的古镇微纪录片,一定要将宣传理念根植于创作之中。而这种宣传可以是精美的画面制作,可以是浓郁的风土人情,亦可以是美丽的建筑景观等。2012年,百集微纪录片《中国古镇》横空出世,在微纪录片还未实现广泛传播的阶段,其采用短小精悍、深入浅出、易于传播、微中见大的形式,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中国古镇》聚焦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探索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客观记录了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族建筑和原始空间形态[11]。更重要的是它遵循了互联网传播规律,发挥了全媒体传播优势,以百集微纪录片为核心产品,采用“组合式产品+全媒体传播”的运作方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古镇文化的“打开方式”,形成了强大的传播效果。
(一)历史沉淀下的人文地理特征
我国将文化景观分为五大类型,即场所景观、聚落景观、遗址景观、设计景观、区域景观[12]。文化景观具有时代性、非物质性、空间性、功能性和物质性五个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文化景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人们认识自然环境的方式[13]。想拍好古镇纪录片,一定要详细了解古镇的历史,翻阅查找文献资料,整理和提炼古镇的史料,以便形成故事开篇的解说词。要善于发现古镇的人文地理特征,如古镇建筑、古镇文化、古镇风俗等,这些要素都是微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多为开篇介绍古镇的历史和区位,再到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用简洁动人的解说词将古镇的历史文化串联起来。古镇纪录片还要注重历史溯源,这是一个古镇的身份ID。在微纪录片的内容建构上,应该尝试用传统建筑、传统街巷、传统文化等讲好古镇历史,以求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非遗”视角下的技艺展示与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4]。中国的古镇大多历史悠久,因建成年代和所处地区不同,各自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亦成为古镇的特色。中国出名的古镇虽然大多商业化严重,但也衍生出许多“非遗”美食和文创产品,成了古镇旅游的顶流IP。可以把古镇“非遗”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美食类,另一种是技艺表演类。美食类的代表有李庄古镇的李庄白肉、阳朔古镇的啤酒鱼等;技艺类的代表则有千户苗寨的蜡染刺绣、怀远古镇的藤编文化、南浔古镇的蚕丝织造技艺等。不管哪种类型都是微纪录片值得挖掘的对象,也是目前大部分微纪录片的重点讲解部分。随着移动视听平台的繁荣,人人都是手机控,古镇类微纪录片承担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纪实,更要将旅游和宣传结合在一起,挖掘引人注目的内容,迎合当下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依靠移动短视频强大的传播能力,将“非遗”植入微纪录片中。
(三)“一人一镇”的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或称情绪共鸣,是指在他人情感表现或造成他人情感变化的情境(或处境)的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情感或情绪上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倾向[15]。每个古镇都有动人的故事,值得微纪录片挖掘。编导在创作微纪录片时,如果想让影片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则需要找到一个或多个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与古镇之间的故事来渲染情感。在《乌镇·吾镇》中,郑学林代表的是老一代乌镇人的淳朴,他们对于工作的坚持和对生活的热爱很能打动观众,引发情感共鸣。同样,返乡创业的民宿老板包钰萍则能够引起观众的另一种共情,即游子归乡的感动与期盼。看到古镇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观众内心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股暖流。在微纪录片中,对于人的设定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选取本地中老年人作为拍摄对象,这类人在古镇上生活了几十年,比较容易挖掘故事,主要体现的是古镇的“根文化”。第二种是本地的年轻人,这类人能很好地展现古镇的现状,选择到古镇创业就业的年轻人为古镇注入了活力,而年轻人少的古镇往往开发程度较低,原始风貌保留较好。第三种则是外地人,以一个客乡人的视角去探寻古镇的价值意义,去体现古镇包容与开放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成为短视频的重要分支之一。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国内旅游业迎来复苏。大部分游客把近郊旅游作为出行首选,“乡村游”“古镇游”成为安全、经济、热门的代名词。大众往往会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观看旅游视频,这要求古镇类微纪录片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整合和创新自身的内容形式,迎合大众的阅读口味,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3-03-02.
[2] 陆新蕾,翁慧芬.对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阅读的重新审视[J].青年记者,2022(19):47-49.
[3] 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78-79.
[4] 候一凡.新媒体环境下红色题材微纪录片的创作思维[J].新媒体研究,2020,6(19):91-93.
[5] 王娟.基于短视频背景下的微纪录片创作与发展[J].新闻传播,2022(18):57-58.
[6] 李丹丹.论全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创新表达[J].新闻传播,2022(20):44-46.
[7] 张雷.人物内视角叙事在微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分析[J].电视研究,2019(12):55-58.
[8] 杨浩安.关于新媒体时代下微纪录片特征与传播探析[J].传播力研究, 2018,2(25):52.
[9] 林丹平.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创作路径的改变与发展研究[J].文化产业,2020(14):61-62.
[10] 王一鸣.纪录片解说词的情感把握与运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9):140-142.
[11] 罗磊.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建构:以UCN微纪录片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20.
[12] 李小睿,耿学彪.庭院空间景观文化的设计表达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6(1):217.
[13] 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1):70-79.
[14] 宝音,魏晖.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模式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探析[J].满族研究,2022(3):10-19.
[15] 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3.
作者简介 何惬,助教,研究方向:非遗影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