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佼 芮海田 王磊 马勇 张伟伟
摘要: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当前期刊发展的主流趋势,期刊集群带来的规模效益有利于期刊整体竞争力和各项指标的提升。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标的要求以及“双一流”建设方向的指引下,高校学术期刊集群背靠高校的学术资源,依托高校的统一管理,体现出高校的学科特色,已成为学术期刊集群的主体力量之一。为探索高校学术期刊学科集群化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文章首先根据刊群管理主体的不同总结出目前国内期刊集群的几种形式,对比得出高校期刊集群的特点;其次归纳国内外高校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的路径,并详细阐述不同发展路径的具体举措;然后以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交通运输学科期刊集群的实践为例,从汇聚学者资源、共同对接高校与重大工程进行组稿、孵化新刊、会议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详细阐述其期刊发展实践,并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经验;最后提出融合发展建设、集约管理能力建设、内容质量建设等一系列高校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建议,研究成果对高校科技期刊集群化办刊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我国高校学术期刊需不忘初心,引领创新,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期刊集群化发展经验的同时,把握好发展航向,走出一条创新型集群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编辑出版;高校学术期刊;集群化;组稿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4-0029-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青年基金“高校学术期刊学科集群化发展的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UJS-QN-2023-06;2020年度陕西省出版科学基金项目“通信时代下科技期刊高时效办刊模式的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ASC06;2019—202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学术期刊融媒体发展实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00102509613;2018—202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传统学术期刊出版与数字出版比较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00102508616
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建设一批导向正确、品质一流、资源集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学术期刊集群。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约占“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总数的1/3,是“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主体力量之一,因此高校学术期刊学科集群化发展势在必行[1-2]。
基于上述背景,秦钠等[3]分析了中国高校学术期刊的现状与主要问题,以上海大学期刊社集约化建设为例,提出了运用集约化的理念指导期刊工作,提升集约化管理成效,提高团队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等建议;张维等[4]统计了高校医学期刊集群的情况,对其集群发展模式进行了多方面探索;王铮[5]根据国内外现有期刊群的相关资料,归纳了期刊群的存在形态及发展路径,提出不同刊群应设定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应注重保障平台、品牌、产品、服务等方面;张建军[6]分析了国内期刊群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期刊经营权、人事权、财务权、差异化竞争、品牌建设及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上述研究大多从期刊群整体的管理角度入手,对期刊集群的模式进行研究,较少对高校学术期刊集群的实践进行总结。因此本文以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的交通运输学科集群为例,对学术期刊学科集群化的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学术期刊刊群建设与集群化发展提供参考。
在分析高校学术期刊集群特点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目前期刊集群的其他几种形式。目前期刊的集群根据刊群管理主体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依托商业出版集团的集群,是指由出版单位/公司的统一管理、发行等形成的期刊集群;二是依托学会或协会出版的集群,即由各学科領域的学会或协会聚拢形成的期刊集群;三是依托网络服务平台的集群,是指以网络平台为载体聚集的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四是依托主管/主办单位的集群,其主要存在于我国的期刊主管主办单位体制下,这种集群形式依托主管/主办单位实行集约化管理,具有较好的学科品牌优势,办刊人员与经费相对充足,高校学术期刊集群就属于这种形式。
分析上述各类集群不难看出,高校学术期刊集群属于依托主管/主办单位集群的形式,具有科研实力强、人才资源充足、资金稳定可靠、专业性强的特点,大都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注重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属于学术期刊集群的一种重要形式,探究其建设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高校均向着集群化的办刊模式不断发展,尤其是国外已经形成了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为中心的规模化的学术期刊集群。下表从品牌优势、国际合作、集约管理、学科特色、科研服务、开放获取等多个发展方向,列举国内外高校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的现有路径。
在学术期刊的品牌运营与国际合作方面,国外高校期刊普及更广泛;在集约管理方面,国外的市场化进程较快;在学科专业化推广方面,国内外期刊集群均呈现出高校鲜明的学科特色;在科研服务方面,聚焦于小研究领域内的专业化期刊发展与推广特色更加鲜明;在开放获取方面,国外高校出版社制定了专门政策,学术内容的可见性和可发现性有制度保障,用户对学术内容的使用率较高,国内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尚处于探索阶段,更多通过与国外开放获取的机构合作而实现。
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以及“双一流”发展方向的指引下,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下文简称“期刊中心”)一直向着集群化的办刊模式转变,加强重点学科专业刊群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的285种期刊中,交通运输领域的专业期刊共有5种,其中有3种期刊都在期刊中心的管理下运营,期刊中心的交通运输学科刊群建设初见成效。下面以该刊群实践为例,总结多路径提升期刊学科集群化水平的经验。
(一)汇聚学者资源
期刊中心交通运输学科刊群通过相互扩充与推荐学者编委人才,实现了学者资源共享与交流。各期刊的编委、专家合作策划出版高影响力学术专刊/专栏、学科综述等,引领学术发展,打造精品期刊品牌。期刊中心的《中国公路学报》组织学者智库撰写了单篇长达10余万字的学科综述《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发表后2年内单篇被引达到123篇,在学科方向领域获得了良好反响与较高的学术认可度;通过汇聚学者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也吸纳了上述撰写学科综述的大部分专家,在短时间策划出版了《路面材料力学与数值仿真研究大综述》,大幅提高了专家团队组建的效率与准确性。
(二)共同对接高校与重大工程进行组稿
优质稿件是期刊发展的首要推力[7],为组约高水平论文,期刊中心围绕相关学科领域的高校与重大工程现场开展刊群联合走访:刊群深入同学科领域的高校,共同赴东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召开期刊推介会,共同向全国的各个学术共同体推荐期刊集群;同时刊群共赴南京第五大桥施工现场、蒙华铁路施工现场等,了解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和难点,进行更加贴近行业实际的组稿策划。通过对接高校与重大工程,刊群围绕学术热点、研究前沿、行业需求等,针对性邀约知名专家组织专刊专栏。
(三)孵化新刊
期刊的学科集群创造了培育孵化高质量新刊的摇篮[8]。期刊中心的《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等围绕交通运输学科策划出版论文,经过多年的积累汇聚了大量优质学术资源。以此为基础,2014年《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得以创办,2021年《道路工程学报(英文)》诞生。新创办的期刊以期刊中心交通运输学科刊群的优秀学者资源为背景,学习继承了刊群中资深期刊的办刊经验。在这种“老刊新刊互动”的集群效應带动下,《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2019年进入CSCD核心库,2021年进入ESCI与EI数据库,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以相当迅猛的速度获得成长。
(四)会议合作信息共享
在每年召开的学术会议、同行业会议中,交通运输学科刊群共同主办、协办会议,共同分析与吸纳办刊经验,实现了刊群会议合作信息的共享,共同提升了期刊集群的影响力与办刊能力[9-12]。例如,期刊中心的编辑部代表共同参加了全国路面材料力学与数值仿真研讨会、桥梁结构极端荷载与防护学术会议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在此基础上,《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版了“桥梁结构极端灾害防控技术与应用”专刊、《中国公路学报》出版了“路面材料力学与仿真”专刊,专刊内容均与会议内容一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内容质量建设
一是品牌建设,重视高校学术期刊群品牌的建设,在学科领域内实现学术引领能力,以内容质量为保障不断提升期刊群的学术价值[13-14]。二是凸出专业优势,相近学科领域的刊群可以通过同领域专家的互通互动,共同组织学者专家组约热点领域的专刊,刊发高影响力的文章,为行业贡献高水平的综述,提升整个期刊群的学术影响力。
(二)管理能力建设
一是制度方面,高校应整合资源,提升学术期刊集群化的深度与广度,出台相应的期刊管理制度,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从制度上保证刊群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管理方面,高校学术期刊集群内部管理应做到分工明确、互补互动,建立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期刊方阵,提升期刊集群的整体效率和影响力。三是人员政策方面,应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水平和积极性,吸纳一些合同聘用制的编辑人才或兼职的高水平编委人员,从源头上为期刊群的整体发展注入动力。
(三)融合发展建设
一是融入学术共同体,利用期刊集群的优势,共同进行学术走访、深入科研生产一线、参加学术会议等,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二是加强数字平台建设[15],期刊集群应顺应新媒体融合的趋势,探索网络首发、精准推送、增强出版等服务模式,顺应时代发展浪潮,助力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跨越式发展。
高校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不仅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打造特色鲜明的期刊集群,而且能聚拢资源,依靠优势学科提升刊群整体水平。在国家顶层政策的指引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撑下,学术期刊集群化建设面临机遇与挑战,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应汇聚学者资源、共同对接高校与重大工程进行组稿、积极孵化新刊、会议合作信息共享,从内容质量、管理能力、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入手,走创新型集群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唐名威.对我国专业领域科技期刊集群运营的认识和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198-201.
[2] 常晓玉,王秀玉,赵婷,等.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8):195-197.
[3] 秦钠,翁春敏.高校学术期刊集约化管理探析:以上海大学期刊社集约化建设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5(1):9-13.
[4] 张维,冷怀明,汪勤俭,等.医学期刊集群化发展模式和平台建设探究:以高校医学期刊为例[J].科技与出版,2022(9):76-85.
[5] 王铮.我国科技期刊刊群实现形态和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254-1260.
[6] 张建军.科技期刊群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873-875.
[7] 吴晶.学术期刊媒体深度融合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5):233-235.
[8] 张莹,白雨虹.新时代科技期刊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探讨:以Light品牌期刊集群为例[J].出版广角,2022(19):25-30.
[9] 曹婷婷,王瑞霞.期刊集群化发展现状与农业科技期刊集群化问题探究[J].科技传播,2023,15(3):25-28.
[10] 童颖丹,申海菊,李科.大数据时代医学期刊集群化建设路径[J].出版广角,2023(10):76-79.
[11] 罗小芬,于艳霞.地方性高校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初探:以广西高校科技期刊为例[J].新闻潮,2023(3):24-27.
[12] 毕永华,朱拴成,代艳玲,等.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建设探索实践[J].编辑学报,2023,35(2):179-182.
[13] 康荣,吴娜达,秦萃青,等.新信息技术下的科技期刊集群平台建设与实践[J].中国传媒科技,2023(4):45-48.
[14] 初景利,闫群.我国科技期刊集约化关键问题剖析[J].出版科学,2023,31(1):66-71.
[15] 李兰芳,魏玮.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54-56.
作者简介 刘佼,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芮海田,编审,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编辑出版与期刊管理。 王磊,编审,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马勇,副编审,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张伟伟,副编审,研究方向: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