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云,王一飞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063300)
近年来,由于不少养殖户缺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没有使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养殖,导致在养殖时引发多种传染病,损害其经济利益。分析提升生猪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前景是本文围绕生猪养殖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展开讨论的原因所在。
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为例,该地某养殖户引入了巴马香猪并进行精心培育使巴马香猪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水土与气候。该养殖户采用自然散养的方式,主要为其供应玉米、花生秧等自然种植粗纤维食物,保证饲料不含添加剂。科学的饲养方法让巴马香猪肉成为碱性食物,广受消费者喜爱,为该养殖户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入。由此可见,采用科学的生猪养殖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市场空白,实现增产增质的目的,带动当地养殖产业发展。
许多养殖户在进行生猪养殖时并未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排出的粪便等养殖场废弃物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多数养殖场并未购置环保设施,且没有重视雨污分流、沼气池改造等环保减排工作,难以适应向集体养殖模式的转变。为有效保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应设法提升生猪养殖技术水平,转向环境友好型发展,进而保证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该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有些养殖户进行生猪养殖时并未考虑到保护当地资源的问题,养殖流程毫无秩序性和科学性,流程混乱,严重影响了当地生猪的品质。由于缺乏科学化的养殖手段,养殖周期不断延长且猪肉品质不佳,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经济效益较低。为此,应该针对生猪品种进行改良,不但需要重视生猪养殖工作,还要重视种猪资源的推广和应用,保证生猪的良好生长,提升瘦肉的比例。生猪养殖户需要积极引进遗传改良技术并进行应用,利用优质的公畜科学结合不同生猪品种,产出性能优越的杂交品种,保证产出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保证生猪品种的优越性,推动生猪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1]。
过去的生猪养殖技术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且养殖周期较长,对于饲料的利用率不足,无法让养殖户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现可以利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技术来保障生猪品质,提升经济效益。比如,利用饲料加工技术、添加微生态制剂、养殖早期实施断奶分离等,从多种角度出发实施科学化养殖与管理,保证仔猪的健康生长,提升母猪的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保证养殖流程的科学性。生猪养殖户应该将管理内容重点放在饲料管控上,防止出现饲料污染或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养殖户可以将发酵类的玉米、麦麸等物质和益生菌物质与饲料相混合,提升生猪的营养吸收能力,实现饲料的合理利用。需要注意的是,严禁将抗生素与饲料混合,如果养殖户购买的饲料中并不含益生菌可自行添加粉质益生菌。规模正常的养殖场在喂养仔猪和肉猪时多选择颗粒饲料进行大量喂养。养殖户可按照10%的标准混合饲料与益生菌产品,合理搭配饲料,并做好饲料的储存工作,保证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防止饲料出现霉变。为了防止生猪接触到被污染后的水源,必须要选择酸碱度适中的饮用水喂养生猪。养殖户需要向生猪供应充足的、健康的饮水,满足生猪生长的水分需求。严冬季节气温较低,必须合理调试水温后再投喂,严禁向生猪投喂带有冰碴的凉水防止其出现应激反应。除此之外,生猪养殖户应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将过去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思想逐渐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存的正确思想,减少生态污染,转变养殖模式,合理配置资源,在提升猪肉质量的同时减少养殖成本[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改善传统生产模式的不足,增强生猪品质。养殖户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增强养殖效益,对生猪进行有效监管。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控生猪的生长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比如,养殖户可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对生猪进行全方位自动监控,养殖户无需频繁进出养殖场就能完全掌握生猪的生产状况和健康状况。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适当调控生猪的生长环境温度,可以依据监控到的信息数据及时调整养殖环境,保障生猪的健康成长。利用大数据技术来采集、整合各项养殖信息数据,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可以有效指导养殖户调整养殖流程存在的问题,使其符合生猪的生长规律。
要想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必须要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工作。首先,饲养场地应该与交通主干线保持1 km 以上的距离并远离住宅区和风景区,配置好相关的水电设施。传统的生猪养殖模式因缺少科学化的管理理念致使许多养殖户忽视了环境管理工作,养殖的生猪发育情况不良且容易引发不同传染病。针对这一问题,养殖户应该合理控制养殖环境,实现生态化养殖需要规划环境建设规模,保证科学建设圈舍,并按照其功能性进行合理划分。养殖户必须要重视养殖环境的调控工作,以保证给每头猪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从而提高猪肉品质。此外,必须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为防止生猪患病,养殖户应该每天清理圈舍,做好消毒工作和换气通风工作,保证圈舍可以接收到充足的阳光,防止细菌滋生,保证圈舍的干净整洁。养殖户可以对饮水系统进行改造,设置饮水分流装置,使用碗状饮水机替换鸭嘴饮水器,将溢出水源引入雨水沟渠,将生猪尿水引入化粪池和沼气池。同时可对污水处理系统和沼气池进行改良,进行雨污分流设计,减少污水排放量。应按照生猪数量设计沼气池数量,保证每个沼气池与两个储液池配套设置,实现污水的分级过滤。这样可以将微生物排入沼气池以提升沼气产量,排入化粪池提升分解速度,还可以定期在储液池中添加微生物以净化水源,防止出现恶臭。对于排泄的猪粪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粪便技术进行发酵处理。如果提前进行了猪粪的固液分离工作,就可以直接实施发酵工作。一般发酵1 d 之后粪便内温度就能达到70℃以上,通常需要10 d 完成发酵。对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不但可以消灭粪便中携带的病菌和寄生虫,还可以减少重金属含量,对粪便实行回收循环利用。如果并未在养殖区域设置沼气池,则可以使用离子发酵技术进行处理[3]。
为保证生猪品质必须重视疫病防控工作,防止引发流行性传染病。养殖户需按照标准规定为生猪接种疫苗,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应遵守国家集中接种重大疫病免疫疫苗的要求在春季和秋季集中进行免疫疫苗接种,使免疫密度达标以提升生猪免疫力和抗病力。切不可随意用药,这样不但不能够科学控制疫病,还容易让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因为生猪的养殖环境较为集中,许多猪群聚集在一起,一个染病就会在猪群中流行,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养殖户需要实时监测生猪动态,一旦发现有染病生猪应立刻将其隔离防止传染其他健康猪群。除此之外,还要合理用药防控疫病,切不可大量用药,在进行化学药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使用量,绝不可影响到生猪的健康生长。当地兽医应该深入养殖区域进行调查,掌握不同季节的疾病特点,按照流行疫病的发病时间来制定免疫方案,对养殖户进行疫苗选用指导和疫苗接种指导,此外,还要重视抗体水平监测工作以便掌握猪群的抗体变化情况。
按照目前的环境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将成为生猪养殖业的必然趋势。传统的粗放养殖对先进技术的要求比较低且资金投入较少难以保证生猪质量,在此背景下,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应运而生。根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实施规模化养殖的养猪场已达60%左右,进行规模化养殖可以保证养殖及管理流程的规范性,保证猪肉的品质与安全。以河北省唐山市某牧业公司为例,作为集约化养殖项目代表,该公司集合了唐山市养殖领域的丰富经验与成果,猪舍采取集约化管理,集中净化、集中饲喂,最大限度隔绝病菌,同时采用水循环、先进喷淋等技术实现了零排放。将母猪和育肥猪分开饲养,在公司与农场主间签订代养合同,农户依照合同缴纳保证金委托农场主代养商品猪。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当地300 余户农民养殖致富,不但有效改善了当地生猪和猪肉的品质,同时还推动了当地生猪养殖产业的升级。目前已有许多农村地区都建立了养猪合作社,随着专业化养殖合作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将会呈现出越发明显的集约化与产业化趋势,有效推动生猪养殖行业市场的发展[4]。
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生猪养殖业应向环境友好型方向持续发展。在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指数的同时提升生猪的市场价格竞争优势,以保证生猪养殖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养殖户必须遵循生态化理念,合理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来转变生猪养殖模式和管理模式,使其符合绿色生态发展需求,可以对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以节省养殖成本,提升猪肉质量安全。同时可以构建完整的食物链,通过低碳化处理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量,进而实现立体化养殖。可同时将饲料作为生物链底端,引入其他生物以完善整个生物链。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许多行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先进的机械设施扩大了行业市场。生猪养殖户如果依然采用过去的养殖方式和管理办法无法完全满足市场变化需求。因此,为节约生猪养殖投入成本,增加经济收入,许多大型养殖场都配备了自动喂养设施、全自动清理粪便设施以及自动消毒设施,可以有效满足生猪养殖业发展需求。同时,因为过去的养殖场通常采用人工统计数据的方式,不但容易出现失误,且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统计效率低下,要想有效提升养殖场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及运算处理效率,必须要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广泛应用,利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来构建“智慧云养猪平台”及“互联网科学养殖平台”,使养殖模式转为精细化,管理模式转为信息化,更加有利于开展防疫监测和养殖管理工作。以河北唐山市为例,该市某养殖场的负责人在猪舍安装了自动温控设施,让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18℃~26℃,除此之外,还配有全自动杀菌消毒系统、定位栏、料塔输送、实时监控系统等多项智能设施和系统,被当作唐山市生猪养殖精细管理的样本,不但保证了生物安全性,还推动了当地养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猪养殖业能够与信息化技术和机械化设备相结合,实现全流程实时监管。从生产、养殖、贩卖、运送、屠宰加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出发实施规范化管理,以保证猪肉品质安全[5]。
未来在进行生猪养殖时还需要将种养和放养相结合,为生猪生长提供自然生态环境。过去通常将生猪关在人工环境中进行喂养,由于人工创设的环境空间狭窄,容易限制生猪的自由活动,继而限制其肌肉的生长,影响口感。为此可在养殖时将自然放养和种养相结合,让生猪自由活动以促进肌肉纤维的生长。让其自由捕获食物,其排泄物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优质养料以实现生态平衡。除此之外,对于生猪粪便等废弃物可以利用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处理后的沼液可作为农家有机肥在农田施用,不但可以防止环境污染还可以保证农作物的长势,可谓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要想顺应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实现绿色、生态化养殖必须要改善生猪养殖技术。养殖户需要积极引进科学养殖技术,不但需要重视经济效益还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市场和技术优势推动生猪养殖业的信息化、生态化和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