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3-09-10 23:57:48何细妹
名师在线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驱动历史

文/何细妹

引 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要求教师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历史教学主体,立足学生学习、认识历史的特点,创设多样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积极性,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实践方式,是践行《课程标准》的重要“工具”。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将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计为一项项任务,依据教学需要,不断呈现、评价任务,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内容,顺其自然发展相关能力[1]。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三大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主线。教师有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历史教学,不但可以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历史教学的主体,还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增强历史学习效果。鉴于此,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生本教育理念,依托日常教学,以设计任务、呈现任务和评价任务为重点,着力探究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策略。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例,教师可如此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研读教材,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方法。设计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第一步。《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教,即在教学前,教师要研读内容,了解具体内容,联系学生学情,加工教材,保证教学内容契合教学需要,切实夯实课堂教学基础[2]。实际上,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加工教材内容的过程,正是教师设计相关任务的过程。所以,在初中历史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联系学生学情,设计相关任务,做好课堂教学准备。

“宋代经济的发展”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九课内容。在参与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北宋的政治”“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了解了宋代的相关历史,感受到了宋代的“积贫积弱”。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听说过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此谚语是对宋代经济发展的高度概括。所以,不少学生会产生如此认知冲突:“宋代给人的感觉是积贫积弱,为什么其经济会有新发展呢?其经济发展情况到底如何?”本节课恰好从三方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介绍了宋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便于学生解决认知冲突,丰富对宋代历史的认知。同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者关系密切,如农业和手工业推动了商业发展,使南宋经济重心南移。通过如此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教师便可将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表现及经济重心南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同时,教师可结合重难点内容,设计四项任务:任务一,总结宋代农业发展表现;任务二,总结宋代手工业发展表现;任务三,总结宋代商业繁荣表现;任务四,总结宋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的原因。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四项任务,提出其他任务,驱动学生多样探究。如此设计出的任务,不但高度概括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契合学生学情,便于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建构历史认知,还指明了历史课堂教学方向,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针对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呈现任务,驱动探究

呈现任务是历史任务驱动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探究历史内容的重要途径。历史任务驱动教学由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构成。对此,教师可以这三个阶段为立足点,呈现任务,创设不同的探究活动,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一)课前:呈现任务,前置课堂

课前是历史任务驱动教学不可或缺的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的起点。《课程标准》提倡颠覆传统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前置课堂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方式,而呈现任务是前置课堂的“法宝”。所以,在历史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前阶段为立足点,提出相关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初步认知,做好课堂探究准备。

例如,在“宋代经济的发展”任务驱动教学前,教师通过研读教材,结合学生学情,设计了四项任务。其中,前三项任务是学生探究任务四的基础,也就是说,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发展情况,是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探究第四项任务的基础。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前三项任务为基础,设计课前探究任务:查找资料,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发展情况。在呈现任务的同时,教师可以将全体学生分为三组:农业组、手工业组和商业组。之后,教师立足分组情况,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编创历史情景剧。实践证明,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利用多样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初步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同时,学生也能结合收集的信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灵活应用相关内容,编创课本剧,并扮演角色,生动展现具体信息。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对宋代经济发展情况的认知,同时感受到了历史学习的乐趣。

(二)课中:情境表演,走进课堂

走进课堂是学生深入探究历史内容的关键。《课程标准》指明了教学情境之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究。情境类型多种多样,如生活情境、角色情境等,均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探究。所以,在实施历史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要依据教学需要,创设适宜情境,驱动学生积极体验。

在“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之前,教师设计了编创历史情景剧任务。在此任务的作用下,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尤其自主练习表演,做好了课堂学习准备。立足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表演舞台,使学生积极体验。同时,教师可以立足角色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内容。比如,在课堂上,教师选择商业组表演情景剧。在表演的过程中,第三组全体成员通力合作,分饰表妹、表姐、舅舅等角色,形象演绎“导游”场景。在此场景中,表姐带着表妹逛集市,向表妹介绍相关内容,如“我们现在有早市和夜市。不像之前,只能‘日中而市’。”“我们乡镇也有卖东西的地方,将其称作‘草市’。”等。其他学生认真观看,自然而然地了解了宋代的商业经济发展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表演内容,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提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立足于此,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展现《清明上河图》,并向学生布置任务:“请大家观看《清明上河图》,圈出能代表早市、夜市和草市的内容。”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认真读图,发现了相关内容,如广告灯箱、路边摊贩等,增强了对宋代市镇发展情况的认知。立足于此,教师继续提出任务:“请和小组成员合作交流,总结宋代的市镇发展情况。”在提出任务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自觉走进历史教材,回顾情境表演内容,总结宋代市镇发展情况。然后,教师选择商业组中的一名学生进行介绍。在该学生介绍的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其他组成员认真倾听,发现不足,提出完善建议。最后,教师要立足学生的探究情况,总结宋代市镇发展的表现,帮助学生增强认知。如此做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展示任务成果的机会,增强历史学习满足感,还能使学生扎实掌握历史知识。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体验情境表演活动,锻炼表演能力、历史探究能力等。

(三)课后:梳理总结,完善认知

建构完善认知是学生参与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学生增强历史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参与历史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探究任务,展示任务成果,逐步建构历史认知,为梳理总结历史内容提供了便利。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任务探究情况,及时梳理总结,驱动学生回顾课堂所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四项任务,了解了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宋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的原因。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提出任务:“在这节课上,相信大家通过不断完成任务,了解了宋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下面,请大家回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建立思维导图:第一,展现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及原因;第二,展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具体原因。”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觉回顾课堂所学,梳理知识点,建立思维导图。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课堂,了解具体情况。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展示活动,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呈现思维导图作品,介绍历史内容。在学生介绍时,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如从秦汉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在师生的通力合作下,学生完善了历史认知,加深了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同时,部分学生也因此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梳理总结能力,提高了历史学习水平。

三、把握时机,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助推学生发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将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始终。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正是教师应用教学评价的过程。评价任务分为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一)生生互评

生生互评是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学评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互动,了解彼此情况,为生生互评提供了便利。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可呈现任务,驱动学生合作探究。此时,教师可以顺势组织生生互评,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宋代的经济发展”任务驱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前三项任务,创设历史情境表演活动。在创设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学生合作时,教师可提出互评任务:“请关注彼此,了解组员是否参与了此次学习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有哪些良好表现,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一方面端正自身态度,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一方面关注他人,了解他人学习情况。实践证明,部分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对比自己和他人,发现自身不足。同时,部分学生会为组员提出建议,助力组员查漏补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合作表演活动,同时对未参加表演的学生提出任务:“请认真观看表演,评判‘演员’们是否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表情动作是否灵活;是否展现了相关历史知识点,展现了哪些历史知识点;表演内容是否符合历史实际。”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细心观看表演,并从不同角度评价他人。同时,学生在细心观看的过程中,还能够自然而然地建构历史认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历史任务驱动教学重要的评价方式,包括即时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师要依据教学情况,选用适宜的教学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助力学生深入探究,获得发展。

在“宋代的经济发展”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小组情境表演情况,向学生提出系列问题,使学生探究相关内容。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展示活动,鼓励学生解答问题。在学生解答时,教师要赞赏学生的良好表现,同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由此,学生在教师的赞赏下,便会建立自信心,提高历史学习积极性。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有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的同时,逐步掌握历史知识,锻炼相关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生本教育理念,研读教材,结合学生学情,设计系列任务,并依据教学需要,立足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灵活呈现不同任务,创设多样探究活动,并融入教学评价,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建构历史认知,锻炼多样能力,切实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驱动历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