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生丽
在幼儿阶段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幼儿思想道德意识形成的初期,将爱国主义思想深刻烙印在幼儿心中,从而完成对幼儿思想认知的正确引导。笔者结合多年幼儿教育实践经验,就如何完善幼儿阶段爱国主义情怀教育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广大幼儿教师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
幼儿阶段国家观教育是指通过多种方式来让幼儿形成“国家”的概念,如认识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了解国家的民族构成、地理环境等,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向幼儿传授正确的国家观念,从而唤醒幼儿的民族意识和国家向心力。如果说幼儿阶段国家观教育较为具体,那么幼儿阶段的国情教育则更有深度。在国情教育中,教师需要向幼儿就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说明,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忧患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让幼儿对我国国情有一个简单客观的认识[1]。
基于幼儿思想认知不够成熟的特性,实例教育更容易被幼儿理解,也更容易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幼儿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通过实例的方式展示给幼儿,如介绍我国最新的科研成果,展示我国在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上的突出成就,并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将这些突出成就与幼儿日常生活进行关联,提升幼儿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教师通过成就实例展示,可以有效激发并培养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让幼儿从小就树立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提升幼儿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
首先,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法律认知,明确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幼儿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如简单的交通安全法、消防安全法等[2]。其次,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我国经济、文化、民族心理、人口素质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幼儿阶段实施国防教育的目的就是增强幼儿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让幼儿从小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了解和学习历史有助于幼儿更好地了解自身民族的优秀品质,从而有利于幼儿产生更为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在幼儿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需要将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内容穿插其中,通过历史的精彩演绎,将民族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及现代化社会主义发展内涵进行串联,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到当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升幼儿的历史责任感。此外,在历史文化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谦恭礼让、尊师重道、礼义廉耻、仁爱孝悌、尊老爱幼、精忠报国等,要知道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得以历经万千磨难而长久不衰的根本,也只有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这些内容,才能更好地完成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很多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幼儿自身认知能力有限,难以准确理解抽象的爱国主义内容,而幼儿园单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形式大于意义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幼儿建立完善的爱国主义认识,并且很容易降低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受传统应试教学理念影响较为深远,过于重视教育的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在实际教学中的学习感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习惯性地进行理论概念的堆砌,缺少激发幼儿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的举措,导致师生之间难以形成有效互动,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
现阶段很多幼儿园都在尝试将爱国主义教育引入日常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让幼儿认识和理解了部分爱国主义知识,但并没能让幼儿形成牢固的爱国主义认知,难以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一是受幼儿自身缺乏长效专注力的影响,在缺乏有效刺激的情况下,幼儿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干扰,难以真正地将爱国主义思维贯彻到日常生活中[3]。二是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很多幼儿园的爱国主义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例如,幼儿认识国旗、国徽,但并不理解它们所代表的深层次含义,自然也不能对祖国产生深厚的情感。三是缺乏爱国主义教育大环境。在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盛行,幼儿在幼儿园中学习到的爱国主义内容与社会环境中反映出的现象相互矛盾,这对爱国主义教育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幼儿教师自身素养直接决定了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自身的爱国主义素养不足是影响幼儿爱国主义情怀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本身对爱国主义教育不够重视,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行为,也不够关注国家的时事政治。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一些教师本身并非科班出身,在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并不能很好地将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内涵融入幼儿日常教学中,最终导致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4]。
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要想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和技巧。教师只有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才能真正让幼儿形成爱国主义思维。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和教师缺乏对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方法的深入研究,依旧以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为核心进行教学,不仅没能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上也表现得过于刻板,并没能很好地将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与幼儿日常学习和生活相关联,降低了幼儿阶段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有效性。
依照我国现代化教学理念相关要求,在幼儿阶段实施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对幼儿个体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和教师需要正视以往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幼儿阶段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提升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5]。
幼儿阶段爱国主义教育难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幼儿园和社会对其的认识不足,因此,幼儿园、教师、家长及社会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关注度,加大相关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幼儿园和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根据幼儿自身成长特点,减少抽象概念的灌输,更多地从日常生活实际中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爱国主义教育日常化、生活化,以此来更好地规范幼儿的行为认知。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参与到幼儿爱国主义教育中,强化家庭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影响,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与学校教育一同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为了更好地在幼儿阶段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幼儿园和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对应的教育原则。第一,遵循针对性原则。教师需要正视幼儿缺乏完整的自我认知、思维方式简单、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明显不足等特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兴趣特点及道德发展水平和心理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提高幼儿情感、认知等综合能力[6]。第二,教学要有层次性。爱国主义教育本身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且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为了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需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分层教学,从基础教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层次化教学。例如,小班的幼儿可以进行基础的国旗、国徽、国歌的认知教学,先让幼儿知道表示“国家”的具体实物。而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则可以从情感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第三,渗透性原则。幼儿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专门的课程教学,而是要将其渗透到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为幼儿营造一个时刻发挥作用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因此,幼儿园需要完善校园环境建设,在幼儿经常活动的区域增加爱国主义元素的装饰。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结合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经验,幼儿阶段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实践教育法。基于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爱国主义实践活动,重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以此来提升幼儿对爱国主义理念的认识。例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幼儿参观革命纪念馆、著名历史文化景点等,或是带领幼儿到周边的敬老院、居民社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实际的国情、民情。二是情境教学法。虽然幼儿自身的抽象理解能力非常有限,但其对情感是非常敏感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为幼儿创设合适的爱国主义教育情境,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向幼儿传输更多的信息,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优化爱国主义教育。例如,组织幼儿观看爱国主义宣传影片,在课内讲述一些经典的革命英雄故事,引导幼儿创作爱国主题的绘画、手工等。
在幼儿教育阶段,仅靠幼儿园和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中,以此来构建更为完善的幼儿爱国主义教育体系。首先,要全面加强幼儿园、社区爱国主义文化建设。社区和幼儿园可通过张贴爱国主题的宣传海报,悬挂爱国主题标志、标语,播放爱国主义情怀歌曲等方式,营造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以此来发挥社会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环境影响作用。其次,教师需要深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不断学习和了解爱国主义核心内涵,积极学习和整理相关资料,将爱国主义内容与各学科教学相融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及时解决幼儿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最后,要积极构建社会、幼儿园、家庭三合一教育体系,将三者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节省教育时间,提高教育质量,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的爱国主义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在幼儿阶段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儿园和教师应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遵循爱国主义教育原则,根据幼儿思维认知和学习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并通过构建社会、幼儿园、家庭联动的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幼儿爱国主义教育质量,为幼儿未来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