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勋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延边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民族特色的东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将家乡的民俗文化融入职业教育中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向。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文化素养较低的职业院校大学生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更是弘扬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主阵地,其开设意义和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来说,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色彩的丰富性是其重要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民族文化与自身特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为了全面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笔者对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教学改革做了现状调查。
“大学语文”课程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经典、弘扬文化、增强学生爱国情怀的重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对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而言,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培养“劳动模范”的必然要求,对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语文课程”也是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课程。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重视,学生逐步产生重视专业课程学习,忽视基础课程的学习的状况,“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和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意义和重要性逐渐被淡化。
本研究主要采取电子问卷调查法对延边职业技术学院948 名大一在校学生和“大学语文”一线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展开调研。本次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发放电子版调查问卷,学生版调查问卷共计回收893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教师版调查问卷发放6 份,回收6 份有效问卷。学生版调查问卷总计覆盖30 道题,如对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了解、职业院校学生对“大学语文”这一基础课程的学习态度及了解,学生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看法、学生心中对教学方式的态度及对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学生对延边民俗文化的了解状况及对延边民俗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堂的态度等方面[3]。教师版调查问卷总计包含12 道题,侧重于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定位、授课方式、教材及教师对“大学语文”的认知等方面,问卷包含单选及多选两种题型,进而最终得到的数据结果不一定是100%。
第一,延边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语文”课程及师资构成的基本情况。延边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有七个大系,“大学语文”是学院的必修课之一。大一学生有948 人。本课题选取装备制造与智能控制系的大一学生进行试点,共计149 人,占总人数的16%,开展试点教学,其余系部班级进行正常授课。
对实施延边民俗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试点班及非试点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发放948 份,实际回收893 份,回收率94%。
学院有6 位语文教师全部兼任应用文写作课程,对延边民俗特色文化深入收集并探究,但将其与“大学语文”课程有效融合欠缺,而且现阶段学院学生对传统文化、延边地区民俗特色文化知之甚微。如何结合学院学生人文素养基础和特点融入延边朝鲜族民俗特色文化教育,从而促进民族团结教育,是开展本课题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对学院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估这一题目,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有78%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语文能力、文学素养一般,12%的学生选择要提高语文能力。然而在对一线语文教师的调查问卷的数据中,有83%的教师认为目前学院的学生语文素养较低,需要不断提高,仅1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一般。这与学生的调研数据呈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在学生急需提高的能力这一选题中,30%的学生选择了最想提高写作能力,20%学生选择了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21%的学生选择了想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18%的学生选择了想提升口头表达能力,还有11%的学生选择了要提升文化传承能力,各提升的能力占比较相近。还有部分学生进行了多项选择,认为自己需要多方面进行提升,才能更好地实现从学生到就业的蜕变,他们认为自己的多项语文能力都存在短板。
第三,对“大学语文”教材的态度。通过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学院21%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随着专业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课本;35%的学生认为学校可以选择相同统一的教材,但根据专业的不同,教材的侧重点应发生相应的变化;25%的学生认为对于“大学语文”这一课程,学校应统一教材,也可以体现出学校教育教学的公平性;有19%的学生则是无所谓的态度,认为选择什么样的教材与自己无关。而一线大学语文教师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相对来说较一致,83%的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教材应统一,但侧重点应根据专业的不同,人才培养方向的不同而相应变化,为培养又专又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文化基础;有17%的教师认为学校应该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内容,以免出现成绩的偏差,保证教育的公平性。而在问到对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中融入延边民俗文化的看法,85%的学生表示赞同,9%的学生表示不太赞同,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没有人表示反对态度。
第四,对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及模式的态度。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模式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学生更倾向于小组讨论式的课堂模式,32%的学生倾向于专题讲座式,27%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按教材内容顺序的传统课堂模式,仅有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对一线教师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71%的教师选择按教材内容顺序讲授,大部分教师还未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还没有走在时代前列,依然倾向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也是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相对滞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有11%的教师选择“专题讲座式”教学方式,认为这样的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的记忆及学习;13%的教师则倾向于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认为更有利于学生的专注度,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实现“教”与“学”的转换;有5%的教师选择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式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延边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及认知进行调研时,6%的学生选择一般了解,93%的学生选择不了解,仅有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
延边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连续五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是全国30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及红色文化,至今仍影响着本区域的发展。作为延吉市内的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的职业院校,不仅承担了输送高素质科技技能型人才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任,更是本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重要媒介。通过“大学语文”课程,使广大延边职业院校学子感受延边文化魅力,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是每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使命。
第五,对“大学语文”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意义的看法。有63%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的学习“有时候”能在生活中发挥作用,便于人际交流,10%的学生选择“经常能”发挥作用;在对工作的意义选择时,46%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关系”,47%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对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很大”,44%的学生选择“有作用但不大”。由此可见,本学院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大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忽视了“大学语文”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基石作用。
第六,对学生是否希望将延边民俗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调查。为了进行研究,有必要对非试点班级进行相关调查,为研究的数据分析和对比提供支撑。经研究调查,非试点班级的“大学语文”课程以传统授课模式为主,日常教学以教材讲授为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对语文内容知识掌握欠缺。承担非试点班级“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有二十年以上的教龄,教学经验丰富,但对延边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兴趣不大。
经过对799 名非试点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9%的非试点班级学生希望教师丰富课堂内容,将延边民俗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甚至有部分学生羡慕试点班级开展的“大学语文”教学试点,只有2%的学生不希望“大学语文”课程与民俗文化相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学生认为传统课堂能让他们玩得高兴,一旦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有可能打扰了他们上课玩手机。二是学生担心开展新模式、内容丰富的“大学语文”教学,可能会增加作业,占用他们的课余时间。三是学生认为传统“大学语文”课堂也能学到知识,并不需要民俗文化的融入。这些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试点开展的“大学语文”课堂,凭主观判断均可理解。
第七,对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调查。在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一线教师群体中开展对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调查,其中有55%的教师选择“大学语文”课程应发挥其三位一体的作用;有35%的语文教师则选择“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突出其人文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区分于应试阶段的语文课程;3%的教师认为其更侧重于基础性;7%的教师则认为其更体现出工具性。
第一,对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认识不足。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支撑。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疆,受区域交通等因素制约,城市发展相对缓慢,这凸显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着眼于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坚持专业建设为经济发展服务,承担起为本地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4]。职业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因此,“育人”与“教书”同等重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企业对专业人才高度重视,使学生逐步产生重视专业课程,忽视基础课程学习的状况。
第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不够深入细致。在调查过程中,教师均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而如何上好“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如何进行课程改革,采取怎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及方法,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积极影响;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如何进行,如何体现民族地区的特色,如何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有所区别;如何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兴趣,有效地使高职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怀,是本学院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调查中,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问题,68%的学生选择其对自己帮助更大,而教师均认为其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学生的助力最大。13%的学生表示很喜欢“大学语文”课程,61%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26%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传统模式的“大学语文”课程。在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认识不足,但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多方面能力需要提升,且希望能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但对教师教学方式及模式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多呈现教学方式单一、融合路径单一、对延边地区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挖掘与应用不足、对教育教学改革认识不足等情况,也掣肘着其发展。
对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更愿意接受形式新颖、课堂内容充实的“大学语文”课程,不喜欢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单一的讲授式课堂模式,体现出新时代学生对课堂改革的迫切需求,但学生又受到长期的低效率学习习惯的影响及语文素养较低的现实因素挚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自主学习。而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授人以渔。同一内容的调查中,71%的教师选择了按教材内容顺序讲授,更体现了他们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不够深入细致、未真正树立正确教学目标。“大学语文”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也不是简单的思维演绎,更不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语言文字应用的表象,而是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践行其对职业院校学生优秀品格养成的引导意义。
现阶段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不断赶追时代需求,及时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及理念,走在时代前沿、专业前沿,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方式及手段,进行课堂革命。打造高效课堂,不仅要注重教育结果,更要注重教育过程。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教与学的转化,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效地进行转化。
第一,教师应切实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增加对地区民俗文化的深入学习意识,要对民俗文化与“大学语文”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有正确认识,也要正确认识学院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学习能力,不要让先入为主的思想误导对知识讲解的方式,因此,更新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丰富课堂内容要有逐步推动、逐渐适应的过程。
第二,教师要合理选取教学模式。国内目前开展的各类教学模式都是经过长期研究实践后推广的,适合各类院校合理选择、适宜开展。经过实践验证,课赛结合、提问式、小组式教学模式均适用于学院“大学语文”教学,而且符合学院实际,但并不是说只适用这几种方式。不同的教学模式自有其特点,只有灵活运用才是适宜的。因此,教师开展民俗文化与“大学语文”课堂相融合的教学研究时,应尽可能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要办人民满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的学校,就要满足时代需求,不断革新;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正确价值观、有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就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大学语文”课程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更应该重视其发展,正视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纠正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增加语文教学的创新性、趣味性,注重语文课程的特色化发展及时效性的提升,打造学生更热爱的“大学语文”课堂,进而推动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升学生工作、生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