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峰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与积淀。有效的古诗词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书,还在于育人。所以,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精神,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诗词内容直观展现在学生眼前,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1]。
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并不是培养诗人,而是让学生接触古诗文,接触中华文化,感受古代贤人的精神、情怀、思想、灵魂与感悟,学习语言,积淀文化。除了课堂上最基本的古诗词教学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开展一系列与古诗词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想象、创新,学会触类旁通,实现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例如,高年级的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也有了小创作的能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开展“诗词知识大比拼”的活动,开展改诗词、创新写诗词、用名句与人交流等等活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争当小诗人,在活动中露一手。这样不仅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多彩,还让他们兴趣盎然,自觉融入到活动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创新创造,体悟古诗词特有的艺术魅力。再例如,开展古诗经典朗诵活动。朗诵是学生学习诗词的第一步,更是了解诗歌精髓与作者形成心灵共鸣的重要步骤。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下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根据诗歌的风格自行选择配乐。在活动开展中,通过个人朗诵、合作朗诵等方式展示学生的古诗朗诵成果。以此活动为平台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感触能力,让他们在古诗展示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收获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又例如,教师可在班级中举行诗词交流大会,让学生在课下积累一定的优秀古诗词,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这些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然后在诗词交流会上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的学诗方法、读诗技巧以及积累古诗的心得体会。以此活动为平台,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中积累运用。
古诗词的美在于它的意境美。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景象所形成的和谐境界。在新课改背景下展开古诗词教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意境,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在意境中发现美,体会作者那含蓄而又丰富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诗词理解,收获古诗词的学习能力。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深远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教学支架,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进入古诗词教学情境,形成对所学古诗词知识的意义建构,最终实现能力提升。
例如,在《如梦令》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李清照游玩时景色的意境美,教师可为学生搭建补白支架,将诗人写诗时留下的想象空间再现出来,还原李清照游玩过程中发生的意外。在教学时,教师可抓住诗词中的“误”这个字,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倘若自己是诗人,在游玩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意外呢?然后让学生展开畅想,在班级中畅所欲言。通过补白,让学生将自己当做诗人进行想象。同时,这一补白也让学生抓住“误”这一词,不断创造意境,在层层的抽丝剥茧中想象、理解与感悟,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诗人生活的时代,感受了诗的意境美,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刘禹锡的《望洞庭》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诗词中的“山水翠”“一青螺”等景物,为学生创设想象支架,让学生结合这些景物,想象这些意境中景物与生活的共通点,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出示月亮高挂在夜空湖面上,一丝风也没有的景象,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的和谐画面。这样一来,洞庭湖的景象映入在脑海,学生对诗词中的意境理解更加深刻,在细细品味诗词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中审美情趣能够得到提升,思路也能够更加开阔[2]。又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任务单,为学生创设问题支架:九月九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呢?这一天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这一节日有哪些习俗?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一下你对诗歌中诗意的认知。问题支架有助于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梳理脉络,增强古诗词的理解,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从部编版教材的编排来看,已经出现了群组的发展趋势。而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也包含着多种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意境深远,简单生动。为了满足当代信息社会中学生高效生活和学习的需求,教师可巧妙借用“1 +X”教学,加强诗文的统合,重构诗词教学结构,让学生通过全新的视角和脉络进行古诗词学习,实现多元化悟意,提升古诗词学习的效果。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三次群阅读:第一次,教师为学生设计预习任务单,让学生根据预习任务单掌握黄鹤楼的具体位置;探索诗词名称中的“黄鹤楼”地点这一词语是否可以去掉,并阐述其原因;研究李白送别诗与其他送别诗的区别。第二次,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师生共同进行全诗阅读的交流,首先要求学生自己朗读诗词,了解诗文的大意,并且阐述自己的读诗体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分析交流黄鹤楼从题目中是否可以去掉,最后进行全班汇总,教师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第三次,为了让学生对诗文大意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要对本次的古诗词教学进行拓展,引导学生阅读《赠汪伦》《别董大》《山中送别》《送友人》《送元二使西安》《芙蓉楼送辛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送别诗,体会送别诗的表达方式。
古诗词是传统的文学样式。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传统文学在语文学科中的分量。为了将这一传统的文学样式更好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获取、加工、处理信息,把握古诗词,积累古诗词,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将传统文学样式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与有利的学习工具中优化学习成果,在美好的意境中去阅读、去探索、去质疑、去领会、去品味、去感受、去学习、去提升。例如,在《枫桥夜泊》这首古诗词的教学中,当学生还没有走进教室时,教师便可以打开班级中的电子屏幕,播放已经准备好了的课件,让学生在强烈的文化氛围感染下产生学古诗的强烈愿望;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播放古筝乐曲《送别》,将清幽的旋律与诗意相协调,拨动学生心弦,唤起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在深情古老的乐曲中与诗仙李白一同和老友拥抱、握手、饮酒,形成情感共鸣。再例如,教学《长征》这首诗时,教师可运用色彩和画面,再现诗歌的意境,为学生播放长征途中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就能够看到1934 年红军为了保存革命队伍的实力,粉碎国民党反为反动派的围剿,在长征途中翻五岭,突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经历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完成25000 里长征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在震撼人心的画面中领略中国工农红军的豪迈气概,体会革命先辈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教师还要巧妙地借助微课,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古诗词内容。例如,在教学完《己亥杂诗》这首爱国诗词之后,教师可借助微课延伸课堂,以著名的爱国诗为主题,设计微课内容,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碎片化的时间和空间内也能更好地接触古诗词,了解古诗词中的爱国之情、爱国之意[3]。
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学科教学的本质目标所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也不例外。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借助教学这一平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语言积累的基础上实现语言的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开展让学生朗读古诗、创编古诗的活动。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诗词教学同是如此。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与相关的思维活动是分不开的,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巧妙设计问题支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让学生在表达、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任何一首古诗都是有意境的,都是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借助意境,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在认识美中鉴赏美,在鉴赏美中创造美。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精粹,更是我国文化瑰宝中璀璨的明珠。每首古诗中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所以,教师要巧妙借助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文化品位,提升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现代科学手段的运用,提升教学效率。现代化信息技术集声、像、色等为一体,在古诗词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使古诗更具趣味性与实用性。为了让古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现代化教学设备作为重要工具,让古诗词教学更具生动性、趣味性,通过图片或音乐的形式,帮助学生构筑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古诗词画面,体会古诗词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4]。
新课改的核心在于以生为本,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智慧课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积极落实新课改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思想,让教学全面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进行,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建构,主动获取,获得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新课改指出,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个主体在课堂活动中,各自发挥价值。要想获得理想化的教学成果,教师就应该积极打造互动型的多边课堂,让师生能够积极互动,让生生之间能够合作探究,从而让每个学生在这样的多边活动中自觉融入,自觉参与,体验感悟,提升学习效果。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感受古诗词文化传递的精神与情怀,理解古诗词文化中蕴含的哲理,丰富自身的情感与文化意识,感受古诗词特有的艺术魅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