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幼冰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普遍存在较为单一的现象,中医药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中也是如此。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若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足将会导致严重后果[1]。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内容过程中,如若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不足,意味着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不过关,同时人文素养教育不到位,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
目前在中医药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种普遍现象,唯有探索其源头,了解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文素养培养不足的因素,方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长期以来,人文和科学科技被放在对立的两面进行比较和对待,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更偏重于科技带来的发展,而忽略了人文的重要作用。英语学科长久以来被定义为工具型学科,人们只强调其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和手段的重要性,却忽略了英语语言本身所蕴含的丰富人文性。在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受教学范围有关医学科学性偏重的影响,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片面强调语言学习的知识性和工具性,过度强调专业技能的提升,英语语言和课程中包含的人文知识只是被作为应试内容死记硬背,忽略了英语学科的教育价值和内涵,忽略了英语学科中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情操陶冶和人性教育等此类人文素养教育核心价值和目标。这种只注重内容的机械传授,不注重本质和方式的人文素养教育理念,显然不符合学生素质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无法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意识到在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存在不足,才能着手改变这种现状,努力实现将英语专业教学工具性价值向教育性和人文性价值的转变。
中医药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中,很大程度上仍然延续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首先背离了人文精神的核心——以人为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关注知识输出的教学模式,无法让课堂呈现出活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间接导致学生缺乏课堂参与度,无法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实现英语知识的有效传授,无法发挥英语课程的优势和特点,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英语技能的提升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更无法将英语和英语课程中的丰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方法和人文思想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正如Ronald Barnett在其著作中总结:“如果高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只会运用学科内部的标准去衡量事物,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高等教育。”[2]对学生而言,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人素养能力培养多样化,无法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实践交流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对教师而言,只关注教材知识和应试教育,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课堂氛围沉闷,教学热情因此受影响,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进行调整,更遑论创新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上呈现出一种普遍追求物质发展的浮躁现象,受这种现象的影响,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学习态度方面也存在功利性倾向,学生们注重课程的使用价值和工具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有短期结果呈现的各类测试中,对于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人文素养培养缺乏自觉培养意识及适当引导。除了单方面追求学习成绩以外,相对于培养自身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学生更注重教育在社会中的转化价值,也就是教育的经济回报。比如大量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只关注本专业的职业价值和就业前景,忽视本专业学习和就业所要求的素养需求、学习方向和能力培养。只注重教育工具性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
教育的工具性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无论任何专业和方向,只有注重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素养品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修养,形成科学谨慎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关注自我,更关注自我存在和人类存在的关联和意义,充分认识人文素养培养和教育对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价值[3]。高等教育并不是简单地为了满足考试、过级的需要,而是寻求更好职业发展的工具,更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的关键阵地,是提升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领域,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满足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求。只有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格局,才能使其在学业与职业中不断完善人格和优良精神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文关怀,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提升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只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教育价值和学生的自身价值,削弱功利化社会价值取向对学生的不利影响。
面对新时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英语相关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英语教学中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以及目标。面对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人才培养的重点问题,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必须顺应需求,创新理念,积极探讨教学改革方案,改变中医药院校人文素养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从课程设置和教材选取等方面加强对人文素养的重视,将人文素养教育提到新的高度,改变过去只注重表面的人文知识教授,不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文品质培养的误区。
在高等教育中,课程设置是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中医药院校的英语专业有其专业特殊性,同时也承担着对外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任,因此,无论是针对其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还是国家对英语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计划,中医药学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人文素养培养为目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英语专业的教材经过逐年改革和完善,内容更加丰富,涵盖的知识和主题新颖别致,不仅能满足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语言能力培养需求,也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在教学中将其中的人文素养内容和语言知识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沉浸于人文素养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将教材内容内化为专业技能和人文品质。为满足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在教材选取时也应涉及有关中医药文化的相关双语教材,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奠定中医药文化基础,为将来传播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做好准备。同时,教师更要积极创新,力争开发更多有针对性的与中医医药文化相关的英语或多语教材,将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丰富人文知识、人文哲学和人文思想介绍给学生,开展学生人文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时也能更有效和精准,从而有利于学生汲取西方文化素养的同时学习深厚的中国文化人文理念和知识,为自身全面发展服务。
教育的发展受科技进步的影响,教育形态和教育技术也随之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教育创新迫在眉睫。课堂教学作为知识传授和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教学课堂的作用,立足课程和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高等教育中树立人文素养培育观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中医药院校意识到英语专业教学中人文素养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转变观点,积极探索人文素养意义,明确人文素养培养和教育不单是课程中的人文知识传授,更是对人的人格和品质的教育,在教学中形成人文环境和氛围,构建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体系,注重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和医学教育的互补和融合。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结合学院特色和特殊性,将中医药文化中的人文素养理念与西方语言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开展具有特色的人文素养培育理论和途径研究,真正将人文素养培育观树立起来,提升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在中医药院校的英语专业中,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将人文素养培育落实到教学实践的重要基础。基于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的特殊性,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中医药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药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比较异同、内涵分析、讨论等方法和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输出,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借助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创造人文氛围,使学生积累丰富的中西方人文知识,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文差异,学习不同的人文思想,从而能够应用人文方法进行人文思考,将中医药文化中的人文关切和人文哲学与西方文化的精髓结合并吸收内化,优化自身的专业和人文知识,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具备高尚的职业情操,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发扬做出贡献[4]。
在中医药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中,构建人文素养教育体系,首要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在体系中兼顾培养学生的英语专业的人文性和医学教育的科学性,把学生的素养教育和科学精神进行有机、有效的融合和搭配,使学生能够学习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学科知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体系的创立和构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进行规划和调整,集中优势资源,形成课程团队、教材团队,积极开展教学讨论,进行系统的课程设计和规划、教材的开发和研究等,确保教学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满足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发展需求,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推进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构建人文素养教育平台体系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思想,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丰富学习形态和模式,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和教学内容,多方位地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和渗透[5]。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发展的眼光,根据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调整教学理念和形式,不断开拓创新,将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与技术发展相融合,采取多元化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选取和建设丰富的线上资源,配合线下课程开展教学活动,便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学习多元化需求,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
完善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完整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结合专业教学和人文素养教育目标,建立一整套与学习和素质培养相统一的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进行教育和学习反馈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完善的考评体系和制度,详细科学的量化考评,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进行了解,对学习成绩的量化测评,有利于教师积极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对学生的多元化活动参与度和效果进行测评,有利于明确学生的兴趣分布和实践能力程度,有助于全面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促进学生身心的自由发展,同时也便于学生对自身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有更直观的了解,从而发展自身优势,改进自身问题。多元化的测评方式是测评体系发挥作用的根本,对应不同的教学活动或实践活动,采用不同的测评指标,教学和教育效果从而得到真实反馈,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发挥创造力,实现综合素养的不断进步;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多元化的测评,也应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民主、公正的评价制度同时也为打造和谐团体,形成良性竞争发挥作用,实现学业、能力和素养的全方位进步和提升。
完善的测评体系还应将对教师的评价纳入其中。通过对教师的工作能力、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责任感和师德师风等多方面的评价和管理,能够促进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发展,只有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担负起新时期高等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任。对教师的测评中,除了学校对教师各方面的评价,学生对教师和其所设计的各项教学活动的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师生间的频繁互动和交流沟通,是创新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相互督促、共同进步的重要方式。
注重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是英语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促进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培养新时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满足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和弘扬的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的特色,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积极创新,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医学有机融合,使学生无论在专业学习还是综合素养上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道德品质高尚、职业情操优良的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和谐社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