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倩,张 嘉,王怀平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473000)
小阴唇是位于阴道口左右两侧的一组对称性唇状组织,是皮肤皱襞的一种,正常小阴唇柔软,无皮下脂肪,形态较薄,是女性生殖器的重要组成部分[1]。小阴唇肥大是指小阴唇基底中心到外侧缘间距超过4cm,形状增厚,呈长耳状或不对称形状,是外阴畸形的一种[2]。小阴唇肥大的病因可以是先天性也可以是后天性,其中后天因素主要有慢性炎症、不当手淫或性行为、雄性激素刺激等。有研究显示[3],小阴唇肥大可造成会阴部在日常生活中被内衣反复摩擦,导致会阴破溃,增加感染风险,同时还可改变尿线方向,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另外,小阴唇肥大是畸形的一种,不仅影响会阴美观,而且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4]。随着整形美容技术的发展,小阴唇肥大手术方式不断改进,在保证纠正生理功能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美学效果,改良边缘切除小阴唇肥大整形术是一种美容整形术式,对小阴唇肥大具有良好整形效果,但目前临床尚没有系统的护理措施,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为此,我院自2021年1月开始尝试对改良边缘切除小阴唇肥大整形术患者实施全程动态围手术期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南阳市某三甲医院接受改良边缘切除小阴唇肥大整形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年龄18~47岁,平均(36.92±8.17)岁;农村18例,城镇25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10例,高中/中专12例,大专及以上15例;单侧小阴唇肥大12例,双侧31例。对照组43例,年龄18~48岁,平均(37.68±8.51)岁;农村20例,城镇2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例,初中9例,高中/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17例;单侧小阴唇肥大10例,双侧3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改良边缘弧形切除小阴唇肥大整形术,患者取截石位,外阴及阴道消毒,给予局部浸润麻醉,铺巾,根据双侧小阴唇肥大程度和形态设计切口,并做好标记线,然后将小阴唇小心向外牵拉,沿小阴唇边缘做弧形切口,向内游离皮瓣与组织,然后将肥大皮下组织切除,做好止血,并修整皮瓣边缘,逐项对其皮瓣,用6-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缝合时注意双侧形态,保持双侧对称,完成整形修复手术。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指导患者做好会阴清洁工作,给患者备皮,指导患者穿纯棉宽松内衣,口头对给患者进行宣教,介绍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准备,送患者进入手术室。术后指导患者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敷料引起切口感染,做好用药护理,告知患者术后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诱发切口撕裂,;给予心理安慰和疏导。
观察组实施全程动态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抽调5名护士成立围手术期护理小组,并请1名研究生医生作为护理小组顾问,负责培训和指导护理小组成员学习手术相关护理措施,并帮助解答患者疑难问题。②在数据库查阅小阴唇肥大整形手术相关文献报道,结合临床常见护理问题和手术特点制定专科护理计划,并根据围手术期不同时期实施全程动态护理措施。③通过图片、动画、PPT等形式录制小阴唇肥大整形术健康宣教资料,包含术前注意事项,衣物准备、饮食管理、会阴清洁等内容,术前向患者进行播放,播放结束后重点回答患者的疑问,使患者对手术流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④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术前疑问确定患者的护理需求和知识薄弱点,建立患者档案,指导个体化动态护理措施。⑤术前对患者手术内容和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存在遗漏者加以补充,做好术前心理疏导,送患者入手术室,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并开展术中注意事项指导,提升患者术中配合度,降低术中紧张情绪。⑥术后向患者发放制定的健康手册,并在床边进行逐项一对一宣教,确保患者理解并掌握相关技巧,内容包括术后切口护理,保持敷料干燥,术后1周内禁止淋雨和坐浴,术后1个月内禁止同房,禁止骑自行车。健身等距离运动;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制定饮食计划,避免便秘发生;对于存在心理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口服止痛药和抗生素,切口局部涂抹红霉素眼膏;嘱咐患者出院后出现任何不适及时拨打科室电话,保证及时能够为患者提供专科指导;术后2个月到院复诊,并接受研究指标评价。
①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血肿、皮瓣坏死、皮肤瘢痕、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②记录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愈合等级。切口愈合等级评价参考相关文献制定[5];皮肤平整,切口无增生、硬结,外观平整,周围组织皮肤一致为甲级愈合;切口出现增生、硬结,外观不平整,或切口组织颜色与周围组织颜色存在色差为乙级愈合;切口出现裂开、感染愈合等情况为丙级愈合。③会阴美学效果满意度:由研究者先患者接受切口愈合指标和会阴美学相关内容,患者可通过拍照或反光镜观察会阴,根据患者对会阴外观进行打分,满分10分,<4分为不满意,<8分且≥4分为基本满意,≥8分为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满意)/组例×100%。④护理满意度:由患者根据自身整个就医过程中所接受到的护理措施感受进行评价,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组例×100%。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差异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1,P=0.03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观察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565,P<0.001),切口愈合等级优于对照组(χ2=4.168,P=0.041),见表2。
表2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愈合等级比较
观察组术后会阴美学效果总满意度为95.35%,护理满意度为90.6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24;χ2=3.957,P=0.047),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会阴美学效果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小阴唇在会阴器官中具有阻挡外部细菌侵入阴道的屏障作用,而且在性活动中十分敏感,是性刺激主要接收部位,在性生活质量中充当重要角色[6];同时,小阴唇外形双侧对称,具有镜像对称美学,是外阴形态美学的重要部位,而小阴唇肥大被视为外阴畸形的一种疾病,不仅影响阴道屏障作用,而且在性生活质量、外阴美学方面均造成一定影响,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双重影响[7]。外科整形修复手术是小阴唇肥大的首选治疗方式,临床常用术式有直线切除缝合术、单蒂组织瓣法、阴唇边缘“V”字切除、楔形切除等,但传统切除法切口边缘较厚,术后容易出现贝壳样瘢痕,影响外阴美学形态。改良边缘弧形切除小阴唇肥大整形术切口设计紧贴小阴唇边缘,并且适当的切除了小阴唇外侧表面和内侧中央部分组织,对小阴唇的厚薄进修修整,最后沿小阴唇外缘缝合,有效保存了小阴唇皮肤的自然颜色和解剖边界,避免出现切口瘢痕,从而有效提升外阴整形美学效果[8]。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对美学需求的提升,也对小阴唇肥大整形术提出更高要求,临床在不断改良手术方法,以达到更好外阴整形美容效果的同时,也对临床护理措施提出新的要求,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存在缺乏系统性、个体化等缺点,已不能很好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所采用的全程动态围手术期护理是在查询现有报道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和护理需求的前提下制定的护理计划,具有良好的科学依据,同时更好地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专业医疗研究生的加入,使护理措施不仅从患者角度、护理专科角度出发,而且还从医疗整形的角度审视,从而有效提升了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全程动态围手术期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98%,明显低于传统护理措施对照组的23.26%,与其他学者[9]研究结论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全程动态围手术期护理较传统护理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认知层次患者的护理需求,并能够随着术后不同阶段动态调整护理措施,有效提升护理措施的针对性,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施全程动态围手术期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等级优于对照组,说明全程动态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切口愈合,并能够提升切口愈合等级,避免切口瘢痕形成,有效保证外阴整形美学效果,此结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应。分析其原因,全程动态围手术期护理术前会阴皮肤准备、衣物准备等措施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避免术后切口摩擦和感染,术后切口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有效保证切口清洁和无菌,避免用力排便等行为增加切口张力,预防切口裂开,并能够减轻切口疼痛,同时还能避免排泄物对切口的污染,有效降低切口感染风险。良好的切口愈合等级可避免切口瘢痕形成,降低切口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有效保证术区皮肤自然色泽,从而提升外阴美学效果[10];另外,围手术期动态护理中的宣教内容有效提升患者认知能力和对外阴美学指标的掌握,有利于患者对术后外阴美学评价的客观性,不仅提升美学满意度,而且还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全程动态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加速改良边缘切除小阴唇肥大整形术切口愈合速度,缩短切口时间,避免切口瘢痕、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切口愈合等级,有效提升外阴美学效果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