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在古代,是文人的标配。读书人不会书法,或者写不好,不用别人说,自己就会觉得矮人一截,被人看轻是免不了的。
简单的线条,抽象的结体是书法自由表达且意韵丰富的所在,全看书写者赋予它什么,而所赋予的便是一生的追索。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林语堂的一段话:
在我看来,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它与绘画的关系,恰如纯数学与工程学、天文学的关系。欣赏中国书法,是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人们仅仅欣赏它的线条和构造。于是,在研习和欣赏这种线条的魅力和构造的优美之时,中国人就获得了一种完全的自由,全神贯注于具体的形式,内容则撇开不管。(绘画总有一个客体要传达,但一个写得很好的字却只传达其本身线条和结构的美。)在这绝对自由的天地里,各种各样的韵律都得到了尝试,各种各样的结构都得到了探索。
林先生的这段话对书法和绘画的关系,对书法的理解不谓不透。但是,我在想,林先生这段话或许是用英文写作的,是写给老外看的。或者,这只是文中一段的意思,不然,他不会忽略另一面:那就是汉字与书法的关系,没有汉字何来书法?
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欣赏者或许可以不顾内容,但创作者完全不顾书写的内容,书写时很难有感觉。这道理很简单,不说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这样以情著文、以情挥写的性灵之作,就说抄书,一句、一段或一首契合创作者审美情趣的诗文句子,会带给创作者美好的享受和审美共鸣,从而激发创作的灵感和热情。于是,那些简单的抽象的线条,也被赋予了某种生命的体验。如果只是抄写没有意义或者引发不了创作者审美共鸣的内容,势必也难有再创作的感觉,那些线条和结构势必也难有生命体验。
一件没有生命体验的作品,打动不了创作者,更打动不了读者。即使人为地制造了一定的韵律和节奏,也是乏味的。相传王羲之欲重书《兰亭序》以弥补草稿中涂抹的遗憾,却最终作罢。所以黄庭坚会在《黄州寒食诗跋》中说:“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情移的王羲之、苏东坡都如此,更何况书写那些毫无感覺的文字呢。
书法离不了汉字,有汉字才有意义在,这意义会调动书者、观者的某种生命体验。于是,观者主动参与到了书者的艺术创作中来,以此达到共鸣的效果。所以,蔡邕的《笔论》开篇会说,“书者,散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蔡邕才又说,“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从蔡邕以下一千多年来,朝代更替,书法风格竞变,书者人才辈出,然蔡邕的这段话没有人质疑过,也就是说这是经过无数的书法家亲身实证过的。
完全撇开内容,或者忽略汉字的线条和结构,即使是各种韵律和节奏的尝试,或许有动人之处,或许看似美妙的艺术品,但我很负责地说,这是由书法衍生出来的姊妹艺术,但不是中国书法。
在艺术的领域里,人们都知道越简单越难以驾驭,越难以表现。就如林语堂所说的绘画有客体在,就是中国的大写意画,也是有个对象可宗。书法不然,除了线条,就是简单的结构,全凭创作者赋予其意义。因为此,可供创作者发挥的空间大,自由度高;也因此,对创作者的要求也高,技法的、审美的、文学的、哲学的……先人们给书法在文化、在艺术中的定位很高,所以说,许多人追求一生未必得其三昧。
然今日,有人把书法公式化、机械化,强化训练三五载,甚至更短,能入展,能得奖,能称书法家。全是将书法由“艺”拉低为“技”,徒形式尔,已经不是蔡邕说的“书者,散也”的书法,不是需要赋予和寄情的书法。
今日书法发展传承之难,不是参与人数多少能解决的,而是取决于书法艺术赖于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取决于参与者对书法艺术的认知水平,取决于他们对书法艺术热爱的初心,以及为此初心他们秉承的求真刻苦的态度。也就是说,今日书法的传承取决于书法艺术生存、发展、壮大、传承的人文环境。
王文英: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书法报》遴选的“当代十大女性书法家”,《书法导报》推介当代书法五十家,荣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出版《北窗夜话》《兰堂偶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理论辅导教材》等专著,诗词收入《现代古诗三百首》《古今妙词一百首》。书法作品多次入展(获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全国书法展览,并多次担任评委。绘画作品有《逍遥游》《家山梦忆》《满庭芳》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