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师行动”破解优质均衡“中梗阻”
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关于“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强化教师关键作用”和“法治化建设”的表述,击中了要害,为破解优质均衡“中梗阻”问题指明了方向。要真正解决城镇挤、乡村弱等不均、不优问题,缩小和消除城乡差异、校际差距,关键在“强师”。首先,针对“不积极、不专业、不稳定、缺远见、缺激情”的现实问题,要优化完善培养体系、激励机制和待遇保障,培养乡村校长“领头雁”;其次,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培养“本土化”教师,培养热爱基础教育、扎根乡村教育的“新农匠”;最后,建立以联盟共建为机制的城乡学校共同体,推进发展共谋、管理共治、资源共享、学习共建,实现对乡村教育的智慧输出和管理支持,提升乡村学校干部教师的管理格局、办学视野、育人智慧。此外,还要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搭建起中层干部、班主任(辅导员)、教研组长等专业岗位培训平台,提升乡村学校的育人能力和教研水平。(黄华斌)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小学校要重点从四方面发力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首先,中小学校要深化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培养目标,立足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分析资源条件,因校制宜,制订课程教学改革规划,绘就学校课程及实施“路线图”。其次,中小学校要在高校、教学研究院所的学术指导下,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以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为抓手,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规律,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精品课遴选,推出“精品课”。再次,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一步开发扩充校本培训资源。最后,中小学校要以《深化新時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为根本遵循,参照《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在区域教育评价“指挥棒”的框架下,建立基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指挥棒”。(吕建)
阅读类APP的“坑”该整治了
近年来,阅读类APP数量增加,竞争加剧,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做法随之出现。有些阅读类APP时常弹出广告,影响阅读体验的同时,还容易使读者掉入消费陷阱。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阅读类APP的内容存在色情、暴力等情节,对未成年读者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专家表示,有关未成年人的读物,在选题、内容、情节、语言表达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心智状态,让那些少儿不宜的网络作品远离未成年人。平衡协调好网络读物大众化传播与对未成年人适当传播的关系,应尽快提上主管部门、网络小说平台的议事日程。只有保护好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读者权益,数字阅读才可能获得更多读者的青睐、更大的市场空间。(沈海涛)
编辑:徐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