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教融合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以广东海洋大学珍珠团队为例

2023-09-09 22:07焦钰邓岳文王庆恒黄荣莲郑哲杨创业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4期
关键词:科教珍珠导师

焦钰,邓岳文,王庆恒,黄荣莲,郑哲,杨创业

(广东海洋大学 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亟须提高[1-2]。本文基于对科教融合教学的理解,总结笔者在学科培养要求和科研之间实现科教融合的经验,为促进科教融合研究生培养在不同学科开展,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提供参考。

1 科教融合起源与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意义

19 世纪初,德国率先开始综合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探索,后经过不断发展,最终形成科教融合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不断调整,科研与教学关系经历了从“相互结合”到“有所冲突”再到“相互融合”的变迁[3]。现今,科研与教学已经在各国高等教育体系发展中不断融合,高校与企业间的联合培养已屡见不鲜,高校中有企业设置的联合研发中心,企业中有高校的研究生实践和培养基地,这已经成为培养科研创新型实用人才的重要方式和途径[4]。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通过科教融合不断培养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重心,其实质就是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教师在达到知识传授目的的同时,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进行知识拓展和创新,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又可以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实现科教之间深度融合[5-6]。

2 科教融合型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

2.1 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研究生培养团队的建设

在研究生的教育体系中,理论教学和科研实践始终贯穿其中,科教融合的教育目标是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理论学习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理论知识指导[7]。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知识,可以带动科研实践的顺利进行,感受探索未知科学问题的成就感,进而提升科研兴趣,愿意参加更高水平的科研活动。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科学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明确教师职责,协调科教关系,努力践行科教融合的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导师团队通力合作,确保教学理念的连续性,能够持续性给予研究生启发和指导。以团队的研究方向为指引,支持和鼓励学生利用知识储备,通过文献检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不断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导师团队将科研成果通过各种方式引入研究生培养的各环节,如开设研究性讲座,提供研究性学习条件,着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实验和实践平台。

2.2 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

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的科研思维,校内通过导师课题组会、最新文献解读、专家学术报告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8]。交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让交流平台的搭建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样化。可以邀请国内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也可以申请参加各地的高级别学术会议,了解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通过与行业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既能找出差距又能开阔学术视野,树立科研信心。

2.3 校企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设

建立校内培养、校外指导的联动机制。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理论知识的培养必不可少,这是校内导师的职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校内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要到实践中去检验。邓君明等以水产养殖学科的专业课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为例,认为对该门课程的科教融合应做到“专业理论与行业实践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前沿动态讲授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王焰新认为“科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企业的生产平台,可以让研究生了解生产过程,实现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2.4 打造各级别创新中心,建立科教融合育人体系

开展科研型教学的同时,积极创造新型科研资源平台。学校拥有1 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和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拥有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等40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个平台的科研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锤炼自己。

3 科教融合在珍珠团队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3.1 校企联动——从源头发现问题

科教融合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理论扎实、科研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9]。各级本专科院校是培养各单位亟需的相关人才的基地,其明显优势在于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教育,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工作时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动手能力,而企业面临生产难题和技术突破需求,校企联动,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实用型人才,并可以通过校企联动发现教学体系的不足而加以改进[10]。因此,为更有效地实现科教融合,必须重视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硬件设施和专业平台,构建相互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实践中对科研和教学工作进行检验,通过校企联动,取长补短,促进科教融合的进一步优化,最终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增长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珍珠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珍珠产业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珍珠产量,促进珍珠产业的蓬勃发展,研究团队已与多家珍珠公司进行合作,例如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和广东荣辉珍珠养殖有限公司等,为构建科教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

3.2 融入科研——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团队中新入学的研究生,在第一学期学习理论课程,学期末对科学研究了解较少;毕业课题也仅仅是完成指导教师已有的科研项目,因而科研素养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珍珠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植核手术将供体贝的外套膜组织和圆形的珠核一起移植到受体贝的内脏团结缔组织中,需要较强动手操作能力,且后续实验中贝血液样品的采集、DNA 和蛋白样品的提取,都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研究生参与其中不仅能培养动手能力,也可以了解生产中珍珠培养的各个环节有哪些问题亟须解决,怎么设计可行的实验路线来证明及解决现有的问题。参与整个过程,研究生既可以了解科研的意义,又培养了科研兴趣,同时训练了严肃、认真、缜密的科研素质,为今后从事珍珠生产或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和养成动手能力。

3.3 科教融合教研团队的建设——新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新型的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11]。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新型教育理念的教师团队,通过分享团队的成果和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较高的科研起点,让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高水平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12]。作为现代珍珠养殖技术的发源地,广东海洋大学以已故熊大仁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自20 世纪50 年代末就开始从事马氏珠母贝珍珠养殖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研究人员13 人,其中教授(级)8 人、9 人具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4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 人,团队中既有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也有承担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的博士生导师,为科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4 结语

科教融合教学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为各高校所接受,并不断实践,但受基础条件的限制,其在各高校教学实践中仍有较多问题亟待改进,如科研与教学融合深度不够等[13]。当前很多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偏重前沿技术突破,而对基础教育和科研基础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力度较弱,忽视了教育在科研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无论是重教轻研还是重研轻教,都会对人才培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平衡教育与科研,是各级教育单位面临的新课题[14]。科教融合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路径,围绕这个核心建立培养体系,最终达到科教相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研究人才。

科教融合教育体系建设归根结底是导师队伍建设。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已不再只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也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广东海洋大学是我国现代珍珠产业的发源地,珍珠研究已延续60 余年,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也形成了国内研究方向最全面的珍珠研究团队,具有高水平的教师和优质的科研资源,近5 年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40 余项,同时与多家珍珠公司进行合作,为科教融合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科教融合育人是国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以建设科教融合的教育体系为目标,利用教学团队已有的优质科研资源,通过项目牵引和科研赋能,探索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科教融合培养理念,实现了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科研基础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科研基础能力提升,可以参与更高水平的科研活动,达到不断提升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科教珍珠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小珍珠”
《科教导刊》征稿函
为了喝到珍珠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V eraW an g
科教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