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09-09 22:07田勇李俊霞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4期
关键词:证书实训技能

田勇,李俊霞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河南新郑 451191)

“1+X”证书制度实行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作出调整: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现阶段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1+X”证书制度的实施,客观上为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也需要高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要利用好校企合作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习中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实现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1 “1+X”证书制度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特点

1.1 以宽基础支持职业人才的自身发展和长远发展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突出专业基础能力,甚至是跨学科领域能力,鼓励学生考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例如,在信息时代,许多专业已经与信息技术深度绑定,因此高校应鼓励学生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通过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在专业领域开展深度学习[1]。英语也是高校学生学习许多专业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高校鼓励学生考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也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

1.2 以认可差异支持职业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发展

高校教师要承认学生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存在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例如,在基于校企合作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时,应提前展开调研,了解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求职意向,然后再决定将学生分配到哪个合适的岗位上[2]。只有做到了人岗适配,才能让学生在实习期间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完成实习任务,从而提升实习实训成果。

1.3 以灵活性支持职业人才的自主学习和弹性评价

高校除了要采取形式更加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外,还应引入弹性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实践实训经验、创新创业能力在教学评价中的比重。将“X”证书作为加分项,根据证书含金量的高低,灵活设置对应的分数,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考取高质量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鼓励学生自学、考取等级证书的基础上,减轻学生就业、创业道路上的阻力[3]。

2 “1+X”证书制度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1+X”证书制度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政、校、企三方之间打造人才交流通道,以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由学校利用政府提供的政策,基于企业需求定向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4]。在三方合作中,高校必须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并坚持需求导向,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调整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鼓励高校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打好基础;企业则要进入校园宣传企业文化、发展优势,吸引更多创新型人才到企业就业。

2.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形成的一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更侧重于技能与经验的传承,这对于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帮助。另外,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不仅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接,而且还能实现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这也契合“1+X”证书制度的精神内涵[5]。从宏观上来看,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微观上来看,则是高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协同育人。高校教师负责做好专业理论的教授,以及利用校内实训设施帮助学生打好专业基础;企业师傅负责带领学生进入岗位,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独立完成各项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复合能力。

2.3 “五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五融合”是指企业人才培养机制融合学校育人机制、岗位能力标准融合教学标准、生产项目融合教学项目、企业文化环境融合实训环境、专兼职教师教学能力融合服务能力[6]。以校企合作平台为基础,打造扁平化的育人格局,向社会输送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在推行“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使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项目或安排实习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或者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合作完成这些项目、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实习经验,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3 “1+X”证书制度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

3.1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3.1.1 基于公共基础课程的创新创业素质培养

在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具体来说包括品德修养、人文修养和职业素养三大模块。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强的法律意识,为将来的创新创业打好基础[7]。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大学体育等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还能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优秀品质,这也是创新创业人才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因此,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也是现阶段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策略之一[8]。

3.1.2 基于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技能培养

在“1+X”证书制度下,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机会,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能够将课上所学理论转化为技能,从而实现个人创新创业技能的提升[9]。为此,高校要利用好校内的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为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培养提供便利条件。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要平衡好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每次讲完新理论、新知识,立刻安排学生上机实操,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技能应用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当学生能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融会贯通,再报名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就能顺利取得“X”证书。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社会机构联合,定期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或“双创”大赛,以赛代练,让高校学生在比赛中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创业能力[10]。

3.2 优化考评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现阶段高校实行的考核评价模式,过于注重教学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11]。因此,在全面推行“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高校需要优化考评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从而引导高校学生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优化考核评价指标,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同时将小组讨论发言、技能竞赛成绩、实践操作表现等纳入考核体系[12],促使高校学生逐渐将学习重心转移到专业的实践训练,在不断探索和实习中,实现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了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每取得一类证书,便会在期末考试成绩中加5~10 分,以此为激励作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13]。

3.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X”证书制度的全面推行,对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X”证书的考取方面,需要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另外,高校的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能够胜任理论教学,但是缺乏在企业从业的经历,无法指导学生进行实习。针对这些问题,高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1+X”证书制度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相应保障[14]。高校首先要从教师队伍中挑选理论教学能力出众、责任心较强的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调研,并组织召开优秀教师与企业高级技工的交流会。在双方的交流中,教师除了要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岗位的工作内容,还必须深入生产一线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15]。

4 结语

“1+X”证书制度实行后,高校应主动调整教学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企业用人需求,从而顺利解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和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的问题。高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以及技能竞赛等途径,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履行高校的育人使命。

猜你喜欢
证书实训技能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收录证书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