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有方 导而得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2023-09-09 21:34:53李彩萍
小学生 2023年18期
关键词:小兴安岭阅读教学情境

☉李彩萍

在国家重视国学文化的背景下,语文阅读[1]的比重在持续上升,这既给语文学科的教学提高了难度,也促使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策略积极优化。阅读教学是一个融听、说、读、写于一体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其立竿见影的教学成效不被教师看好。在学校管理指标以学生检测成绩为主的情形下,大多数语文教师只关心学生能不能将学到的东西写到卷面上,而对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视而不见,致使学生对语文的阅读教学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一部分学生认为阅读是在浪费写作业的时间,不如去做几个习题或完成一下老师布置的作业;一部分学生虽然喜欢阅读,但由于不懂阅读方法,阅读效果不理想。畸形的语文课堂教学扰乱了学生的各科学习方法,学生整天沉浸在“写和做”的学习氛围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教和学相当认真,但教学的效率呈下滑趋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各年级各个单元的阅读任务和阅读教学策略,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制定长期阅读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并走进阅读,从阅读中提升认知和文化素养,从而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步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阅读教学意识淡薄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依旧是引领学生学习字词句并熟练掌握,而不能对教材上安排的阅读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甚至有的语文教师对阅读课文只是一言代过——让学生自己去读(看)一下。这样的语文教学具有封闭性和功利性,使得学生对阅读的作用不能正确认识,学习语文科目的方法只局限于做练习和写生字。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学习“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课堂上的阅读教学,给学生的是方法和动力,如果教师一味看重学校所要求的“平均分”或“合格率”,而对阅读教学不进行长远的规划,学生接触阅读的机会越来越少,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被“做和写”扼杀,长期下去,会对课内外的阅读望而却步,不再有兴致去完成课标所要求的语文阅读任务。

(二)学生课堂阅读机会少

在每个语文教师的心中,唯有提高学生在每一次检测中的成绩才是硬道理。而阅读教学表面上看来是很费时间的,且教学成效也难以在短期内体现出来。在教师备写的教案上,很难找到关于阅读教学的课时设计;在教研组的活动中,每次的主题也不离“边缘生”的提升策略的探究;在语文课堂上,从新课导入到作业布置、从温故知新到合作探究,贯穿其中的主线是对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师引领或学生自主进行阅读的时间几乎为“0”。在这种分秒必争成绩的教学氛围中,阅读实践活动早已被老师们抛到九霄云外了。2022 年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又对阅读的标准提高了,要求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就加入整本书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定位和要求,又在给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敲响警钟——阅读教学必须摆进课堂,让每一名学生从小与阅读结缘[2]。

(三)学生丧失自主阅读能力

语文课堂上的“粉笔+白板”、课外的“背+写”,使得学生认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提升语文成绩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大,只通过机械记忆生字生词已很难提升语文成绩。在平时与语文教师的交谈中,很多教师都会由衷地感慨:高年级的语文成绩不好提升。殊不知,影响语文成绩提升的阅读在低中年级已被语文教师早早封杀。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到阅读的方法,在课外又不知如何去有效阅读,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结果是学生阅读量小,阅读速度慢,对语文阅读没有兴趣。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一)确定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年级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更快进入阅读角色并进行主动阅读[3],从而养成爱阅读、会阅读、高效阅读的良好阅读习惯。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虽然认识的字词不多,但对阅读绘本特别感兴趣,喜欢盯着绘本听教师绘声绘色讲故事,喜欢问“为什么”,与教师之间的语言互动非常积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生理特征,在教学中要积极将绘本引入到课堂阅读当中。《图书馆狮子》是一本非常适合6 ~7岁儿童阅读的绘本,当把这一个故事引入课堂进行阅读时,其阅读目标不只是让学生听讲一下故事情节,还要设置这样几个阅读目标以提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①在“双基”的培养目标上,要让学生用普通话回答这些问题:图书馆狮子与自己心目中的狮子一样吗,原来的表现怎么样,后来呢?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安危,孩子们应该怎么做才好?②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这头狮子离开图书馆后,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它会怎么做?”③在阅读习惯的培养上,要让学生养成边听故事边看绘本边想问题边做记录的良好阅读习惯。④根据2022 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还要引领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后,学生会对阅读目标有个性化的选择,对于自己喜欢的图书会主动去阅读。因此,教师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必读的书目,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确定:一是要让学生读透课本,让教本变成读本;二是要鼓励学生奇想,在阅读中寻找感受;三是要制定阅读计划,不打折扣完成阅读任务。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阅读

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虽然在家长的陪护下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但阅读的书目和时间安排不尽相同,他们对阅读还没有形成积极的认知。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见识的增长和学校教育情况的影响,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千差万别。不管是阅读量不高的低年级学生还是对阅读存在认识偏差的中高年级教学对象,在2022 年新版的阅读教学要求下,完成规定的阅读量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硬性任务。而情境创设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打开学生阅读的闸门,让他们在阅读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段高效完成阅读和学习任务。例如在引领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秋天》(部编人教版)这一课时,可以在导入新课的环节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情境一,通过白板播放风吹草动、庄稼生长、大雁南飞、松鼠备食等自然界的景象,让学生能够走进大自然去欣赏秋天的迷人景色,并说一说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情境二,播放特写镜头——小松鼠备食,让同学们一边观察小松鼠的形态和动作,一边用“秋天到、秋天到,XX 准备怎么过冬”的句式练习说话。通过这样两个教学情境的创设,同学们能够消除阅读《秋天》文本的恐惧感,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与教师一起来读《秋天》[4]。又如,教师在引领三年级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宝莲灯》(部编人教版)时,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激趣和创设情境的优势:首先,通过音频播放故事,激起同学们阅读《宝莲灯》的欲望;其次,利用白板出示问题:“一开始,二郎神对沉香的态度是怎样的,后来呢?”“二郎神为什么要来捉拿三圣母?”“三圣母被关在华山的什么地方?”“读完《宝莲灯》的故事,给你的启示又是什么?”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深入阅读。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故事梗概内容通过图片进行展示,让同学们始终沉浸在中国神话故事《宝莲灯》之中。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既能使阅读课堂变得有趣味、有活力,也使得语文课堂由静态变为动态,这样的阅读课堂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有着莫大的帮助。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读作用

语文的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学生的阅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不论在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阅读量等方面,更需要教师的精心照顾和指导。当一、二年级学生有了阅读意识,形成阅读习惯之后,中高年级以后的阅读学习就会水到渠成,有声有色。例如在引领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时,首先要抓住教材中的阅读课文这一载体让学生获益[5]。部编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安排了4 篇文章,对《文具的家》这一篇课文可以采用朗读感悟法来进行,图文结合、“人”(学生)“文”(文章)联系,既要让一年级的同学们懂得爱惜文具,还要引导他们“言必行,行必果”。《一分钟》是一篇关于培养学生时间意识的文章,实用价值极高,可以采用合作讨论法来加强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不断改变自己不合理的学习时间安排。《动物王国大会》一文可谓是激发小学一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不二文章,自主探究教学法可以帮助同学们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能进行角色表演。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内容有趣,情节简单,学生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借助插图,运用“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的句式说话明理,课堂阅读氛围浓厚,阅读学习效果显著。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按教材编排顺序授课的过程中适当插入阅读课文的学习,这样既让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对字词的学习不感到枯燥,也能提升他们阅读的兴致[6]。

对于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导读,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过好“文字关”。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对字、词、句的长期积累,而让学生走上阅读快车道的最佳手段是理解透彻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和好段。因此,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要将扫清文字障碍放在第一位,并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文章中的字、词、句,为学生的深入阅读做好铺垫。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部编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预习课文,并对文章中出现的“融化”“浸在”“欣赏”“药材”等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当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后,教师引领学生品读课文,讨论“小兴安岭”的“春天新”“夏天绿”“秋天实”“冬天静”的美。虽然小兴安岭的景美物丰,但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太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致。针对学生的这一阅读现实,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小兴安岭的视频来打开学生的阅读闸门:当他们看到春天小兴安岭的树木抽出新芽、长出嫩叶,夏天的小兴安岭“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秋天的小兴安岭果实累累、落叶飞舞,冬天的小兴安岭树上积雪、动物走过的情景时,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阅读的兴致也会随之而来。紧接着,教师与学生一道再次默读课文,就能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语言的生动,观察景物的细致。同学们过了字词的关,又有了视觉的铺垫,这次默读课文将能更加顺畅,更能体会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

总而言之,阅读作为小学教学的重心,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来深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能够走进阅读世界进行主动阅读;在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量的安排上,语文教师要按照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把握总量,分段实施,不放过每一天的阅读。树立这样的阅读教学理念,教师就能引领小学生高质量完成小学段的阅读任务,就能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从而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更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猜你喜欢
小兴安岭阅读教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矿产勘查(2020年4期)2020-12-28 00:29:36
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不同过渡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森林工程(2018年3期)2018-06-26 03:40:44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护患情境会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