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坚 安志超 李亚娟
摘 要:新时代乡村振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存在熟悉农业全产业链、懂“三农”及其理论、能实践会创新创业并扎根乡村的农业人才少等问题。教育、科技、人才是护航乡村振兴战略的“三驾马车”,高等院校正是三者的重要结合点,而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却面临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科研与生产需要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关键问题。本文较深入探究了新时代涉农高校基于科技小院零距离爱知笃行、干中学追求卓越,多学科交叉培养多元化知识体系、多途径拓展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分阶递进,五育并举”全过程培育农业人才模式,为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能力、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愿服务”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提供可行性新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涉农高校;科技小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要与途径,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1]。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就是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乡村振兴必须依靠教育、科技、人才的力量[2],高等院校正是三者的重要联结点。培养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拔尖农业人才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赋能乡村振兴则是农林高等院校扎根生产一线办教育的现实要求与服务“三农”的重要路径。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校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从农业生产中來到农业生产中去,瞄准破解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科研与生产需要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根本性问题[3],
切实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是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实现多主体与多目标协同育人[4-5],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组织模式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与可行性新路径[6-7]。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亲身感受、自我感悟,激发个人情怀与自我成长能力,强化精神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加强融合创新,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田间与课堂、科研与实践、创新与服务密切结合[8],通过多角色转换,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新时代农业人才,不仅有效提升其专业知识、适应能力、实践技能等综合素养,还生动诠释了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命题[9]。
乡村振兴存在既熟悉农业全产业链、懂“三农”及其理论、能实践会创新,还能扎根乡村创业的农业人才少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中仍然普遍存在教育理念陈旧、过程僵化、同质化倾向严重,而且与社会需求错位、农业科技实用型人才短缺等问题[10],导致“不愿派、派不下、下不去、留不住”农业人才的现象突出。因此,涉农高校尤其是地方涉农高校,如何建立健全基于科技小院的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满足农业高度现代化发展需求、具备扎实农业科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创新精神与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农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的“三农”素养与情怀及综合能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下得去、留得住、有能力、干得好、愿服务”的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是新时代涉农高校重要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二、新时代乡村振兴对农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产业兴旺是基础、生态宜居是载体、乡风文明是灵魂、治理有效是关键、生活富裕是目标,充分体现了乡村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11]。因此,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既可统筹兼顾乡村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调整完善以及乡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与重要支撑。农林高校肩负着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2020—2025年,我国对农业人才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50%~4.71%,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正稳步扩大且结构不断优化,但仍然面临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机制体制不健全、成长环境有待改善等困境[12],进而导致“三农”人才规模、结构、素质等与当前“三农”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差距[8]。我国已吹响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农业发展也正由减肥增产、高产高效转向提质增效和绿色高值,而且其方式正向以绿色发展为引领转变[13]。因此,针对农业绿色转型新目标、规模化经营新方式、全产业链服务新需求,亟须培养一支“三农情怀深、绿色发展观念牢、理论实践结合好”的“一懂两爱”农业拔尖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时代拔尖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就应该有‘自找苦吃这股精气神”,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成才成长与农林高校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和方向。因此,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从德才兼备、文理兼融、独立思考等要求出发,我们依托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江西井冈蜜柚科技小院平台,在掌握农业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把学生派往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一线,重点研究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开阔视野、体验生活、磨练意志,全面锻炼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在研究与服务“三农”中培养农业绿色发展急需的有理想、“一懂两爱”人才,形成特色鲜明的涉农高校基于科技小院的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图1),满足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1.零距离爱知笃行,干中学追求卓越,构建农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思政体系,促进内涵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秉承立德树人根本原则,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零距离爱知笃行,干中学追求卓越”实践教育新理念。一方面,积极探索“思专融合”模式,深入挖掘专业蕴含的丰富思政资源,尤其是充分发挥学科文化在塑造学生价值理念、提高逆商韧性、提升实践技能等方面的作用[14];课堂教学融入“有理想、守信念;不怕苦、敢闯试;爱劳动、勤耕读;向社会、为人民”的“共大”精神和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用身边人与身边事砥砺学生“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的品格,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15],使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另外,坚持科技小院模式,将学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在“零距离感悟三农、零距离科技创新、零距离服务生产”中激发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成长的潜能,在践行“共大”精神中提升“三农”情怀,实现勤思多悟立德、实干真学树人,进而促进内涵式建设发展[16]。
2.多学科交叉培养多元化知识体系,多途径拓展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拓宽国际视野,促进特色发展
厘清并重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知识构架,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学与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兼顾系统性与实用性,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自豪感与责任感[15],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较高人文素质的有担当、知农爱农拔尖创新型人才。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促进多元化、跨领域协同育人,打破专业与学科壁垒,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增加不同专业和学科间的资源流动与整合,通过整合不同学科或专业的信息、技术、视角、方法及理论,促进不同学科知识体系结构上的范式融合、以往被专业学科所忽视知识领域的发现以及新知识体系架构的形成,优化和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其对世界性问题的认识与批判能力[17];推动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深度结合,跨学科研究的成果与体验、研究热点与前沿融于教学之中,实施制度化、常态化知识更新与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课程知识更新、内容丰富,使具有时代性的系统多学科前沿知识进入课程进教材,及时传播跨学科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避免学生落入“范式陷阱”[18],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系统思维,凸显交叉领域协同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此外,科技小院还可通过深入田间开展实践认知课、成功典型案例教学、大讲堂、全国科技小院网络经验交流会、國际绿色技术培训等多途径,不断拓展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拓宽国际视野,最终促进特色发展。
3.创建“五育并举”全过程育人新模式,促进科教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意识
科教融合强调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以及学科与专业融为一体,以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可见,科教融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19]。以本为本,转变向学生传授标准化知识的“系统知识传授”教学方法,摒弃“学习量加法”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组建科研团队,培养青年后备力量的科研能力和学科竞争力,促进高水平学术成果、高级别研究项目等实现,保持学科竞争优势;组建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改变,规范教学内容与过程及师资队伍配备,完善相关课程体系,组织集体备课、交叉听课、小班教学[20]。在团队组建中,注重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人员适度重合,不断将教师科研成果充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形成鲜明的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特色,提高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先进性与适用性,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更深入理解科学思维方法;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参加导师团队组会、进入项目组、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自主选题申报大学生双创项目等,以获得分析、综合、评价、批判与创造等多样化的认知与经历,形成以导师为核心纽带,以科研训练为基本方式,以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实现科教深度有机融合[21],将“三农”情怀、综合知识、科研能力、综合素养、创新创业“五育并举”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4.构建“分阶递进”育人新模式,促进产教融合与理实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按照“三农体悟—知识延展—小院实践—综合提升”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分阶递进入驻科技小院学习、生活与工作[22]。前期通过专题论坛、微信群与公众号以及微博、驻村培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三农”实况、发现“三农”问题,依托科技小院开展“三下乡” “四进乡村”等社会实践活动,下沉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第一线,住农家、吃农饭、干农活、结农情、做农人,体会“三农”之艰,感受农业发展对绿色技术的迫切需求,培养“三农”感情[23];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主动学习综合知识,带着追求入驻科技小院,科研服务全面锻炼,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既在实践中巩固和加深理解理论知识,还碰撞出新火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厚植“三农”情怀[6];组建“十心”(爱心、雄心、决心、狠心、专心、细心、耐心、热心、诚心、知心)指导老师团队,实行校地组合(校内导师+当地实践导师)与双跨导师(跨院系+跨专业)联合指导,通过立地顶天的“十来”(扎下来、融进来、找出来、做出来、做出来、说出来、展出来、学起来、乐起来、写出来、联起来)和“DEED”(描述系统并找出问题(Describe)→做出解释的定量过程(Explain)→深挖机理的突破关键(Explore)→重新设计后再行验证(Design))全过程训练[24],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活、组织协调、科研、写作表达和创新实践等综合素养与能力,增强知识自信、专业自信、文化自信与人格魅力,及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培养德才兼备、文理兼修和适应社会快的新时代拔尖创新型“三农”人才,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 求是,2022,(7):4-11.
[2] 杨兆强,何云峰,辛艳伟. 当前农林类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15所重点农林高校本科生就业数据的分析[J]. 中国农业教育,2019,20(2):64-71.
[3] Jiao X Q, Zhang H Y, Ma W Q, et 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 a novel approach to empower smallholder farmers for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 18(8): 1657-1666.
[4] Yang J 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 improves farmers productivity [J].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6, 59(12): 1348-1349.
[5] 张桂花,王鑫. 科技小院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曲周县前衙科技小院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2022,(19):208-211.
[6] 李乾,张福锁,焦小强,等. 科技小院创新发展:现实需要、功能定位与运行保障机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3,44(1):1-9.
[7] 吴华杰,杨钋.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以科技小院培养模式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1):24-31.
[8] 马爱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加快农科发展 端稳中国饭碗[N]. 科技日报,2023-04-21(05版).
[9] 刘晓燕. 科技小院:重大命题的生动阐释[J]. 中国人才,2023,(4):41-43.
[10] 张福锁. 科技小院实现教学科研推广与农民“零距离”[J].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7,(6):39-40.
[11] 李晓东.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淵源和内涵研究[D]. 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9.
[12] 赵杏娜. 新常态下我国农科人才需求预测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9.
[13] Zhang W F, Cao G X, Li X L, et al. Closing yield gaps in China by empowering smallholder farmers [J]. Nature, 2018, 537: 671-674.
[14] 吴华杰,杨钋,刘宇. 学科文化在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作用探析——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小院”培养模式为例[J]. 北京教育(德育),2019,(12):41-44.
[15] 卢筱磊,邱靖.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农林院校现代农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17(1):18-24.
[16] 姜沛民. 探索创新“科技小院”模式促进服务社会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2):14-16.
[17] 侯琳,肖湘平,江珩. 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基于8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6(10):165-172.
[18] 路磊. 探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6-10.
[19] 王甫,章军锋,张晓红,等. “双一流”背景下学院层面科教融合的思考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培养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为例[J]. 中国地质教育,2018,27(4):5-8.
[20] 喻成龙,黄华军,周春火. 基于产教融合的农业院校环境专业应用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6):105-107.
[21] 张军,张兰,周志浩. “双一流”高校科教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相关举措与实践[J]. 西藏科技,2020,(11):47-50.
[22] 谢志坚,周春火,贺亚琴. 基于“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涉农高校本科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21,8(13):31-34.
[23] 李成成,李晓林. 科技小院:新时代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的新模式[J]. 民主与科学,2019,(4): 20-22.
[24] 张福锁. 科技小院:知农爱农和强农兴农人才培养的先行者[J]. 科技导报. 2020,38(19):11-15.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涉农高校基于科技小院的拔尖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XJG-22-3-20)]
[责任编辑:杨裕南]
谢志坚,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中国农技协江西井冈蜜柚科技小院负责人;安志超,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后;李亚娟,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