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秀峰
自《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来,我国饮食类纪录片的热度始终未减,《风味人间》作为《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导演陈晓卿的又一力作,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泛好评,豆瓣评分9.3分,第二、三季评分也高达9.3分和9.0分。不同于其他饮食类纪录片,《风味人间》有着非常强的世界性,特别是前两季,更多是站在人类饮食文化的高度,客观展现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饮食特色。正如该纪录片宣传介绍中所讲的:在全球视野中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进中探讨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入挖掘人与食物的关系,全面勾勒中华美食地图,并借此折射中华民族个性的侧面。该片以美食为媒介,站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新视角,讲述中国美食及中国故事,借此重构中国形象,强化群体身份认同,提高跨文化传播效力。但显然,通过不同国度饮食差异的整合来寻求背后的共通点,进而引发国内外受众的广泛共鸣,无疑是饮食类纪录片创作的一大难点。笔者采取案例分析法,深入分析第一季《风味人间》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希望能够为饮食类纪录片及其他类型纪录片的范式创新与突破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饮食作为人类共通的文化符号,加以视听奇观的打造,能够充分激发受众的情绪共鸣,这也是达成文化认同及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前提。《风味人间》打破了传统纪录片写实叙事的框架束缚,更多从构图、色彩、光线等方面的细节打磨,精准呈现独特的视听符号,定向传达人文关怀。创作团队利用最新的数字化手段,将食物生发、酵化等微观变化直接呈现给受众,并以摆拍重现、历史还原等方式进行真实再现,復原饮食表征的原初体验及原初生活,加深了受众对相关饮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就视听素材选择来讲,《风味人间》以主食和肉类为切入点,每一集的相关主题下有全球范围内的多种相似食物呈现。如第二集中伊朗的桑噶扁面包和陕西的石子馍,通过“寻求东西方之间的不谋而合”来探究文化交流的可能性。纪录片善于从不同文化背景中挖掘食物存储技术的共性,如皖南火腿与西班牙火腿的制作工艺,就存在本质上的共通。为挖掘饮食口味上的共性,纪录片还选择了香料调味作为视听素材,将香料作为激活文化认同的媒介。如此,从食物、工艺、口味、器具等方面的共性挖掘,能够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对各自美食文化产生认同。
就视听表达方式看,为充分展现美食的诱惑,《风味人间》通过光线、造影、构图、颜色等的精细打磨,以及微距拍摄、热成像摄像等的大量使用,将观察视角缩小到显微世界,让受众看到物理层次的内在纹理、质变,为受众提供了全新的视听体验。如马肉低温冻结、酸性溶液中的蟹肉、火腿的发酵等过程都被细致地呈现了出来。该片还非常善于利用联觉等艺术手法强化食物的感染力,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调动受众感知,以食物“色香味”的再现和动态画面、动感音乐、动人解说等多维交织,强化受众的文化认同。
如何通过讲故事打破外在种种认同障碍,既是纪录片叙事演进的难点,也是其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重点。《风味人间》除了从表层的视听层面构建文化认同外,还非常善于从叙事层面入手进行本土化处理,顺应文化传播,构建身份认同,以较强的情感凝聚力,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该片通过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的巧妙转换来演绎饮食文化,帮助受众站在他者的叙事层面审视自我,在强化身份认同的同时,在共性对话中实现跨文化传播。从阿勒泰深山中毛勒提别克家的夏日聚会到新疆父母忙完蘑菇季后的一家团聚,从绍兴人一日三餐中的臭豆腐到瑞典周末友人聚会上的鲱鱼罐头,从安徽南坪村农家年夜饭到吉林敦化杀猪菜……在地理空间、制作工艺的流变中,我们能够看到全球美食背后不变的相聚之情。该片以散文化的叙事结构,呈现出极强的艺术色彩和人文色彩,虽然八个故事有着不同的主题,但都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来呈现生活的真实,在碎片化的故事讲述中挖掘美食背后共性的情感内核,真正实现了形散而神不散。
《风味人间》非常善于借助饮食呈现百味人生,如其中一期讲述了冯玉先夫妻亲自上山采摘食材并制作“打笋子”的故事,表面上看是制作美食的过程,但实际上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人的珍视、对幸福的追求等核心价值观,在美食背后深层共通的价值观与故事,弱化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距离感。通过对文化同一性直接或间接的挖掘再现,该片勾连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无疑是全球化叙事框架内切入中国故事的成功探索,有利于塑造共性的中国形象,促进中国文化的高效输出。
《风味人间》强调通过对饮食文化差异性呈现来寻求内在相似性,即以求同存异为根本遵循,挖掘不同饮食文化中的共性元素,进而促进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广泛达成。但该片的差异化呈现并没有停留在表层,而是以寻根思路探寻不同饮食文化之间最本质的动态逻辑。具体来讲,就是从历史演进角度入手,结合时代背景、民族迁徙、食物流转等因素,从古今中外等维度讲述食物、工艺、菜式等的发展过程,让受众全面了解各地饮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吸收过程,在强化地方群体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促进跨文化传播。
纪录片首先对食物进行历史溯源,并纵向呈现饮食文化的演进过程,如《滚滚红尘》一期,讲述了胡饼起源于阿拉伯地区,汉代被引入中原地区,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上形成了不同的样貌,如新疆烤馕、四川锅盔、河南吊炉烧饼等,让受众充分了解胡饼的饮食发展史。通过寻根叙事,受众能够看到不同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与食物之间产生的美妙反应,中外饮食文化并非脱节的独立存在,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在强化地方饮食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帮助受众树立“大饮食观”。又如澳门非洲鸡,其酱料搭配上涉及了地中海、好望角、东南亚等地区的诸多食材,经过本土化改良后成为地方特色美食,也是中西饮食文化碰撞吸收的动态创新过程。还有中国的典型食材豆腐,传到日本后经过本土化创新衍生出了绢豆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海外华人群体规模的扩大,中华饮食或以原生面貌被异域文化所接受,或以被改良、创造后的特色中国菜而纳入地方饮食文化谱系,都彰显了饮食在历史层面文化流动的重要性。
可以说,《风味人间》从文化交流层面再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面貌,并非简单强调寻根叙事中的地方性与民族性,这无疑是对中国文化讲述视角的成功创新。通过文化流变看到饮食文化的深层结构,从中西饮食文化融合中看到文化融合的魅力,这也是其跨文化传播策略的核心诉求。
《风味人间》非常注重品牌运营,通过系列风味IP的打造,推动全球受众与美食的情感联结、文化共享,在深化中华饮食文化的全球对话过程中,实现品牌层面更广泛的文化输出。
在整个品牌IP中,《风味人间》立足全球,挖掘传达不同饮食文化背后的核心价值,是整个IP系列的主打存在;《风味原产地》将视角放在特定地区美食上,每集时长15~20分钟,是专业性较强的短视频类纪录片,充分满足了受众移动化、碎片化观看需求,更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语境下的社交化传播;《风味实验室》则是谈话类节目,以特定美食话题为导向,邀请社会各界名人分享美食故事、传播文化思想。通过IP运营,进一步提高了纪录片的影响力,同时契合了全媒体时代多维传播的渠道诉求,为其国际化传播夯实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风味人间》顺势构建了全新的商业纪录片运营模式,利用受众对自身品牌的认可及广泛的文化认同,打造网络化产业集群,然后将纪录片推向国际舞台。具体来讲,风味IP借助文化认同所形成的价值体系,通过现有受众群体和营销渠道,实现了更广泛的跨文化传播。如在《风味人间》的海外输出之前,创作团队会重新进行内容编排,形成时长4~15分钟的精华片段,去掉画外音,配上中国风音乐,同步在腾讯视频和YouTube上发布。还有,《风味原产地》为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传播效力,与全球知名流媒体平台Netflix达成合作,依托其巨大受众群体优势,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并配置了20多种语言字幕,长期位居Netflix美食板块排名榜榜首。腾讯视频的海外版“WeTV”还专门为《风味人间》配置了6种字幕版本进行同步播出。
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仅包括生产与传播层面的认同建构,而且包括营销层面的认同扩张。《风味人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受众需求为根本诉求,以传播饮食文化内涵为逻辑路径,对前期策划、后期处理、渠道传播、追踪反馈等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多向的利益互动链条。一方面,通过塑造多元化、国际化的美食文化形象,提高品牌影响力,拓宽其跨文化传播的现实路径。另一方面,利用全过程、动态化的营销监测,不断调整营销方案,通过定向的线下分享等个性活动,实现精准的对话推广。
2016年,总导演陈晓卿以纪录片创作者、美食分享者的身份,在国内多所高校分享制作心得、海外经历,在传统纪录片传播系统之外,开辟了独特的对话式营销渠道,不仅实现了创作思想、创新思维的深层传达,而且激发了受众对中国饮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内在驱动,强化了中国文化输出的文化自觉。2019年,受耶鲁北京中心邀请,导演陈晓卿与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围绕全球饮食文化进行了一场深层次、智慧化的学术探讨,全面列举了中西方食物及饮食文化的差异,并深入挖掘了背后情感、价值、历史、文化等维度的共性。同年,陈晓卿还受邀参加了法国里昂中法美食节,并荣获“里昂城市推广荣誉大使”称号,成为唯一获得该称号的外籍人士。可以说,国际化交流平台上的对话营销,不仅推动了《风味人间》的持续化国际传播,而且提高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國际话语权,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输出建构。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本文系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旅游与媒体结合下的山西村镇旅游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W113)、大同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同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媒介传播对策”(项目编号:2019182)的研究成果。
【编辑: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