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节目的出圈策略

2023-09-08 10:10王婷婷
传媒 2023年16期
关键词:蚕丝技艺文化

王婷婷

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于2022年12月30日晚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第一季共11期,节目组前往全国11个省区市,旨在聚焦非遗的创新应用,透过非遗的传承创新展现新时代的中国面貌,致敬非遗创新的历史基因,讲好非遗活态传承的匠心故事。首期节目便引发媒体积极反响,首播当天新闻联播预告节目开播,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中国网及浙江各地党政媒体都对节目进行宣传報道,《文汇报》刊发评论文章并在头版设置导读。据光华锐评统计,截至2023年1月,#非遗里的中国#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达4.5亿,全网热搜上榜21个。

一、深化非遗传播主题

《非遗里的中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精神,以“让中华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为背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承作为核心创意,展现非遗在新时代应用的无限可能,以“非遗+”的多元打开方式展现新时代的中国面貌。《非遗里的中国》延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文化精品一以贯之的初心和路线,体现出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国家站位”。

1.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灿烂文化。《非遗里的中国》注重非遗的新时代创新,致敬非遗匠人匠心,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华上下五千年,世代相传持续创新发展,《非遗里的中国》带领受众一同探索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之道,以传承续薪火,为非遗添浓香,与非遗共绘新时代画卷。感受非遗在这个新时空下的古今发展交错,深刻体会文化类电视节目对国家瑰宝的传承和创新。

2.展示非遗科技强国。《非遗里的中国》让受众看到非遗走进时代生活的更多可能,不仅有“非遗+舞蹈”“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等不断成熟的实践发展,更让人震撼的是“非遗+科技”。其中,微博话题#你知道吗?蚕丝也能用来做硬盘#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辑里湖丝由于韧性强、光学性能好,被应用于信息功能材料与医用科技,我国目前已经研发出世界首款蚕丝骨钉、首块蚕丝硬盘、首个脑机接口,正所谓“一根蚕丝链接大千世界,一根蚕丝将科技引向未来”。过去,蚕丝绢本可以记录历史;如今,中国人做出世界首块蚕丝硬盘,不仅可以在高密度下存储数字信息,还能同步存储血液、DNA、疫苗等生命信息。将人脑与机器脑有效链接,造福渐冻症、高位截瘫、癫痫等重大疾病患者。这些都实现了非遗的科技创新与当代应用。

3.体现非遗匠心传承。《非遗里的中国》不仅聚焦非遗的技艺传承、创新形态,也注重挖掘非遗文化背后体现出的精神内涵。采用多元互动方式体现新创意与老手艺碰撞、创新与传承对话,向非遗传承人的深厚积淀与工匠精神致敬,呈现一脉相通的非遗匠心传承与非遗匠人的博大情怀。微博话题#失聪老人用剪纸与世界对话#介绍林荣文老人自16岁因重病失聪,将所有的心声都倾注在剪纸上,用剪纸与世界对话。#非遗传承人制瓷60余年指纹被磨平#讲述非遗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徐朝兴坚持青瓷事业64年,在制瓷过程中双手受伤、出血,指纹被磨平,历经600次尝试得以恢复龙泉青瓷的独有釉色的感人故事。体验团成员撒贝宁感叹:虽然磨去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标记,但又打上了“传承人”这个重要的烙印!工匠的智慧,活态的传承,品味传承与创新的碰撞,见证非遗的新时代光彩。

二、创新节目传播模式

《非遗里的中国》创新传播模式,采用体验团+艺术秀演+嘉宾设计+“珠串”编排方式,深度挖掘非遗中的历史底蕴、中国智慧、东方美学、民族韵味,在非遗之中“见人”“见物”“见生活”,给受众带来沉浸互动的艺术体验,提高了节目的综合传播效果。

1.体验团带来沉浸式互动体验。撒贝宁、单霁翔、潘鲁生、陈数四人组成非遗体验团沉浸式互动体验多项非遗项目、品尝非遗美食,亲身实践多项非遗制作技艺,如制茶技艺、翻簧竹雕、彩石镶嵌等并深入探寻非遗的创新之美。用沉浸式体验和真实互动,全景展现祖国深厚绵长的非遗文化之脉和繁华蓬勃的非遗创新应用景象。幽默风趣的主持人撒贝宁与颇具亲和力的演员陈数,从观众视角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向观众近距离展示非遗项目,成为节目内容的传播者和引导者。观众不仅震惊于非遗技艺的当代创新发展,还对匠人精神有了更深的体悟。

2.艺术秀演创造东方美学奇观。《非遗里的中国》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达成战略性合作,通过秀演的形式将非遗特质融入艺术化的表达。用高规格、高水平的舞蹈表演打造出“生活里的非遗美学秀”。“一抹梅子青,何以润千年”,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舞者在杭州国家版本馆的龙泉青瓷屏扇前翩翩起舞,用飘逸灵动的舞姿配上数万片青瓷组成屏扇,演绎出龙的独特韵味。舞者将龙泉青瓷的梅子青和粉青色泽中的温润雅致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宋韵美学的代表;蚕丝秀演用舞者身体体现春蚕吐丝,呈现非遗的无限延续和未来发展;台绣秀演以拟人拟形的方式,尽显非遗之美。这些非遗的创新活力和无限创造力,幻化为一场场非遗创新秀演,在一舞一曲中阐释非遗所蕴含的东方生活美学。

3.多元化嘉宾设计吸引受众关注。《非遗里的中国》邀请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艺术家等作为节目嘉宾。不仅提升了节目的专业性,也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深谙非遗知识与传统文化的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单霁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撒贝宁,影视演员陈数组成非遗体验团,让非遗有了更多打开方式。嘉宾在街区内沉浸式非遗体验、与非遗传承人和创新应用人的趣味互动是节目的亮点。嘉宾们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尝试着在陶瓷坯上雕刻的“跳刀”技艺;在缫丝车前分成两组比拼制丝速度,蚕茧在缫丝机上翻飞起舞,交织缠绕成一卷卷蚕丝;在台绣馆体验裁剪镂空“剪布底”,观看“绣娘”在台绣装置前的绣制,感叹“以技艺立道,一针一线绘匠心”。嘉宾们的每一次体验都和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

4.“珠串”编排提升节目传播效果。与当下Z世代年轻人喜欢写“旅行手帐”一样,节目通过“珠串”分版块独立呈现经典非遗项目,既便于新媒体端的拆条传播、二次创作,也便于观众在观看时集中了解某种技艺和知识,增强与年轻观众的互动。网友们纷纷留言:太美了,文化自信就体现于此、非遗原来可以如此精彩、中国非遗“潮”起来……首期节目播出后的兩小时内,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000万。此外,《非遗里的中国》节目叙事节奏紧凑、详略得当,共同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灵动感。嘉宾在台州葭沚老街观赏余杭纸伞制作技艺、无骨花灯、王星记扇子、温岭剪纸等非遗项目,体验高温锅内翻炒制茶,品尝西湖醋鱼、龙井虾仁……这种叙事手法也体现出节目创作的平视视角与年轻化表达,实现了节目的融合传播与话题度提升。

三、融合新型传播技术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打造高水平的视听艺术,成为文化类节目触达更多青年受众的必要手段。新媒体时代,先进的节目制作和信息传播技术丰富了非遗文化的展示形式,更好地助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非遗里的中国》秉持“思想+艺术+技术”的理念,注重艺术传播与制作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让观众享受了一场高水平的文化饕餮大餐。

第一,采用影视化拍摄手段,将非遗精绝技艺通过高自由度视角扩展技术、微型穿梭机、超比例拍摄、微分干涉显微镜头、超微距摄影、3D蜡像冻结、时间切片超高清AI系统等技术手段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镜头切换、声画关系处理,配合Flash动画特技,将非遗技艺展示得淋漓尽致,吸引了国内外广大受众的普遍关注。节目中,笑称“拥有十几副眼镜”的徐朝兴老先生,用特制刀具和手法展示“跳刀”,跳跃出的肌理纹在镜头前“泛起层层涟漪”。

第二,广泛使用“5G+4K/8K+AI”技术,将传统广播电视手段与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性融合和创造性实践,既包含了总台文化类系列节目的庄重感与强知识性,又体现了非遗内容的独特性、创新性。从丝绸到蚕丝、从器物到建筑、从生活到文化,三十余项非遗技艺开启了一个古今交错的新时空,展现了非遗在新时代的多元应用,展示了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新面貌。《非遗里的中国》通过新媒体光影艺术呈现形式,模糊了虚与实、人与物的边界,给观者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在梦幻般的“匠艺世界”中感受厚重的中华非遗文化。

第三,节目制作团队借助绿棚拍摄+CG技术、科技巨幕光影秀、雾幕投影等科技手段,为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镀上一层时代的美学光晕,精心打造出“生活里的非遗美学秀”。其中,青瓷屏扇之间宋韵文化的沉浸感,体现出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当代表达。台州刺绣作品《紫椹》作为G20峰会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主贵宾接待室的主题屏风,它的一针一线通过光与影的巧妙结合,向世界展现出独特的中国非遗文化,也让非遗文化解读跨越时间与空间,达到感官的沉浸式体验与交互分享。

第四,《非遗里的中国》采用“切片化”方式深入解读非遗历史文化,突显手艺人的巧手匠心。以精细化的场景设计、个性化的镜头语言,对各个非遗技艺进行多样化、立体化的呈现。例如,通过春风拂面、龙飞凤舞、神龙摆尾、大鹏展翅等十六个招式近距离展示邵永丰麻饼精湛的制作技艺;一个个生动逼真的特写画面使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灵动起来,嘉宾们不仅可以大饱眼福,还可以亲自上场体验点茶的乐趣。

四、结语

匠心技艺融入时代元素,在千年的岁月沉淀中,色轮滚动、起承转合。文化类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以地理为坐标、传承为基点、发展为方向,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综艺节目的跨界创新实现了新的突破。用沉浸式的体验和真实性的互动,全景展现出祖国深厚绵长的非遗项目和繁华蓬勃的非遗创新应用景象,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隔膜,续写出中华非遗的华美篇章。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系2021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遗的智媒传播与保护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XWC227)、2020年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新媒体时代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UNPYSCT-2020078)、2021年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智库专项“智媒时代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45109613)的研究成果。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蚕丝技艺文化
蚕丝馆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谁远谁近?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春蚕丝尽便会死吗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