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孩子,走出哀伤

2023-09-08 05:13韩婧
心理与健康 2023年9期
关键词:逝者伤心亲人

韩婧

讲述丧葬题材的电影《人生大事》中开场是这样一幕:小女孩小文早晨醒来发现睡在旁边的外婆怎么也叫不醒,没多久以后来了一群人给外婆换好衣服,把外婆放进了一个大盒子里拉走了。她不停地追,甚至对带走外婆的那些人非常愤怒,因为她不知道为什么外婆被带走,也不知道要把外婆带到哪里去。直到追到火葬场男主人公告诉她外婆已经死了,再也回不来了,小文开始哇哇大哭。

在我实际咨询工作中,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天一位五年级的男生哀嚎着来到咨询室,哽咽地告诉我,在课上一个同学提到外公生病了很难过,他突然也想起了自己去世半年的爷爷,于是情绪失控哭到停不下来。他告诉我,他从小由爷爷带着长大。爷爷去年被诊断为癌症,暑假因为已经恶化就回家卧床。有一天,他从补习班回到家和半躺在床上的爷爷说话,说着说着爷爷的头就垂下去了。爸爸妈妈给120打了电话,医生赶来后直接宣告爷爷已经去世了。

大人们都在忙着给爷爷料理后事,没有人顾得上他。他哭着说着自己的恐慌:“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死在自己面前,这半年我时不时会想起爷爷以前背着我去田地里玩,爸爸妈妈批评我的时候爷爷也会护着我,他就突然走了……”说着说着,他又开始哀嚎。等他渐渐平静下来后,我问他:“你这么伤心难过,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说过?”他说:“没有,爸爸妈妈在家当着我的面不再提爷爷。我当着他们面也不敢提,我也怕爸爸伤心,他的爸爸不在了,肯定比我更伤心……”

丧亲家庭中被忽视的孩子

从这两个孩子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丧亲家庭的常态:当一个家庭有人去世时,孩子的哀伤总是习惯性被忽视。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没有必要给孩子说;有些家长觉得,多说无益,说了会加剧孩子对死亡的恐惧;有些家长会将亲人的离世美化,像讲故事那样告诉孩子“爷爷/奶奶去了天堂”“变成蝴蝶飞走了”“变成了天上的星星”。

然而,这些回避或者美化亲人去世的反应会导致孩子内心的丧亲之痛就一直在那里,那些被压抑的从没来得及表达的痛苦有些会在某个节点爆发,有些则会变成一种弥散的不安,如:有些孩子因为亲人去世后会担心哪一天爸爸妈妈突然离开自己而晚上不敢一个人睡,或者爸爸妈妈一出门就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不安。而往往只有当孩子表现出问题,家人才意识到那个在丧亲过程中被忽视的孩子,才会带孩子来做咨询。因此,亲人去世后,及时关注并处理孩子的哀伤反应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有亲属离世的家庭,咨询师可以传递给监护人以下几个原则,帮助孩子更好地走出哀伤。

如何向孩子解释亲人的死亡并处理他们的情绪

首先,在亲人去世后,家长在情绪稳定后,第一时间用科学直接的语言和孩子说明亲人的死亡。在和孩子说亲人去世时,家长需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给孩子传递出更多的安全感也做好示范:虽然会伤心,但是爸爸妈妈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和孩子描述死亡时可以用“死”“去世”等,尽量不用一些模糊或美化的表达如“去了天堂”“变成蝴蝶飞走了”等。后者虽然看上去更有美感,但是容易给孩子造成一个误导——  死亡是美好的,甚至是可逆的。在三年级生命教育的课堂上,我看到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还认为人死是可以复活的。而这种理念多来自家长的教育或者是影视作品。因此科学直接地表达死亡显得尤为重要,这让孩子理解死亡后也更加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其次,开放且坦诚地关注孩子的感受,不必过于小心翼翼。我们鼓励家长用一个开放的态度去询问孩子:“亲人去世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伤心的事情,但是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一样,有些人会很伤心,有些人会很生气,还有些人会很不安,我很好奇你会有什么感觉。”这样的询问会给孩子一个开放的空间来表达。而这种允许表达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能知道自己可以伤心难过,也可以觉得无力不安,进而可以避免因为压抑而导致更为痛苦的情绪反应。

再次,利用持续性联结架起孩子与逝者爱的桥梁。电影《人生大事》中的小女孩知道外婆已经去世再也不能回来的时候,曾经外婆留下来的电话手表里的语音就变得弥足珍贵。电影中还有一对失独父母,他们的女儿因为生病早早地逝去,他们为女儿精心准备了粉色的镶着水钻的骨灰盒,加上小女孩画上的图案,让他们无比动容—— 他们的女儿在生前也喜欢画画,妈妈的手指甲上也涂满了女儿画的图案。

电话手表、镶着水钻的骨灰盒都是生者内心与逝者建立起来的接近感,就是所谓的持续性联结。如果孩子对逝者非常思念,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找一些特定的方式与逝者保持持续性联结,如保留逝者生前的物件、看看逝者的照片,还可以通过画画、折纸、写信等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借由这些方式,将孩子对逝者的思念凝聚在某一些特定的物品或者方式上,进而帮助孩子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

最后,关注孩子延迟的哀伤反应并对其正常化。每个孩子哀伤反应的节奏明显不同,正如上文的小男生在爷爷去世半年后才突然出现激烈的情绪,作为家长需要尊重每个孩子的节奏,也保持适当的关心。

那个小男生在咨询中问我:“韩老师,这么长时间以来,我觉得自己明明已经不伤心了,但是我今天还是忍不住大哭,这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他:“亲人去世最初我们会伤心会悲痛得特别明显,后来会慢慢缓解。但是有时候遇到一些相关的事情又被触发,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我们哭过了,带着对爷爷的思念继续好好生活和学习就是可以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脸上如释重负的感觉。

死亡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孩子拥有着最原始的生命力,当家长用科学的方法和开放的态度给予孩子支持时,孩子也会在陪伴下度过丧亲的痛苦。

猜你喜欢
逝者伤心亲人
这么写,才伤心
逝者师友二题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伤心人之伤心语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分快乐,分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