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新疆的杀手——单嵴龙

2023-09-08 12:42
天天爱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头冠奇台县古生物学家

在遥远的侏罗纪时期,今天的新疆地区是恐龙的世界。人们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许多种类的恐龙。有一种肉食性恐龙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它的头顶上有一个大头冠。这个头冠到底有什么用?

故事

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下了整整两天,原本干燥的地面变得有点儿泥泞,一头单嵴龙孤零零地走在雨中。雨水不停地打在它身上,顺着身体向下滴落。雨天的气温本来就不高,再加上雨水带走了身体的许多热量,单嵴龙感到有一点儿冷。它必须尽快找点儿东西吃,来补充身体所需的热量。

根据单嵴龙的经验,在这种天气里,灌木丛中会藏着小型动物,比如蜥蜴。不过,它已经冒雨查看了许多处灌木丛,却一无所获。单嵴龙并不打算放弃。它又发现不远处有一大片灌木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单嵴龙慢慢走过去。

当单嵴龙距离灌木丛还有十几米的时候,一大群隐龙突然从灌木丛中钻出来,就好像是有人捅了马蜂窝一样。看到这么多隐龙,单嵴龙简直两眼放光:猎物就在眼前。单嵴龙迈开大步追上去。它的双腿长而有力,奔跑中的步伐也很大,大脚落下去的时候,地面上会出现深深的脚印。

那些隐龙跑得很快。不幸的是,一头腿上有旧伤的老年隐龙因为体力不支慢了下来,被身后的单嵴龙追了上来。结果毫无悬念,单嵴龙杀死了那头隐龙,并饱餐一顿。此时,雨终于停了,一缕阳光从云缝中钻出来,打在单嵴龙身上,它感受到一丝暖意。

将军庙旁的头冠

1981 年,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董枝明来到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他此行的目的并不是寻找恐龙化石,而是参与石油勘探工作。董枝明所在的勘探队进入奇台县之后,他们发现地形开始变得起伏,丘陵之间呈现出赭红的色彩,就好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勘探队很兴奋,因为这样的环境虽然恶劣,却很容易发现古生物的化石。

正是在奇台县的荒野中,董枝明发现了一具肉食恐龙的化石。初步勘测表明,这具恐龙化石的完整度还是很高的。正是因为发现了恐龙化石,董枝明立即组织人员,开展了化石发掘工作,并且一干就是三年。1984 年,全部化石终于被挖了出来,完整度也正如之前预料的那样高。因为在距离化石发现地不远处有一座古老的将军庙,传说埋葬着一位战死沙场的古代将军,所以,在之后的科学文献中,这种恐龙被称为将军庙龙。不过,由于没有发表正式的研究和命名论文,将军庙龙这个名字是无效的。

时间一晃,到了1993 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赵喜进和加拿大古生物学家菲力·柯尔一起对所谓的“将军庙龙”化石进行了研究。他们确认,这些化石来自一种未知的恐龙。之后,他们发表论文,将这种在奇台县发现的恐龙命名为单嵴龙,这个名字来自其头骨化石上保存的嵴状结构。单嵴龙的全名叫将军单嵴龙,种名正是来自将军庙。

准噶尔盆地中的化石

新疆准噶尔盆地

单嵴龙头骨上的头冠

嵴冠杀手

單嵴龙并不是一种非常巨大的肉食恐龙。它体长5.5 米,臀高1.5 米,体重约470 千克,这在肉食恐龙家族中只能算中等体形。

单嵴龙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脑袋上的头冠。这个头冠从鼻子部分开始隆起,向后延伸至眼睛的前上方,几乎占了整个脑袋的四分之三。与其他一些长着大头冠的恐龙相比,单嵴龙的头冠其实并不算高,大约只有头骨高度的一半,头冠也是下宽上窄。古生物学家们用CT 扫描单嵴龙的头冠,发现内部竟然是中空的,这样的头冠太脆,不可能作为武器来使用,却可以当作视觉展示物,其外侧覆盖的皮肤很可能颜色鲜艳。

单嵴龙在捕食时会用前肢抓住猎物

单嵴龙长着宽大的嘴巴,嘴中有两排弯曲锋利的牙齿。根据单嵴龙强壮的下颌骨判断,它的咬合力相当强,张大嘴巴咬上一口,能够在猎物身上留下很大的伤口。

单嵴龙的脖子较短,身体强壮,四肢发达。它的后肢尤其长而有力,能够保证单嵴龙追逐小型猎物时的奔跑速度。与后肢相比,它的前肢就短得多,但依然是捕食工具。它的前肢上长着三根手指,手指的末端有弯曲的爪子,用来抓住并控制猎物。

单嵴龙的身后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和转向,至于是否可以作为武器使用,并没有化石证据可以证实。

单嵴龙的骨架,后肢用于站立和行走

脖子長长的马门溪龙

在侏罗纪时期的新疆,单嵴龙并非最顶级的杀手,也没有捕杀蜥脚类恐龙的能力,因此它的主要食物是各种小型恐龙,可能还有蜥蜴、鱼类等猎物。单嵴龙遇到中华盗龙时,肯定会退避三舍,毕竟,它没有能够挑战中华盗龙的巨大体形。

巨大凶猛的中华盗龙

侏罗纪新疆的小恶魔

单嵴龙生活在距今1.6 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地点就在今奇台县。尽管今天的奇台县四处都是荒凉的戈壁,在侏罗纪时期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不仅森林茂盛,还有河流从这里流过,甚至有众多沼泽和池塘。

到目前为止,古生物学家们一共发现了15 种与单嵴龙生活在一起的恐龙,其中最大的就是属于蜥脚类的中加马门溪龙了。这种恐龙的体长可达30 米,体重约35 吨,全身的一半都是脖子;最大的肉食恐龙是属于兽脚类的中华盗龙,尽管发现的化石表明其体长7.6 米,但最新研究认为其体长可能超过10 米,是不折不扣的大型肉食恐龙。除了巨大的蜥脚类和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古生物学家们还发现了体形较小的角龙类,如隐龙和花脸角龙;敏捷灵活的小型兽脚类,如简手龙和石树沟爪龙等。

矗立在古动物馆门前的单嵴龙雕像。

尽管单嵴龙是凶猛的杀手,但也只能算是小恶魔,距离顶级掠食者还是有相当差距的。

猜你喜欢
头冠奇台县古生物学家
性的起源与演化——古生物学家对生命繁衍的探索
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复原两亿多年前乌龟化石
俄藏黑水城西夏水月观音头冠考
新一代古生物学家在中国掀起“恐龙热”
古生物学家星星狐
分享平安果
奇台县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顶上“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