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枫
这是近年来首部囊括国内传奇行者故事、记录中国户外近40年心路历程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近40年前的1984年,新疆青年刘雨田率先徒步走向长城,1985年四川青年尧茂书驾着孤舟迎向金沙江,1986年一群热血男儿闯过长江激流,1987年又一群好汉自黄河漂流而下,1988年余纯顺自上海出发徒步壮游中国,1990年北大学子首次攀登玉珠峰……当时间来到2018年,无腿老人夏伯渝登顶珠峰,打动无数人的身影背后,无论个人还是中国民间户外的脚步,自改革开放以来,已走过近40年。但这些漫长独特历程,一直鲜有系统记录,直到《荒野四十年》的出现。
感觉中国到了该留下远方足迹的年代,有感国内户外文化匮乏,七年前,女作家湘君决定采写走过荒野的一代代人。七年间,湘君凭著个人丰富游历、写作功底与记者经验,穿行天南地北,寻访数百位户外爱好者。跨越四代人的生命历程,串起珠峰、天山、羌塘、鳌太、大横断、梅里雪山等多地变迁,她创作的《荒野四十年1:四代人》《荒野四十年2:闪耀的与逝去的》两卷书,首次勾连出一部中国在路上的心灵史。民间户外近40年的精神脉络,随之缓缓浮现,这两本书是中国人的“户外史记”。
《荒野四十年》湘君著北京出版社2023年8月
《荒野四十年》卷一“四代人”最后一篇,湘君特地选取四川一群年轻攀登者为典型,讲述了新生代的成长与迷茫。远方雪山上,几个男孩自由攀登的身影,看似青春炫酷,实际也在贫穷与风险中苦苦挣扎……这群年轻人里,有打拼过工厂流水线的草根,有放弃高薪的职场白领,有从北漂到藏漂的名校生,还有留学归来的香港青年。不约而同,渴望自由的他们走向荒野,也在生死动荡中,为自由理想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看似离经叛道,湘君觉得新一代行者追求,实则社会巨变中的内心回归。敢于迈出去的脚步,犹如时代先锋,也是国民精神的一面镜子。镜中映着新世纪经济腾飞的另一面:人们对自然的本能,对自由的向往,对自我的迷惘。
跨越几省,湘君寻访当年雅漂队员,写下这个充满时代印记的荒野历险记,也在不断刷新着她自己的认知:“相似的漂流,80年代是为民族尊严,90年代商业社会中,却被当成生意,最后成了一群人对个人尊严的坚守。这是个充满象征意义的转折,上一代英雄梦破灭,或主动或被动,世纪之交的远方追求回归了自我。
从最初一腔热情,历时七年写出上百万字户外人物纪实,湘君觉得除了作品,最珍贵的收获是“见天地,见他人,见自己”。追溯一代代远方行者人生,对于她自己,同时也是一段段重识他人与世界的旅程,一次次自我成长和体悟生命意义的契机。
回顾个人成长,文字和旅行曾是湘君的两大精神救赎。对文字的热爱,在大学时代让她挣脱主流价值观,放弃会计师前程,跨专业去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硕士。对旅行的热爱,在工作中又让她跳出财经媒体,投奔向自由辽阔的旅途。而书写在路上的人,除了出于热爱与使命感,实际是她的第三大精神救赎:在初为人母,差点要和远方说再见时,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道路,一步步抵达天地更深更远处。
“人的一生,究竟该如何度过?”围绕这个永恒命题,一代代人行走在大地上找寻,湘君在书写中反复思索。最后凝结成的中国四代行者故事中,她相信也映着许多人内心找寻,并希望每个读者能找到自己的回答。
知名历史学者袁灿兴全新力作,细致梳理相关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研究疫病对当时政治、战争、社会、文学、医学、玄学、宗教乃至群体心理造成的巨大影响。
东汉至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瘟疫频发期,此一时期,死亡笼罩大地,士人凋伤,人人悚惧,恐慌和绝望弥漫,疫病不但影响着个体的生命健康和精神世界,也深刻影响着历史走向与国运兴衰。此书即以此一时期频发的瘟疫为视角,重新审视东汉至魏晋这一“幽暗时代”下的个体命运、战争进程 和社会风貌。以多维、立体、宽广的视野,深层次探讨瘟疫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