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放核污染水事件仍在发酵。8月26日,日本公明党宣布,该党代表山口那津男访华延期。山口原定8月28日—30日访华,但在26日下午他接到中方通知,说“鉴于当前中日关系,(访华团访华)时机不宜”。此前的8月24日,山口曾在首相官邸与岸田文雄首相会面,商谈访华事宜。山口在会面后对媒体说,“处理水”排放并非日中关系的全部,他拟与中方“从大局”探讨两国关系。当时对访华一事,山口似乎很有信心。
另一方面,岸田以为既然公明党与中方保持传统友好情谊,那中方不会不给山口面子。如此岸田完全可借山口访华,来缓解中方对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反制。但事实证明岸田肤浅了,日本媒体惊呼中国反应“超出想象”。
日本排放核污水要持续30年。对国际社会来说,这也是一个持久而深远事件。日方认为有国际原子能机构加持,还有美国首肯,核污水排放無需征得其他沿岸国家同意。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近来日本华人社会十分热心,举办了不少活动,以弘扬该条约的精神。中国驻日使馆也十分重视,各级官员纷纷出席。以往这类活动可以见到不少日本官员以及日本主流媒体,但近年现场鲜有这类情景,两国间友好氛围日渐稀薄。
日本政府将中国定位为“迄今为止的最大战略挑战”,两国政治互信每况愈下。现在日本政府发誓宁肯牺牲经济利益、国民利益,也要规避“中国风险”。日本政府的对华经济政策从鼓励日企“中国+1”到支持日企回流,现在更限制半导体等领域对华贸易与投资。
刘迪
日本政府将中国定位为“迄今为止的最大战略挑战”。
国际舆论场开始撕裂。美国、韩国政府对日本排核污水支持或承认,但太平洋各岛国尚未公开表态。人们注意到,尽管日本排放核污水获美国首肯,但其他国家仍表示需要研究。事实上,围绕证据问题外界专家指出尚有许多不透明部分。日本政府主张,排放获国际原子能机构许可。对此,中国政府表示不能只听日本政府一家之言,也不能只看东京电力一家数据。
中日这次外交对立内容复杂。因为这不仅是一场外交战,而且是一场专业知识的竞争与研究水平的竞争。当前两国的这场对立,焦距在一个事关国际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这场21世纪的新型外交,对双方外交官的团队支持、知识结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场外交不但涉及核污水排放国际标准的技术问题,而且也涉及国际法、环境伦理、生命伦理等重大原则。中国研究机构应与全球有关专家广泛合作,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
中国外交不但应争取“全球南方”的政治支持,也应广泛争取“全球北方”国家的理解与支持。近来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民众对日本政府排放核污水的抗议广为人知。这些抗议主体——市民团体具有巨大能量,且占据舆论高地,实力不可小觑。如何加强民间环境保护团体的合作,也是中国民间外交的课题。
3·11大地震后,日本学界发表了大量有关核电污染的论文,这些研究很有深度,值得借鉴。今后,中方研究机构可邀请日本有关学者参加相关研究。考虑到当下国际形势,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发达国家学者与中方合作研究将日益困难。面对西方国家的围堵,中国研究机构或学者不能退缩不前,而应更加敞开大门,促进有关研究。
今后中国的新型外交必然是一场全球科学外交。这场外交需要立足在一个更深厚且广阔的大地,以崭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来守候人类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