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云,刘 宇
1.蛟河市动物检疫中心,吉林蛟河 132500;2.蛟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蛟河 132500
预防和诊断猪的病毒性腹泻,关系到猪养殖健康与养殖效益。猪病毒性腹泻属于猪养殖中常见的接触性肠道类传染病,传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不仅威胁到养殖猪的生命安全,若得不到有效预防与控制,必然会为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目前猪病毒性腹泻的预防与诊断是猪养殖研究重点,结合病毒性腹泻致死率高等特点,不断提取预防经验,构建更高效、安全的预防体系,将猪病毒性腹泻暴发率降到最低,尽最大可能保障猪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高猪的病毒性腹泻诊断预防水平。
基于对猪病毒性腹泻的预防与诊断研究工作,加上生猪养殖规模扩大,猪病毒性腹泻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加大对其临床症状观察的力度,通过临床症状分析去制定对应预防措施。对于生猪养殖中哺乳期仔猪群,若感染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症状为水样腹泻并伴随呕吐,粪便味道刺鼻并呈黄色。病猪变化特征也比较明显,如食欲减退、毛发混乱、脱水十分严重,体重下降明显。因为仔猪的抵抗力弱,感染病程主要集中在3 ~7 日龄,仔猪感染病毒性腹泻死亡率非常高,所以仔猪感染病毒性腹泻必须及时、精准治疗,尤其是日龄小于3 周的仔猪。3周龄以上的仔猪抵抗力增强,死亡率也随之减小。当然面对发育比较缓慢或者是发育不良的仔猪感染病毒性腹泻,死亡率同样会增加。已经度过断奶阶段的仔猪以及生长育肥阶段的猪对病毒性腹泻抵抗力相对较强,死亡率比较低。特别是感染后症状不严重、治疗及时的仔猪,极少出现死亡。
猪病毒性腹泻传播的主要源头为带毒病猪,同时其它常见家畜同样会携带病毒,并且相互传播。猪病毒性腹泻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呼吸道和消化道。若病毒性腹泻为轮状病毒,则其它动物同样是传播途径。病毒性腹泻的流行形式复杂,根据养殖规模、周围环境等不同,包括周期性的腹泻流行、暴发性的腹泻流行,此外还存在地方性的腹泻流行。猪病毒性腹泻传播高发期以冬春季节为主,并且病猪治愈后同样会携带病毒并交互传播。根据猪病毒性腹泻传播途径的了解,去采取更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生猪养殖中病毒性腹泻的暴发,生猪养殖安全、经济效益等都会受到波及,必须对猪病毒性腹泻及时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才能够有效控制病猪死亡率,将猪病毒性腹泻对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猪病毒性腹泻诊断主要包括两种,即一般诊断方法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一般诊断方法,主要依据对病猪症状的分析,参考猪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甄别病猪是否属于病毒性腹泻,当然一般诊断方法多用于初步诊断,最终确定需依靠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以抗体检测为基础,通过对试验对象的抗原检测,即直接免疫荧光与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同时搭配中和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去锁定病猪是否为病毒性腹泻。为提升检测效率,在检测技术创新基础上,大规模对免疫胶体金试剂盒进行生产,方便养殖场对病毒性腹泻现场检查。虽然这种试剂盒得到有效推广,并且检测过程简单,能够迅速得到结果,但是因为成本比较高,所以部分分散、个体养殖户望而却步。
生猪养殖中若出现病毒性腹泻症状,必须马上采取治疗措施,迅速落实紧密免疫处理,并且对病猪紧急隔离,及时对生猪饲料与饮用水等进行调整,选择容易消化、增强体质的生猪饲料。随时观察病猪状态,为病猪补充盐水,根据患病猪状态去控制液盐补充量。注射2.5%恩诺沙星0.1 mL/kg,以肌肉注射方式为主。保证每日注射1 次,时间为3 d以上,根据病猪恢复情况决定是否增加注射天数。有效治疗病毒性腹泻的同时,还要注意继发感染的科学预防。面对患病比较严重的生猪,则可以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50 mL。因为腹腔注射位置特殊,所以对注射针头有特殊要求,必须为12 ~16 号注射器,针头的长度需达到4 cm 以上,注射之前对所有设备均全面彻底消毒。此外还需注射干扰素,注射含量为2 mL,干扰素的作用主要是对病毒繁殖生长进行干扰控制,搭配维生素C 10 mL,肌酐与维生素B1用量分别为10 mg、10 mL。均以肌肉注射为主,注射周期为3 d,由此对生猪病毒性腹泻展开协同治疗,增强生猪抵抗力,降低病猪死亡率。
生猪养殖中病毒性腹泻的预防非常重要。病毒性腹泻传播速度快,消化道与呼吸道都是其传播途径,特别是对哺乳期仔猪,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一旦感染病毒性腹泻,死亡率极高。因此必须提高生猪养殖中对病毒性腹泻预防的重视,构建完善的生猪养殖免疫预防系统,借此提高病毒性腹泻的预防水平,为生猪养殖健康与养殖户利益保证奠定基础。根据对生猪养殖中病毒性腹泻暴发周期的分析与流行季节,提前开展免疫预防工作。首先是提前20 ~25 d 为生猪接种病毒性腹泻预防疫苗。因为病毒性腹泻疫苗属于灭活疫苗,自接种日其免疫力的形成需要2 周时间,当然也可以选择活疫苗,虽然接种后免疫力形成时间缩短,但是依然需要1 周时间。因此疫苗的接种必须提前,这样才能保证病毒性腹泻进入流行高发季节,生猪对病毒的抗体处于最佳状态,能够有效降低病毒性腹泻感染概率。群猪免疫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易感猪群的免疫,确保整个养殖区域的猪群安全。按照规定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观察病毒高发期生猪状态。
当前病毒性腹泻防疫,主要分为灭活疫苗、活疫苗,其中灭活疫苗为猪传染性肠胃炎-猪病毒性腹泻二联。两种疫苗对病毒性腹泻均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生猪中的母猪群体接种疫苗后,在哺乳仔猪过程中同样会为仔猪免疫,这种免疫称之为被动免疫。当然仔猪群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直接接种疫苗。对病毒性腹泻中的猪轮状病毒预防,养殖户的选择比较多,除基础的猪轮状病毒病-猪传染性肠胃炎二联活苗之外,还可以选择中间试制疫苗。
免疫预防中疫苗的接种可以灵活搭配,具体接种方案的制定需以生猪养殖实际情况决定,为生猪养殖病毒性腹泻预防构建安全屏障。期间需注意,疫苗的采购、存储、接种等都必须以使用说明为准,对于存储不当对品质存在质疑的疫苗不允许接种。
生猪养殖期间,猪的流行性病毒预防必须落实到各个方面,特别是日常饲养工作。为生猪育肥提供良好、安全、卫生的环境,保证养殖区域温度平衡,尽量控制温度不出现过大波动,这对生猪免疫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生猪生长环境差、卫生条件不理想、消毒不及时、饲养模式不科学等,都会影响到生猪的免疫力,增加生猪疾病感染风险。特别是病毒性腹泻,若环境温度低或者温度波动大,生猪易受凉,极易引发腹泻疾病。成年育肥猪虽然对病毒性腹泻抵抗力强,并且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是一旦感染病毒性腹泻,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减慢,体质减弱,育肥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对于大型生猪养殖场,需加大对饲养水平的提高与饲养环境的改善力度,个体养殖户因为各方面条件有限,所以需在自身承受能力下尽可能改善生猪饲养环境,着重关注生猪养殖保暖的优化与生猪养殖环境的清洁。根据季节气温变化,灵活调整消毒流程,借助加热盘、暖棚等设备保证猪舍温度。猪舍的消毒杀菌必须全面到位,定期检查猪舍卫生,为生猪养殖与病毒性腹泻预防创造有利条件。
生猪养殖期间,猪舍通风非常重要,猪舍通风是生猪饲养环境改善的重要条件,同时有效通风能够及时冲散猪舍中致病菌。尤其是仔猪断奶阶段,仔猪产生应激反应,这期间仔猪的抵抗力减弱,为病毒性腹泻病菌入侵提供了条件。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对仔猪断奶时间做出调整,将仔猪断奶应激反应周期缩短,尽可能保证仔猪免疫力,降低仔猪感染病毒性腹泻的风险。
仔猪群体是病毒性腹泻感染高发群体,因为仔猪断奶独自进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这期间仔猪的抵抗力减弱,所以易感性提高。必须对生猪养殖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仔猪断奶后尽量将饲料更换时间延长,观察仔猪进食情况,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帮助仔猪肠胃逐渐适应饲料,这样既可以维护仔猪肠胃健康,又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性腹泻的感染。科学改善个体饲养中盲目喂养的习惯,仔猪断奶迅速更换饲料,并大量投喂等,过度刺激仔猪肠胃,增加仔猪感染病毒性腹泻病毒的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生猪养殖中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预防,关系到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生猪育肥工作的开展。病毒性腹泻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范围广。针对病毒性腹泻诊断与预防,需整理病毒性腹泻的症状,观察生猪粪便状态、颜色,若生猪食欲减退、脱水等,必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选择对应的治疗药物,按照使用说明对生猪进行肌肉注射,对于症状严重的生猪可以采取腹腔注射治疗。病毒性腹泻的预防非常关键,猪舍环境、温度、消毒等都不容忽视,尤其是仔猪养殖期间,仔猪断奶后的应激反应阶段是病毒性腹泻感染危险期,需及时调整饲养计划,科学选择喂养饲料,逐渐建立适应仔猪的饮食习惯,保护仔猪肠胃功能,在此基础上,科学预防仔猪腹泻,降低病毒性腹泻的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