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琦,李婧
(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 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在此过程中,青年亚文化在符号表达时所呈现的“新风格化”层出不穷,其价值观、社会观、个性追求、娱乐精神等隐匿其中。 若从符号意义上来看,青年网络亚文化可理解为非主流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并以此与传统观念范式“沟通”。高校青年是青年群体中的重要代表,可视为研究这类“新风格化”的重要切入点,重视他们的群体特色,有针对性地探索并形成有效的思政教育引导转化策略,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如今的青年不同于上一辈困顿于温饱之中, 他们更关心的是自我成长的命题,由此,新媒体与当代青少年的结合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兴亚文化现象。“亚”即“次”,是基于主流、主体之外的次属地位[1]。 可以理解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在与主流文化的对比中才有意义。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年亚文化是高校青年创造的一种独特文化形式,作为主流文化的补充,需将其作为网络时代青年人的生存样式进行科学理解。
网络传播环境下青年网民在创造、使用、改造、传播网络话语以进行网络表达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表达模式[2]。 他们活跃于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包括B 站、微博超话、百度贴吧、知乎、豆瓣等。 青年网络亚文化形式多样,以恶搞、网络流行语、网络游戏、网文、网络红人、洗脑神曲等方式集结最为常见。其更迭速度较快,少则月余,多则一两年就会被新的网络文化热点所替代,传播规律呈现出“偶然出现—风靡网络—日渐淡化—被人遗忘”的模式。
青年亚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的“沟通”和“协商”中,一些正向的、积极的青年网络亚文化必然会被超出亚文化范围的其他社会成员所接纳。例如,网络综艺《奇葩说》,当前仍保有“奇葩”“敢说”等风格化的亚文化特征和精神层面的符号,但通过对题目、观点的引导,控制选手表达观点的自由限度,最终既有保留又接受引导,通过与主流文化的不断协商,达成双方的平衡,收编融合,实现双赢[3]。 此外,一系列备受追捧的网文经过社会资本的介入后在海内外宣传推广,网文粉丝群体的不断壮大俨然成为一个循序“收编”、积极“破圈”的过程。 然而,应该警惕的是,部分青年在接触亚文化时过度沉迷, 对现实世界出现认知偏差,价值观念与主流文化完全脱节,消极逃避,甚至出现偏激行为。
高校青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创造出带有自己风格烙印的符号,他们以简单、直接、大胆的方式解构传统、 张扬个性, 逐渐形成一套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其塑造的网络亚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娱乐性、抵抗性、圈层化三个方面。
1.2.1 娱乐性
随手打开微博,“我真的会谢”“芭比Q”“服了这个老六”等流行语成为网友交流时的必备词汇;翻阅贴吧,线条简单、贴近生活的恶搞作品引发诸多跟帖与戏谑;打开弹幕视频网站,鬼畜、番剧等娱乐性内容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好玩、新鲜、充满个性的内容正是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媒体的便捷性为青年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和表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为文化的多元性注入了活力,但也正是有如此唾手可得的便利, 使得不断扩大的网络亚文化群体时刻处于娱乐状态之中。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新媒体的便捷性带来的娱乐化倾向对青年大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参与带来的潜在影响。过度沉浸在娱乐状态中可能导致对真实世界的脱离和社会责任的淡化。
1.2.2 抵抗性
每一种亚文化必然存在于某个相对弱势的群体范畴。从特征上看,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亚文化通过与主流文化的对立和区别来彰显自身独特性, 他们倾向于拥抱非传统的审美、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此来突破主流文化的束缚,并通过艺术创作、时尚风格、言论表达等多种形式传递他们的反叛精神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边缘群体有了可以发声的平台,高校青年在此逃避主流文化带来的压迫感。学者马中红认为, 现代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已经褪去了“正面冲突”和“公然抵抗”的色彩,变得更加“自我宣泄”和“自我满足”了[4]。它以不断分裂再产生的网络表情包、短视频作为个人鲜明的符号性表达,意在对无可奈何的现实世界的抵抗。
1.2.3 圈层化
青年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现实需要等因素游走于不同的网络圈层。 这些圈层必然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或是特定的网络群体、网络空间,如微博粉丝群、QQ 群、微信群等,其中部分圈层会设置一定的“门槛”,但大部分具有开放性。在同一圈层内,如若成员之间价值观念相通、动机相似则会固化圈群内的价值观念; 反之则有可能会在圈层内部引发矛盾与冲突。此外,大学生通常会同时进入多个网络圈层,通过留言、转发等方式与圈层内外的成员沟通交流, 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庞杂与堆叠的效应。从而导致各个趣缘圈子在互动、冲突、联盟、分化中展现出复杂的关系结构[5]。
高校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形成有着特殊的主客观条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青年对话语平权的渴望,圈层的构建为青年群体构建属于自己的网络亚文化提供了可能性[6]。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高校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改革开放初期,饭馆、茶楼出售手工制品、农副产品等方式促进了个体经济的繁荣, 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21 世纪初,财富积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造富神话不断上演。 近10 年来,新兴业态的长足发展,“互联网+”的日益强盛,独角兽企业频现,财富日益聚集。 流通渠道已然收紧,改革的红利日趋减少。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在迅速释放年轻人的欲望,却没有同步赋予满足年轻人欲望的现实条件。
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实践使得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大众的自由意识觉醒,当代青年大学生更是在此基础上诞生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并渴望着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期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可社会阅历的不足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话语权缺失。学业和工作的压力及生活的负担,造成现实与他们期望的人生有着巨大落差。
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存在一个平等、自由、开放的广场,而我们生活中的这个“广场”则更大程度上存在于网络的虚拟空间中。 在急速向前的社会列车上,很多人承受着来自多方的压力,渴望找到可以安全释放情绪的出口。由此,上述“广场”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虚拟的网络空间为青年的自由表达提供了理想平台,层出不穷的流行图文、短视频透露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与不满,他们渴望改变弱势地位、实现自身价值却又无可奈何。 狂欢是建立在对主流文化的反抗之上的, 是对现实世界的两种划分。 一个是严肃的、等级的、服从秩序的世界,充满了顺从的空间;另一个是“狂欢化”、大众化的世界,与传统的世界完全颠倒[7]。 在此狂欢场域中,高校青年能够超越传统社会角色的限制,通过戏谑方式表达情绪和态度,不仅是一种释放压力的自我宣泄, 更是时代洪流下的一处剪影。
社会的各个文化体系好似一张巨大的网, 它用特定的网格程序规训每个人的行为并建立与世界和他人的联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已拟定的符码规则来确定自己的个体角色。 亚文化群体隐匿在开放的网络社区之中, 等待带有相似符号的个人或群体出现实现身份认同。
芝加哥学派认为, 所有的大型社会都是由许多小的社群组成, 这些小社群的文化相对于其所在的更大文化来说就是亚文化, 亚文化被赋予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意义[8]。 每一种亚文化的出现,都是某一少数群体关于自我身份的表达, 可视为对传统观念的抵抗、博弈抑或是协商。高校青年亚文化圈层中的成员通常有着明确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 在持续的互动中向组织化发展。
高校青年网络亚文化是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文化现象, 其暗含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需要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思考。 充分把握高校青年网络亚文化的生成和传播规律,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引导高校青年群体的成长融入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
社会主义主流话语是与时俱进的, 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应在掌握主流话语内蕴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和创新,使之与高校青年圈层文化进行嫁接,在圈层中唱响社会主流文化,扩大主流文化精品供给,丰富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如“央视新闻”精心制作“为了可爱的中国”和“红色档案”等微记录合集,以现代话语重述革命先烈们在峥嵘岁月中的家国情怀,让他们烈火淬金的精神锋芒在青年网络社区中熠熠生辉。
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大学生参与主流媒体的话题讨论, 将网络场域的公共议题正向延伸到线下课堂, 把握重要时间节点营造主流文化的传播氛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主流媒体的平台,使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符号,创新形式凸显主流文化的强大魅力。此外,以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常用表达范式扩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资源,突破文化壁垒,主动贴近大学生缩短情感距离,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的关注点。 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才能更有效地“入脑”“入心”,富有启迪性与感染力的教学才能发挥春风化雨的作用。
青年亚文化网络圈层的大部分成员经常处于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集群, 相似的观点不断重复从而形成“回音室效应”,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给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导致文化多样性需求低、缺乏包容,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兴趣和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抢占网络阵地, 采用新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9],及时补充主流文化相关信息,并主动为高校青年解决疑难问题,疏导情绪,对不正之风及时遏制,加以管控。
“人设”是圈层沟通的关键,不同的“人设”会吸引不同的群体,通过识别人设IP 而来的圈群成员通常互动黏性佳且稳定。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过培养学生“意见领袖”引导圈层内的青年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意识概念、 政治主张和道德要求,注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促进高校青年实现公民价值意识的觉醒及对先进主流文化知识的认同。
青年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聚焦于青年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在时代衍变下的新情况是实现青年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一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 年发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着眼于现阶段我国青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殷切关注的核心权益,从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权益保护、预防犯罪、社会保障10 个领域有重点地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并且提出了相应领域的主要发展举措, 用以应对青年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这一规划为青年在新时代的发展规划了蓝图, 并结合当前青年的状况和我国的社会实际, 为新一代青年的发展进程划定了明确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10]。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是一项持久复杂的体系工程,贯彻好、落实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通力协作。 高校青年是这一规划的主要受益群体,大学生当前的生活、学习、工作状况需要被广泛了解,大学生的“声音”需要被认真倾听。 所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高校青年群体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不仅要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也要成为相关部门的关键智库,促进大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推动大学生群体更好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