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吴志学
丰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苏丰县 221700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为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是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持续感染6个月以上,诱发肝脏不同程度炎症坏死、肝纤维化的一类慢性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传染性,对患者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1-2]。CHB发病后以肝区疼痛、乏力、恶心等为主要表现,若发病后未能及时治疗,伴随疾病的逐步进展,可对患者肝脏造成损伤,并诱发炎症反应,进而损伤肝功能,引发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甚至诱发肝癌,危及生命[3]。丙酚替诺福韦、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均为临床常用CHB治疗用药,这之中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为新型替诺福韦靶向前体药,其对HBV的复制启动与聚合酶逆转录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有助于减少肝组织受损程度及肝纤维化,对肝脏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4-5]。为分析该药物对CHB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8月—2022年2月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予以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1~65岁,平均(46.76±5.11)岁;病程0.5~6年,平均(3.15±1.19)年。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1~66岁,平均(46.69±5.15)岁;病程0.5~5.5年,平均(3.18±1.21)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编号:fry-2023-058)。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6]中关于CHB的诊断标准,部分出现肝区疼痛、乏力、恶心等症状;②HBeAg阳性,HBVDNA≥5 log10IU/mL(=105IU/mL),且肝功能异常;③参与病例与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对研究药物过敏者;②合并肝癌或其他类型恶性肿瘤疾病者;③并其他类型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者;④并严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⑤并精神类疾病、认知沟通障碍者。
对照组予以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国药准字H20153090;规格:0.3 g)治疗,空腹口服用药,0.3 g/次,1次/d,持续用药48周。
观察组予以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注册证号H20180060;规格:25 mg)治疗,随餐口服,25 mg/次,1次/d,持续用药48周。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两组均予以甘草酸二铵、双环醇等保肝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1)治疗效果:结合患者症状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具体分为如下3个等级:①完全有效: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恢复正常,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DNA, HBV-DNA)低于监测下限、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antigens, HBeAg)转为阴性,且症状体征改善明显。②部分有效:ALT恢复正常,HBVDNA低于监测下限、HBeAg未转为阴性,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③无效:HBV-DNA、ALT均未恢复,HBeAg未转为阴性。总有效率=(完全有效例数+部分有效例数)/每组总例数×100%。
(2)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4、48周的HBV-DNA水平,同时统计治疗后12、24、48周时两组ALT复常率、HBV-DNA抑制率、HBeAg转阴率。其中HBV-DNA抑制率指对HBV-DNA的有效抑制率,参考标准为<500 g拷贝/mL;ALT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以检测水平处于0~40 U/L范围内为复常,统计复常率;HBV-DNA定量检测以实时荧光聚合酶连反应法(PCR法)测定;HBeAg转阴率以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
(3)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下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下降、头晕头痛。
采用SPSS 2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和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略高于对照组的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两组的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48周两组HBV-DNA抑制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HBV-DNA水平对比[(±s),log10 IU/mL]
表2 两组患者HBV-DNA水平对比[(±s),log10 IU/mL]
组别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治疗前5.05±0.67 5.11±0.71 0.364 0.717 24周2.42±0.26 2.41±0.31 0.146 0.884 48周2.03±0.32 2.02±0.33 0.129 0.898
表3 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抑制率、HBeAg转阴率对比[n(%)]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CHB为临床高发肝脏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且病程长,根治难度大,一旦发病需长时间接受抗病毒治疗[7]。CHB发生后以乏力、低热、腹胀、肝区疼痛等为主要症状,若病发初期未能予以充分重视,在疾病不断进展加重下,可发展为肝癌,对患者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均存在严重威胁[8-9]。当前临床针对CHB的治疗以核苷类似物等抗病毒药为主,如拉夫米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但该类药物在长期使用中易引发耐药菌株,进而影响CHB治疗效果,难以保障远期预后[10-11]。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也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新型抗病毒药物,为常见CHB治疗用药[12]。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作用机制类似,均可在人体内转化成二磷酸替诺福韦,进而竞争性结合脱氧核糖底物,达到对病毒聚合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对HBV-DNA链延长的抑制,达到抑制HBV复制的效果[13-14]。但替诺福韦酯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在长时间用药下容易造成骨密度及肾脏受损,影响患者用药安全性[15]。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属于新型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之一,相较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具有更高的用药安全性[16]。该药物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大部分药物有效成分均可主动扩散、被动转运,进而直接进入肝细胞中发挥功效,经肾脏代谢较少[17]。此外,相较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的血浆稳定性更好,对机体骨骼与肾脏影响相对较少。既往相关研究已证实,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在CHB治疗中效果与安全性均较为理想[18-19]。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略高于对照组的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的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48周两组HBV-DNA抑制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采取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CHB均可发挥积极作用,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且近期疗效相当,均可有效促进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1% vs 22.86%)(P<0.05)。由此可见,相较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能够在保障CHB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用药不良反应,保护患者肝功能。张大维等[20]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分别实施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下,两组疗效分别为80.96%、8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替诺福韦酯治疗)的42.86%(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可见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在CHB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且可保障用药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予以CHB患者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