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在津英文报纸中的天津形象研究

2023-09-07 04:59:34程宝乐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中国时报

摘要:天津,作为清末直隶总督驻地,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的主要基地,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洋务运动的崛起。然而异域文化中的天津形象研究乏善可陈。文章采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相关分析方法,探究近代英国在津两份报纸《中国时报》和《京津泰晤士报》中的天津形象,梳理了天津城市风貌和文化生活在西方视野中的呈现。在城市风貌上,报纸对天津的新式火车、船、市内交通报道较多,印证了天津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作为北方交通重镇的功能定位;报纸记述的租界内西式园林和各式建筑的兴起,展现了天津中西合璧的城市样貌。在文化生活方面,研究分析了两份报纸对租界内的娱乐活动、节日庆典等的描绘,得出英国媒体中的天津是西方人思念故土的怀旧乌托邦的结论,而对中国文学文化的描述彰显了天津多元文化融合交汇的特征。彼时《中国时报》和《京津泰晤士报》在我国华北地区及英国本土有较大的影响力,是西方人书写中国的窗口。研究提出当代重塑天津形象的方法和途径:北方水陆交通枢纽和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缩影。研究旨在揭示英国媒体中的天津以北方交通重镇、多国建筑、多元文化的形象出现,实则彰显了殖民者的殖民本质和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心理。天津作为英国媒体中的“他者”,完全失去了话语权和表述能力,是西方“注视者”眼中的天津。

关键词:《中国时报》;《京津泰晤士报》;天津形象;文化根源;异域文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3-0077-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1860—1949年西方在津主要英文报纸中的天津形象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SK016

一、引言

异域文化中的城市形象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城市形象作为一国的文化符号,是国家形象的地理空间表征。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异域文化中的天津形象研究乏善可陈。

天津是中国唯一有着确切建城时间记载的城市。近代天津中西文化激烈交汇,随着九国租界的建立和现代工业的崛起,西方人眼中的天津逐渐脱离对北京的依附而独立存在。研究梳理了近代英国在津英文报纸《中国时报》《京津泰晤士报》中的天津形象,旨在厘清彼时“津门文化”在异域文化视野中的彰显,及其背后的深层文化根源。

二、理论溯源

达尼埃尔-亨利·巴柔指出,“套话是对一种文化的概括”,“是陈述集体知识的一个最小单位”[1]153-184。“它浓缩了一定时间内一个民族对异国的‘总的看法”[1]12。因此,通过对套话的研究可以窥见整个社会的集体想象。“套话”就是传达异国形象的“符号”。

“自我”与“他者”是生产这一形象的“注视者”和“被注视者”。这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关于能指与所指的理论中得到了印证。之后本维尼斯特发展了这一理论,突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形象学将其发展为“自我”与“他者”的互射性与互动性,也就是说,“他者”的形象也传递了“自我”的某个形象。形象表述者在言说“他者”的同时,也在言说“自我”。

三、近代在津英文报纸概述

(一)《中国时报》

始于1886年11月6日的《中国时报》是近代西方在中国北方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报纸,于1891年停刊。该报主要介绍天津及华北地区要闻,同时报道国际热点事件。《中国时报》在出版的第一期明确说明办刊宗旨:尽可能让历史事实成为自己故事的讲述者和道德标准的呈现者[2]。该报因具有权威性而被称为“外国人在华北的圣经”。

(二)《京津泰晤士报》

《京津泰晤士报》又称《天津时报》,由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设置于天津英租界内的最高行政机构)资助创办,是半官方的英国报纸。该报最初为周刊,1902年10月1日开始改为日刊,1941年停刊。《京津泰晤士报》是当时西方人以及中国上层人士在天津的舆论阵地,在京津地区及国外有较大的影响力。

四、近代英文報纸中的天津城市——交通和文化重镇

1860年开埠后,天津成为继上海之后的第二大商埠,是中国北方交通枢纽和文化重镇,吸引了大批有意来华的外国人到此定居。各国租界的相继建立,也造就了天津华洋杂处的文化氛围。

(一)交通便利的港口城市

1886年,《中国时报》报道了窄轨铁路在天津首次运行。“自从上周日窄轨铁路试运营之后,每天都有大批中国百姓和他们的家人来参观和乘坐火车。”铁路首次走进了天津人的视野,被称为“铁马”“飞翔的车厢”[3]。

1888年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决定将原来的唐胥铁路扩建至大沽海口北岸。塘沽南站应运而生,也成为中国第一个水铁联运的火车站,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连接到了一起。到2004年,塘沽南站运营已达百余年。中国第一条标准铁轨、第一个铁路材料厂都始建于此。《京津泰晤士报》第一期就记录了始于1891年的“官办铁路进展”情况。这条从天津到山海关的快速列车建成后,全程运行时间为8小时,吸引了更多乘客。铁路的出现改变了天津的生活方式,也开启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新式轮船的引进、制造和使用推动了天津海路运输的发展。1880年,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在津建立,能独立建造、维护、修理新型轮船。“在大沽码头建造的新式轮船抵达天津,它非常适合出海。”“我们得知工部局为了准备迎接冬季到来已经决定安置‘房船,为天津与北京之间的旅客提供住宿。”[4-5]天津造船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打破了西方轮船垄断中国海域的局面,也使天津成为联通中外的北方海运中心。

19世纪末期,天津租界区的建设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1887年,掌管天津邮政的英籍德国人德璀琳在自家门前铺设了天津第一条碎石路。很快碎石路在租界内得以推广,原本坑洼不平的土路得到修整、拓宽。不久后,这种新式道路被应用到租界以外的其他地区。“当天津官员们看到了(紫竹林外国租界地区)碎石铺筑的大道的好处,也用了同样的方法铺设了租界以外的城市道路。”[6]

(二)华洋杂处的城市风貌

随着外侨的不断涌入,租界内的西式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了天津的城市空间。近代以前天津的生活建筑、城市布局都体现出典型的中国传统特色,园林多为皇家、显贵、富商所有。开埠以后,各国租界在各自划定的范围内建楼修路,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万国建筑”群。租界内的公共花园也逐渐增多。英租界内的维多利亚公园(今解放北园)始建于1860年,后经修缮,于1887年6月21日正式开放。这是天津现存最早的公园。“工部局宣布新建成的公共花园今晚正式开放,这个公园被命名为‘维多利亚公园。灯串从公园四个角旗杆处悬挂起来……乐队晚上也在这里演奏。”[7] 这与租界以外的“中国城”形成了鲜明对比,造就了近代天津华洋杂处的城市风貌。

五、近代英文报纸中的天津文化生活

(一)怀旧的乌托邦

“(怀旧)的核心是在象征的时空里建构出理想化的社会纽带,以补偿现实中归属感的缺失,激发积极情感,维护自我连续性。”[8]天津开埠后,租界内外国侨民数量从1866年的112人,发展到1900年的2200人。侨民仿照西方传统在租界开展赛马、网球、溜冰、舞会、音乐会等娱乐活动,在形式和情感上建立与家乡的连接。两份报纸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我们)将成立体育委员会以安排撒纸赛马和其他户外娱乐活动,包括障碍追逐、狩猎和足球。”[5]

“虽然天气炎热,但草地网球在这一季仍十分流行,尤其受到女士们的喜爱。”

“乐队在溜冰场里演奏了两个下午。星期四的天气很好,没有风,冰面平整,岸边阳光灿烂。溜冰的人很多,孩子在冰上打滚,使这一景象变得异常活跃。”

品烟音乐会开始于1886年,之后每年冬季都会定期举行。这项活动在外侨中极受欢迎,成为近代天津租界历时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之一。1896年后,这些文体活动还常被用来招待来津访客,成为当地社交平台。“这一季的第一场吸烟自由音乐会于上周六在天津俱乐部举行,听众们都非常懂得欣赏,他们聚在小桌周围认真聆听优美的音乐曲目。”

“皇室来访日期定在10月29日,因此,秋季运动会将会提前三天举行。”[9-12]

每当重要节日来临,这种怀旧、思乡的情绪就会变得浓烈。租界内的各类社交活动上经常演奏英国传统歌曲。外侨通过庆祝传统节日,沿袭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增强侨民的民族认同感,唤起对故乡的追思[13-16]。租界这块文化“飞地”成为连接侨民与故土的纽带。天津也成为西方殖民者遥望家乡、思念故土的“怀旧乌托邦”。

(二)文化碰撞与融合

近代天津是晚清政府洋务运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清政府在天津兴办西式教育,发展造船等近代工业,不同文化在此交汇融合。租界是殖民者在被殖民的国家建立的文化飞地,殖民者试图将完全西式的文化传统、行为方式照搬于此,形成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租界内的娱乐活动一度禁止中国人参加。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租界内居住谋生,中式的戏院、茶园数量激增。这让西方殖民者深感不安,提出应“彻底消除这种日益增长的中国戏剧的威胁”[17]。天津当地饮食习俗逐步进入外国侨民的生活中,并颇受欢迎。“鲤鱼(中国鲤)是很好吃的。其他的淡水鱼,大大小小的,大约有十几个品种,都超出了我的鱼类学的能力,没法用英语叫出名字来。”[18]在各类文艺活动中,外侨有时也会身着中式服装参加舞会,乐队也会演奏中国乐曲。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早期开明人士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模式。19世纪后期,中国虽处于各种西方势力的压制之下,但民族复兴和抗争的力量仍让殖民者感到震惊[19-21]。 清代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是晚清西学倡导者之一曾国藩之子,曾任晚清驻英法大使,在中法战争中主张“与法人辩,始终不挠”。《中国时报》对其才华和能力不乏赞誉之情。“曾侯爵风度翩翩、熟练掌握英法双语,和他一起探讨商务或是一般事物都是件愉快的事。”[2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也是两份报纸关注的内容。“今天是阴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三个节日之一。”[23]《中国时报》第168期刊登了丁韪良翻译的李白著名诗作《月下独酌》。这是该诗最早的英译本之一。

六、结语

天津作为北方沿海重要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闲适、舒缓的人文环境吸引着西方各国的关注。近代天津在西式生活方式和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成为连接南北、中外的交通重镇,形成了中西合璧、华洋杂处的文化特征。西方视野中的天津作为文化“他者”,投射了殖民者以西方为中心的殖民视角,揭示了殖民入侵的本质和形象注视者的文化心理。

当代天津,依托地理位置优势,以北方水陆交通枢纽和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缩影重塑天津国际形象。希望本研究对梳理异域文化视野中的天津形象的流变、增强文化自信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153-184.

[2] 亚历山大·密吉.导言[N].中国时报,1886-11-06(1).

[3] 亞历山大·密吉.火车[N].中国时报,1886-12-18(97).

[4] 亚历山大·密吉.简讯[N].中国时报,1886-11-06(2).

[5] 亚历山大·密吉.简讯[N].中国时报,1886-11-27(47/51).

[6] 亚历山大·密吉.简讯[N].中国时报,1886-12-11(79).

[7] 亚历山大·密吉.维多利亚公园[N].中国时报,1887-02-25(536).

[8] 戚涛.怀旧[J].外国文学,2020(2):88-101.

[9] 亚历山大·密吉.网球[N].中国时报,1887-08-13(669).

[10] 亚历山大·密吉.溜冰[N].中国时报,1886-12-18(101).

[11] 亚历山大·密吉.吸烟音乐会[N].中国时报,1887-12-24(993).

[12] 爱丽丝·史密斯.皇帝来访[N].京津泰晤士报,1898-09-24(119).

[13] 白中阳.论近代城市年节喜庆活动中饮食空间的拓展:以近代天津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3):113-117.

[14] 常璇璇.《德华日报》视角下的中国形象(1930—1933)[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15] 耿科研,江沛. 1920年代前后天津美国侨民群体述论[J].史学月刊,2014(3):47-52.

[16] 施芳芳.中国大陆英文报纸的对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D].苏州:苏州大学,2008.

[17] 爱丽丝·史密斯.中国剧院[N].京津泰晤士报,1898-09-24(120).

[18] 亚历山大·密吉.简讯[N].中国时报,1887-02-05(217).

[19] 李文健.记忆与想象:近代媒体的都市叙事[D].天津:南开大学,2012.

[20] 冯曦瑶.清末天津租界外侨音乐生活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9.

[21] 王晓颖.天津第一份英文报纸《中国时报》:由《中国时报》看天津城市发展[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22] 亚历山大·密吉.简讯[N].中国时报,1886-12-11(79).

[23] 亚历山大·密吉.简讯[N].中国时报,1887-06-25(531).

作者简介 程宝乐,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中国时报
“立委”日历
环球时报(2019-01-21)2019-01-21 04:24:22
发鸡排
环球时报(2018-12-03)2018-12-03 04:22:53
顽固“台独”台湾同胞告诉我们
台声(2016年5期)2016-09-13 06:36:02
台湾《中国时报》谁是马英九的接班人?
小康(2014年4期)2015-01-29 01:13:29
回颜术
环球时报(2014-09-03)2014-09-03 19:07:24
蔡康永因过于劳累致面部神经失调
电影画刊(2013年9期)2013-11-19 03:58:06
台湾报纸中的大陆新闻框架比较——以《中国时报》与《自由时报》为例
传播与版权(2013年7期)2013-05-10 06:17:30
中外摄影家长安大PK—黄子明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