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废弃农膜治理及再生利用工作分析

2023-09-07 14:25李彦明曹月娥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6期

李彦明 曹月娥

摘 要 农膜的使用在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产生的农用残膜也成为农业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为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建设,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责任落实,细化工作措施,通过政策宣传、价格补贴、技术支撑、再生利用及绩效考核等措施,使农业污染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实现农田残膜变废为宝。

关键词 废弃农膜;再生利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

中图分类号:X71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2.067

地膜具有蓄水、保墒、增温等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农膜使用在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时,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动宁夏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多措并举治理农田残膜,清除白色污染,对农田残膜进行回收再生利用,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 隆德县废弃农膜现状

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西麓,海拔高差大,气候冷凉,由于地膜具有蓄水保墒增温等作用,成为当地农民使用较多的农资之一。2022年,隆德县农田地膜覆盖面积2.2万hm2,设施温棚面积0.17万hm2,年产生废弃农膜6 000 t(含杂质),农用残膜已成为当地农业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1]。

2 创新废弃农膜再生利用必要性

2.1 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指出,要研究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技术、装备和模式,构建农业废弃物就地减量、就地处理、就地消纳综合利用技术模式体系;集成建立适应不同区域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研发地膜回收捡拾机具、地膜资源化利用等重要产品和关键技术,加快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问题[2]。目前,隆德县残膜回收仍以人工回收为主、机械化回收为辅,机械化回收的地膜杂质和农膜分拣难度大,研发膜杂分离的残膜回收机械和再生利用设备,是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

2.2 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的必由途径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指出,要完善再生塑料相关标准,支持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引导相关项目向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园区集聚,加快推广应用废塑料再生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鼓励塑料废弃物同级化、高附加值利用,推动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创新农田残膜再生利用,减少残膜焚烧填埋,减少残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必由途径。

2.3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支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肥一体化,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观测试验基地建设。”创新废弃农膜再生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乡村农业生态环境,是推进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有力支撑。

2.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措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区政府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要求,要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布局一体规划、农村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改善统筹配套。在平罗县、隆德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加速开发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推进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积极探索提升废旧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实现资源再生利用,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的具体措施。

3 隆德县农田废弃农膜治理措施

3.1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严格落实残膜回收利用责任制。成立由分管縣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检察院、环保、审计等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工作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分工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3.2 强化政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1)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利用各成员单位的优势上下联动,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残膜危害性的认识,自觉行动起来治理废旧地膜,变废为宝。2)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农机安全生产“五进”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契机,借助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条幅等传统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残膜回收利用相关内容,推动农村环境治理。3)对德隆县经营农资的企业、个体户进行有关共同治理、农资残留、消除农田白色污染等的培训,积极宣传废旧农膜污染的危害性及回收再利用的重大意义,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防治白色污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农资销售环节逐步提高经营者绿色、环保意识[3]。

3.3 强化政策执行,落实补贴政策

1)加大农用残膜回收价格补贴。坚持企业投入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对农户分拣后的残膜按照1.2元·kg-1的价格回收,其中企业承担0.5元·kg-1,项目补贴0.7元·kg-1。2)实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根据网点回收量、企业加工量和新建标准化残膜回收网点数,分别给予500元·t-1、700元·t-1奖励扶持。3)加强农用残膜回收及加工再利用的技术创新,每年给予残膜加工企业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残膜加工企业设备改造升级。4)按照各乡镇布局,就近设置残膜回收网点,便于农户交售。

3.4 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残膜治理

县农业农村部门主要承担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的具体技术指导工作,协调、督查和管理企业实施项目;县环保部门把残膜回收利用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负责规划建设残膜加工企业及残膜回收网点;县宣传部门组织有关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用残膜回收利用工作,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各乡镇作为残膜回收利用项目实施主体,主要负责辖区内网点规划、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县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负责联合审查企业回收残膜数量、网点交售票据及账务,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到位,健康运行。

3.5 加强机械作业,降低劳动强度

成立残膜回收再生利用公司,对农田残膜和废旧塑料进行再生利用,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人工拣拾残膜劳动强度大、有效回收率低,易造成残膜的累积污染,应推广使用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经有关部门测算,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高于85%的技术要求后,可明显实现治理白色污染的目标。但在实践生产过程中,实施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对农业地膜的厚度、强度及残膜回收机械有一定要求,由于隆德县日照时间短、地膜抗拉伸强度较弱,自然条件下地膜的降解速度较慢,因此减少使用厚度较薄、强度较差的农业地膜,降低机械捡拾残膜的难度,是确保提升残膜回收率的首要任务;在实际作业中,尽量使用残膜机械化回收联合作业机具,一次作业可完成多项工序,从而减少各类机具的进地次数,减少对残膜完整性的破坏,便于开展机械回收。

3.6 强化技术支撑,降低面源污染

1)推广可降解膜,降低农田农膜残留,减少农田残膜污染。2)增加地膜厚度,使用厚度为0.015 mm的农膜,增加农膜抗拉强度和耐老化能力,便于机械化回收。3)推广应用膜杂分离程度高的残膜回收机,提高残膜机械化回收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

3.7 强化绩效考核,促进措施落实

县政府把残膜回收利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制订了考核办法,采取不定期督促检查的办法,严格进行考核,落实奖励措施,督查企业加强自律,谋划发展。

4 农膜再生塑料颗粒加工技术

4.1 残膜破碎分拣技术

废旧地膜破碎回收分拣机可通过驱动电机、轴杆和破碎刀片对地膜进行破碎处理,当破碎后的地膜落到筛网上,因地膜与泥土的质量不同,泥土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透过筛网的空隙下落,并通过第一出料管落入收集盒内,地膜在风机的作用下则会被吹送至连接箱内,并通过第二出料管落到输送机上。该机器可以实现有效除杂,简化了后续回收工序,提高了回收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高。

4.2 残膜清洗技术

农业废旧地膜回收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筒、出水管、转轴、顶板和进水管。清洗筒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圆柱结构的底座,底座的内部设有漏斗结构的集污孔,外圆周面与清洗筒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电动机使得多个旋转桨叶围绕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对清洗筒内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污水形成漩涡,通过离心力使得沙子和泥土聚于漩涡底部的中心,同时使得地膜运动至漩涡顶部的外缘部位,从而将地膜和沙子等杂质进行分离,便于工人收集清洗好的地膜,同时便于工人通过出水管将聚于清洗筒内底部的沙子等杂质集中排出,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4.3 残膜分选技术

利用废旧地膜回收除杂机,通过水泵将水箱内部的水从储存盒排到传输带表面,将传送带地膜表面打湿,将附着的灰尘和泥土颗粒分离,移动至过滤网表面后通过驱动电机输出端带动搅拌杆对地膜搅拌转动,将附着的杂质更进一步分离并掉入过滤网开设的孔洞中与地膜分离,从而达到除杂效果。

4.4 残膜除杂技术

将地膜从进料管放入立箱内部,地膜随着挡块上侧的斜坡滚动掉到传输带上表面,解决了地膜表面沾有泥土灰尘无法完全清理和通过风机吹动容易将地膜从杂质出口吹出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4.5 残膜热熔造粒技术

农膜热熔设备由喂料设备、主机螺杆、电磁加热、排渣设备构成。副机设备由电加热片、自动换网模头构成。农膜清洗后,通过强制喂料机进入主机,当主机温度达到350 ℃,农膜会融化,被丝杆螺旋机构强制挤出后流入副机。经热熔挤出一体机挤出的丝条状再生塑料,通过机械牵引,经过配套的冷却水槽进行直接冷却处理,末端进入切粒机进行造粒[4]。

5 隆德县农田废弃农膜治理措施

5.1 完善残膜回收网络

依托隆德县鑫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建立了机械(人工)回收、农户分捡、网点回收、企业加工和销售再利用相互支撑、相互约束的残膜回收利用网络,农田和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农用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

5.2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了机械(人工)保捡拾率,清理田间残膜;网点保回收率,方便农户交售;企业保加工率,促进资源再生利用的“三保”工作长效机制,保障了残膜回收利用工作健康运行[5]。

5.3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为加强农用残膜回收及加工再利用,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残膜加工企业设备改造升级,使残膜加工工艺在行业内保持技术领先,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用残膜回收加工产品附加值。

5.4 助推旱作农业健康发展

残膜再生利用有效破解了农用残膜污染问题,助推隆德县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2023年旱作节水农业覆膜面积达到2.3万hm2,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5.5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通过实施残膜回收利用工作,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村乡村道路、林带(区)、农田地头、河坝堤岸和旅游区等区域的残膜堆放或飘拂现象得到了有效管制;降低了土壤地膜残留量,減轻了废旧地膜对土壤的危害和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使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

5.6 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2022年,隆德县回收残膜面积1.80万hm2,缴售残膜2 592.166 t,每吨残膜回收价格0.12万元,残膜回收收入311万元;加工颗粒918.06 t,颗粒销售价格每吨0.54万元,颗粒销售收入495.75万元。残膜回收和颗粒加工实现变废为宝,共帮助当地农民增收800万元。

参考文献:

[1] 李彦明.宁夏隆德县农田残膜治理与回收利用探究[J].北京农业,2014(15):270.

[2] 张永娟.关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几点措施[J].农家致富顾问,2019(16):187.

[3] 温继光.棉田残膜回收方式及资源化再利用[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35):67.

[4] 薛振彦.残膜机械化回收与造粒再生利用试验示范[J].农机科技推广,2015(11):34-36.

[5] 陈一丁.宁夏地膜覆盖与残膜回收及再生利用做法的启迪[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5(1):15-16.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