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模块化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路径探究

2023-09-07 13:43:06乔芳芳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模块化

【摘要】本文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模块化在线开放课程的内涵、特征以及课程开发的理论逻辑,阐述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模块化在线开放课程开发的路径:确定课程总目标→分解最小潜在目标→构建三维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开发在线课程资源,并通过具体案例阐述开发过程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 模块化 在线开放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8-0117-06

模块是课程内容中的基本单元,开发模块化课程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模块化课程开发是近年职业教育课程相关研究的热点。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要求“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打破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每位教师要全面参与教学流程重构、课程结构再造”“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果”。模块化课程重构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成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

模块化课程开发与在线开放课程开发的深度融合势不可挡。但当前模块化课程及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并没有过多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师范类专业具有职业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目前已有的研究较多集中于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的开发,而针对师范类专业课程模块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较少。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特点。因此,笔者着重探索适合职业教育师范类专业的课程模块化理论以及模块化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路径。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模块化在线开放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模块化的概念源于制造业,用于分割、组织和打包整个系统,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模块按照一定形式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以完成整个系统要求的功能。MES(Module of Employable Skill)课程是当代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典型成果,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MES课程对模块做了如下定义:“模块是指在某一职业领域、工作范围内,将一项工作划分为几个部分,这种划分要符合实际工作的流程和工作规范,要有明确的开头和结尾。这样划分出来的每个部分就是一个模块。”在模块化课程中,每个模块将有一定关联性的教学内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通过一定的活动、方法、手段对相关的知识、技能进行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获得相关能力,强调学以致用,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MES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工作任务为模块,并且具有精细、灵活等优势。MES课程的这些特点及优势,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职业教育学习周期长、不能根据需求灵活调整课程内容的现状。

在线开放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运用线上时空进行知识传播,并且具备线下课程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简称为“慕课”。我国2003年开始建设与运用在线开放课程,当时采取“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建设方式,经历了“精品课程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三个发展阶段。慕课最主要的特征是大规模和开放性。由于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出于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需求,高职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必须遵循“工学结合”“产学交替”“任务导向”等理念;高职实践教学离不开真实的生产环境,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必须与实际岗位需求和生产环节相衔接。

根据模块化课程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内涵与特征,可以梳理出模块化在线开放课程的内涵:是指将课程按照一定的逻辑分解成若干可以独立存在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模块化重构处理,重构课程后基于颗粒化的理念开发微课、习题、课程资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并在开放网络平台上供学习者学习与使用的一种课程。职业教育师范类专业具有职业性与教育性的双重属性,教育部发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模块化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需考虑教育的重要属性,以区别于其他职业教育课程。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模块化在线开放课程开发的理论逻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国必先强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教育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生命过程,外显为专门的社会活动,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类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以及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高职师范类专业具备师范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为一线幼儿园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幼儿园输送高质量教育师资的重任,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基础教育师资的质量、强师计划的实施成效甚至整个教育体系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高職师范类专业课既具备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又具备师范教育育人的特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而幼儿教师的岗位面对的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需要幼儿教师具备幼教知识、教育能力和教育情怀。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好玩会戏、巧动善思、慧编能导”的游戏生成、组织与观察能力,使其能更好地解读幼儿心声、洞悉幼儿需求、促进幼儿成长。

MES课程开发的方法论基础是工作任务分析,其课程构建和实施的基本步骤是“职业分析→岗位描述→就业模块开发→MES课程体系实施→评价和反馈”,其中模块开发遵循两大基本原则:最大程度灵活性和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占据主要地位,但是由于MES课程开发侧重岗位工作的知识与技能,因此不完全适用于师范专业课程模块化。考虑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情感的岗位需求,任务分析已不能满足课程开发的需要,因此应深入结合岗位工作的内涵和需求进行课程开发,即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的开发。

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开发符合近年教育领域广泛运用的以学生的核心素养或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开发的第一要素,以职业能力为单位开发模块化课程需聚焦岗位能力,但同时涵盖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的目标。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确定支撑幼儿教师岗位能力发展的最小构成单元为模块,并最大化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幼儿园教师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开发主要注重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幼儿教师岗位能力的任务分析;二是在具体情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灵活处理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能力的内容开发。在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应基于最小的模块开发微课资源、习题资源、课程资源,形成在线开放课程的资源包。

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的组合主要依据生涯导向组合逻辑。目前已有的课程组合逻辑主要有生涯导向、兴趣导向、良构问题导向、非良构问题导向四类。生涯导向强调将相同性质的模块进行组合,以帮助学习者在相同性质的模块学习中获得某一方面系统的知识及操作技能,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未来职业生涯的长期能力。而幼儿教师岗位能力大部分需要同质化的学习内容来促进某一核心能力的发展,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适合进行同质性的模块化学习。影响模块组合的两个核心要素是模块组合的目的以及模块组合的方法:一是模块组合的中心化,即模块的组合是否具有明确的问题指向性,是否为解决某一问题而组织模块;二是模块组合的结构化,即模块在组合时是否遵循模块自身的逻辑,是否呈现出结构化的形态。

三、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模块化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路径

模块化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需遵循“确定课程总目标→分解最小潜在目标→构建三维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开发在线课程资源”的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幼儿游戏与指导的模块化在线课程的开发路径如图1所示。

(一)结合“岗课赛证”需求,确定课程总目标

“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育人方式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属于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针对幼儿教师、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等岗位开设,基于对相关岗位工作的分析,本门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幼儿教育工作岗位组织幼儿游戏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相关游戏理论,掌握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及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方法,能够根据儿童发展需要设计适宜的游戏,并具备对各类游戏活动进行组织、评价、反思的基本技能。

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高职学前教育專业标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赛项评价体系、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制订了“培养‘乐玩、会玩的幼儿园教师”课程总目标。

(二)根据课程总目标,分解学生发展的最小潜在目标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个目标领域逐层传递,从低到高、由易到难。这些教育目标为课程的编制提供依据,同时,在目标编制上需要做到具体且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客观评价课程教学是否达标。

本课程总目标“乐玩、会玩”主要以学生游戏环境创设及游戏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游戏的设计实施与指导能力、游戏的评价与反思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通过对核心目标的分析梳理,可将以上目标分解成数个具体可操作的潜在发展目标,形成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的目标系统。

以“游戏环境创设及游戏资源开发利用能力”这一潜在发展目标为例,该核心目标可分解成两大部分:一是具备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能力,二是具备幼儿游戏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两大目标逐层分解到每一周教学的具体目标中,形成每一次教学活动的潜在发展目标。如将具备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能力这一目标分解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包括:熟悉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环境的功能与特点、理解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环境创设的原则、掌握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环境创设的方法等。这些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岗位所需的数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潜在发展目标,该门课程的所有潜在发展目标组合构成单独又相互影响的目标关系网,共同组成本门课程的目标系统。

(三)基于最小潜在目标,构建三维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

与以往的目标分类方法相比,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更强调学习者能力的获得以及在能力获得过程中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学习者在获得能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获得各项能力。从分解出的最小潜在目标出发,依据布鲁姆的认知、情感、动作三个维度的目标体系,构建本门课程的三维模块化课程内容,有利于整门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因此,本门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需从知识、素养、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模块化划分。为了确保课程模块的灵活性,模块必须是整个课程系统中最小的单元,只有最小才能满足其独立、可教、自由组合的条件。一般而言,模块的开发可以从工作体系或教育体系两个维度进行考虑,而职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岗位工作胜任力,因而从工作体系的维度开发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三维模块化课程内容从知识掌握、素养提升、能力获得的角度而言是相对独立的,但不具备可教性,可教性的模块化课程内容还应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出发对工作能力进行进一步细分,得出相对独立、具备可教性、可自由组合的课程模块。

根据本课程特点,可从两个维度进行组合,即模块组合的中心化和模块组合的结构化。这些模块化课程内容因其具有既独立又可自由组合的特点,不仅能实现单一的潜在目标,还可以在自由组合后实现其他潜在目标。同一潜在目标也不是只有一个课程模块能够实现,将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合理组合后,也能实现相同的潜在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对未达成的潜在目标进行教学改进。学生亦可根据自身的学习弱项,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查缺补漏。

(四)依据混合式教学理论,构建模块化立体课程资源

2003年,何克抗教授将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概念引入我国。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支持学习者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形成自身的知识系统。线上学习是一种个人学习行为,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对线上课程进行学习,学习随机性强。这种学习特点在高职学生身上较为明显,结合这些特点,当前的在线开放课程将教学内容通过简单短小的微课进行呈现。为了不让学习者迷失在海量的微视频中,在线课程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内容,最终形成一套多入口却有序的学习任务序列。短视频是在线开放课程基本的知识体系分解单元,一般不超过10分钟,知识颗粒度比较小,支持混合式学习的在线开放课程重视学习体验,具备完整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基于此,在线开放课程的资源开发与模块化课程开发理念不谋而合,形成契合点。在同一课程目标维度下,从潜在目标衍生至最小单元子模块课程内容,具有自由组合、灵活使用的特点,其单一学习、组合学习均不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都能实现学生知识、素养、能力三维度系统全面发展。这样的模块化课程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化时代人们碎片化学习需求的问题。因此,将模块化课程与在线开放课程结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模块化的线上线下课程资源,能更好地显现模块化课程的优势,提升教学效果。

线上开放课程资源主要围绕线下子模块课程内容开发“知识点”资源包,包括相应的微课、PPT、数字化教材、在线练习题、拓展资料等。同时,结合职业教育师范类专业的特点,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岗位工作情境,还需开发相应的典型教学视频案例,直观呈现工作场景。线下模块化课程的学习应完成“工学结合”中的“工”,“产学交替”中的“产”及“任务导向”中“任务”方面的学习内容。因此线下模块化课程的资源更多强调实践教学服务,教师全程参与监督与指导,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内服务实训材料、场地等,或安排真实工作场景的岗位任务等的实践条件资源(如图2所示)。

四、幼儿游戏与指导模块化在线开放课程开发案例

基于“岗课赛证”的需求,高职学前教育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确定了“培养‘乐玩、会玩的幼儿园教师”课程总目标。以总目标分解出的3项核心目标之一“具备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能力”为例,在此目标下,分解出3个最小潜在发展目标:熟悉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环境的功能与特点、理解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环境创设的原则、掌握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环境创设的方法。

基于最小潛在发展目标,构建出支撑这3个最小单元潜在发展目标实现的知识、素养、能力模块课程内容:①知识模块——幼儿园各类游戏环境的基本知识;②素养模块——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价值;③能力模块——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方法。

知识模块课程内容包含3个子模块内容:①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的功能与特点;②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创设的原则;③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的玩具材料投放。

素养模块课程内容包含4个子模块内容:①幼儿园游戏环境与幼儿语言发展的关系;②幼儿园游戏环境与幼儿身体发展的关系;③幼儿园游戏环境与幼儿审美能力的关系;④幼儿园游戏环境与幼儿认知发展的关系。

能力模块课程内容包含2个子模块内容:①创设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②提供各类游戏区域的玩具材料。

根据模块组合的中心化和结构化原则,教师或学生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子模块进行教学或学习,子模块的任意组合均可实现其中任一潜在发展目标(如图3所示)。例如,知识子模块1“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的功能与特点”课程内容中的“语言游戏区域的功能与特点”与素养子模块1“幼儿园游戏环境与幼儿语言发展的关系”的组合学习,可以实现潜在目标1“熟悉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环境的功能与特点”,也可以实现潜在目标2“理解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创设的原则”。知识子模块1“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的功能与特点”与能力子模块1“创设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组合学习,能促进学生实现潜在目标3“掌握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创设的方法”。

依据混合式教学理论,知识模块课程内容“幼儿园各类游戏环境的基本知识”下设的3个知识子模块可构建模块化立体课程资源,分别可以制作“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的功能与特点”“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创设的原则”“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的玩具材料投放”三个微课视频、微课对应的教学课件、幼儿园各类游戏区域的环境及玩具材料的图片、玩具材料安全标准的拓展文本资源以及测试习题等线上资源。线下课堂中,要求学生围绕线上学习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训任务: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各类游戏区域的特点和创设原则,为中班幼儿的建构区、角色游戏区、表演区、阅读区、美工区、种植区投放适宜的玩具材料。在线下课堂提供给学生的是幼儿园仿真实训室、幼儿园建构游戏室等实训场所以及材料等,便于学生在岗位情境中更好地完成实训任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立体化课程资源的应用逻辑是,课前基于任务驱动,学生提前按需学习线上开放课程资源,课中完成相应模块的实训或实践任务,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实训实践指导,学生课后完成线上习题测试,巩固学习效果。如课程目标“具备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能力”下的知识模块课程内容“幼儿园各类游戏环境的基本知识”,教师在课前发布实训任务“为中班幼儿的各类游戏区投放适宜的玩具材料”,学生围绕此目标学习在线开放课程中的“游戏区域功能与特点、游戏区域创设的原则、玩具材料投放”等微课和课件,查看相应的游戏环境创设图片及玩具图片。在课中,学生分组在实训室内完成对中班各类游戏区域的玩具材料投放任务,教师随堂指导并对各组的玩具材料投放情况进行评价,课后学生将本组的玩具材料投放图片上传至线上课程答题区,同时完成线上的课程内容测试。

整个学习过程教师都应给予监督与指导。如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及时提醒督促,课中对学生课前、课后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测试与反馈。对学生的课程学业评价也应从只关注终结性评价转向全程评价的过程性评价为主,这样可以倒逼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积极开展课前、课后的线上开放课程学习。

参考文献

[1]吕幼军,于丽丽,马晓军,等.包装工程多层次3D接驳式模块化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J].包装工程,2021(S1).

[2]舒伟.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9).

[3]俞萍.能力本位教育指导下的邮轮英语课程模块化建设[J].商业经济研究,2018(18).

[4]李政.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内涵、开发与使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4).

[5]易烨,戎笑.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发生逻辑、现实反思与改革路径[J].职教通讯,2021(2).

[6]龚雄涛,胡昌杰,王亮.高职教育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2(14).

[7]温燕.企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J].幼儿100(教师版),2022(12).

[8]程宇.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21(17).

[9]耿哲,石皋莲,季业益.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混合式教學设计与实践:以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课程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22(12).

[10]陈静,杜婧.在线课程的进化特征及主流模式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7(3).

[11]宣葵葵.美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特征、影响及争论[J].高教探索,2014(6).

[12]石娟,尹睿,张梦叶.国际视域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分析:基于中、英、美、加、澳五国MOOC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6(5).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教育评价改革专项课题“CIPP模型下学前教育专业教法类课程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建构”(2022ZJY49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乔芳芳(1985— ),讲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游戏。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基于模块化控制系统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模块化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5期)2020-05-30 13:01:56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考虑模块化和退货率的供应链大规模定制模型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中国核电(2017年2期)2017-08-11 08:00:56
从模块化中得到的二氧化碳
流程工业(2017年4期)2017-06-21 06:29:52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流程工业(2017年4期)2017-06-21 06:29:50
非模块化设计四合一炉对流室的模块化吊装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