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2023-09-07 08:17郭鑫宇
时代商家 2023年34期
关键词:财务转型业财融合事业单位

郭鑫宇

摘要:业财融合作为财务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概念,通过对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生的财务信息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有效地规避风险,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财务部门掌握了业务部门的相关信息也能够对数据进行更加综合深入的分析,业财融合使二者实现了共赢,同时能为管理者更好的提供准确全面的决策支持。实现业财融合需要学会换位思考,拥有战略思维,并将财务、业务、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打破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事业单位财务转型。财政部也提出了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进一步强化业财融合管理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可见业财融合已经成为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业财融合的概念,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阐述了业财融合的内容,然后结合实践,深入研究了目前事业单位在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转变思维,树立业财融合意识;统筹兼顾业务财务相关指标;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业财融合质量的对策建议,论文对于提升事业单位业财融合水平具有启示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事业单位;业财融合;财务转型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得各行业和各企业事业单位的业务不断创新发展,为了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也为了提高单位综合管理能力,目前事业单位都提出了开展业财融合的财务创新管理思路,多数单位的财务已开始出现了改变,由“管财务”向“管总体”转变,由“账单记录者”向“业务伙伴合作者”转变。实施业财融合有助于实现事业单位服务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升单位运行质量,增强风险预警及管控能力;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协同配合,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是在业财融合的实践过程中,仍会遇到一些阻力和问题。本文就事业单位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展开了研究,希望为事业单位实现业财融合目标,充分发挥出业财融合的效能,促进单位的财务工作转型,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高效性与有用性,保障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一、业财融合的概念

业财融合是近年学术界和实务界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目前在学术界。业财融合的概念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业财融合是信息融合,即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融合,融合的关键是以单位的业务活动为基础生成财务信息,再把财务信息反馈给决策层,支持管理层决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业财融合是价值融合。该观点认为,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价值创造,一切业务活动都应以价值创造与价值增长为导向,因此业财融合的本质也应该是价值创造,业务链要融合到价值链中。由于企业财务部门与各类业务部门的职能与分工各有不同,致使财务与业务在信息上与组织上的分离,业务部门往往忽视业务能否实现价值创造,他们只关心业务,或者虽然重视业务过程中的价值创造,但是很难将其贯彻始终,因此需要财务延伸至业务活动的前端,识别出业务流程中的价值增长点、改善点和风险点,把这些信息反馈给管理层,用于指导企业的资源配置,改善和调整业务活动,实现价值链与整个业务链的全面融合,推动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增长。

二、事业单位的特点及业财融合的内容

企业单位在开展各项业务和经济活动时,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为基础而进行的;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同时承担着调节市场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责任,不以盈利为目的,事业单位的经费部分或全部来源于财政资金。但是开展公益性社会服务也会有各项经济业务发生,所以服务社会是事业单位的首要目标,但在此过程中还要兼顾经济效益。兼顾经济效益是为了维护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为事业单位服务社会提供保障。因此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业财融合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信息融合,也是业务链与价值链的融合,融合的目的虽然是价值创造,但当价值创造与服务社会发生冲突时,要以服务社会为首要任务。

三、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业财融合的意识不足

首先,通常业务部门重视的都是收入、支出、结余等指标的具体情况,认为财务部门的作用只是记账、算账和报账,对财务部门做出的相关风险提示以及一些合理化建议存有侥幸心理,觉得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所以不予重视。此外,财务人员需要及时获取业务数据及信息,但是通常得不到业务部门的有效支持,导致业财融合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其次,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长期局限在自己的记账、核算等工作范围内,缺乏业财融合意识,不能主动融入到业务中,无法发现业务活动中的风险点和问题点,导致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工作无法开展下去。

(二)业务、财务的目标及关注点存在偏差

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关注点与工作目标存在差异,各行其是,造成业财融合难以开展。一方面,业务部门关注的是业务活动的结果,比如项目绩效的考核等目标导向,把绩效当做评判工作成果的主要指标,忽视了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活动费用等相关问题,或者对业务产生的费用不明确。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关注的是风险的防范和降本增效,提升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不只是注重绩效,还要把资源配置效率作为评价的标准。因为业财目标和关注点的不同,导致双方有协调,更有冲突,形成了业务、财务各司其职的现状。

(三)单位信息化水平不足以支撑业财融合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使用的传统财务管理系统显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许多财务软件在应用开发方面不够全面,往往只能从事记账核算等工作,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远不能满足业财融合的要求。其次,目前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相互独立,难以实现信息数据的互通共享,无法为业财融合的实现提供相关保障。

(四)单位的组织结构及职责划分不足以支撑业财融合

首先,在组织结构的划分上,事业单位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属于两个独立的体系,有着各自的分工,阻碍了业财相互融合和交流。其次,职责划分也不利于业财融合。目前,财务人员的工作是对单位发生的业务进行事后核算,也就是在业务结束后把业务数据交给财务人员,由财务人员核算出相关的财务数据,如收入、支出、结余等基础信息,这一传统的结构模式和工作职责划分方式為业财融合的开展设置了障碍。

(五)人员能力不足以支撑业财融合

财务人员如果不懂业务,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没有业务管理经验的财务人员也难以成长提升,只有渴望进步的自我动力,才能确保单位财务与业务充分融合。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思维仍停留在核算、记账等工作上,比较缺乏业务、计算机、大数据等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不具备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不能与业务部门流畅高效的沟通,习惯于编制凭证、审核记账、编报报表,无法适应业财融合给财务工作带来的变化,加之单位忽视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致使业财融合的推进受到了限制,人员能力不足以支撑业财融合。

(六)财务管理未深入到业务活动中

具体体现在:第一,对收支预算,业务部门通常重视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关注结果,注重开源而忽视了节流,对业务发生的相关耗费分析不准确,致使支出开销过大或不合理,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浪费,破坏了收入支出的平衡;第二,采购资产供应中,财务部门未做好资产预算和配置计划,导致资产重复配置,对于已有资产,闲置严重,利用率不高;第三,在确定单位发展规划时,财务部门没有从财务视角做出相关预测,导致单位发展缺乏科学规划。

四、加强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维,树立业财融合意识

首先,转变财务人员的意识。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最难的莫过于思维的转变,财务工作人员应该走出自己的认知局限,懂得从宏观视角去看待整体财务工作,借由自己掌握的财务知识对现有的财务工作做出对应的价值评估,从而得到相对应的工作形式。财务人员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把单位各个部门当做一条产业链,实现自上而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全面把控,看待的角度不同,财务分析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区别。要主动的将思维意识转向业务经营,成为价值的创造者。其次,转变业务人员的意识。通过宣传、学习等方式,使业务人员认识到业财融合的重要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配合业财融合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交流,推动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

(二)统筹兼顾业务、财务等相关指标

财务人员在展开工作时,要从多个方向出发,不只关注财务指标,还应重视非财务指标,做到统筹兼顾财务与业务相关指标,提取出有用信息,为提高单位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提供支持。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持续进行业财融合的优化和革新,进一步实现财务指标中包含业务绩效、业务绩效中包含财务指标的综合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推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业财融合是业务、财务、信息技术的三位一体。事业单位应利用互联网、跨平台操作等去开发一套系统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挖掘,把数字变成数据,数据变成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单位应该分析自身管理现状,找到未来管理需求,开发或购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创建财务一体化流程。保证在业务事项发生时,各业务子系统可以按照流程步骤进行处理,与此同时系统能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并自动上传到财务系统,存储在数据库中,实现财务系统与采购、供应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和高度集成,使数据汇总、数据分析不再费时费力,做到跨地域、跨部门整合数据,还能保证业财数据来源一致。

(四)优化组织结构、明确职责

事业单位应该合理优化单位内部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划分,以帮助业财融合更加顺利的进行。首先,建立业财融合专业部门或岗位,全面协调和负责业财融合工作;其次,明确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在业财融合中的职责定位,让各部门彼此配合,避免出现问题后相互推卸责任,同时要求业务部门做好开支方面的计划,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推动业财融合的开展。形成以业务为基础、财务为指引的业财融合管理体系。

(五)提高业财人员的综合能力

业财融合是一个双向的概念,一方面,财务人员除了要掌握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还应懂业务,拓宽知识领域,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与其有效衔接及配合交流,主动将思维意识转向业务经营,站在新的角度去看待整个财务工作,把单位各个部门当成一条产业链,能够自上而下全面把控,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准确提炼出相关业务信息进而转化成有用的决策信息;另一方面,业务人员也要结合财务分析数据,以此为出发点,以财务结果为导向,通过融入财务管理思维开展业务,控制支出,改进完善业务流程,使财务与业务实现信息共享、统筹规划、互联互通、协同发展。以此来提高单位的治理能力与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1.扩展专业技能

财务人员的重要工作是梳理与分析繁杂的业财数据,为决策者提供一份可信度较高的、有价值的信息。财务人员不但要掌握自身财务知识,还要扩展专业技能,能娴熟的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做到数字可视化并进行建模分析,财务人员不能做数据的搬运工,而是数据的分析师。

2.提高沟通能力

财务人员都应提高沟通能力,为开展业财融合工作奠定基础。应能准确的将财务信息转换成业务人员看得懂、能理解的建议,每一位财务人员都应懂得使用会计语言,把会计语言翻译成业务用语,以方便于和业务部门交流,视野从凭证、账簿、报表拓展到整个单位、整个行业、整个社会的需求,在了解业务的基础上回应业务部门的相关质疑,不断地提高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效率。

(六)财务管理延伸到业务活动前端

第一,为了避免收支预算中存在的问题,业务部门应向财务部门提供相关预算信息,财务部门据此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偏离预算的情况,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相关责任人,及时调整和改善业务,防范风险,实现收支的平衡。

第二,对于资产管理,首先,在固定资产投资购建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做好内部控制和使用监控。其次,对于已有资产,制定阶段性排查方案和目标,查明资产利用情况。通过整合调剂、盘活等方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将原有资产与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挂钩,充分结合存量资产的使用状况配置增量资产,从源头节约财政资金。

第三,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应根据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公共事业发展愿景,全面系统的分析单位目前的财务状况和与运营情况,结合本单位财务及运营状况、内外部相关动态,预测和评估单位在未来一段时期发展前景后作出科学规划,以为社会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五、结束语

业财融合作为事业单位运行与管理过程中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不过只要事业单位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恰当的解决问题,就能充分发挥业务和财务的协同效果,为业财融合的深入开展营建良好的环境,共同化解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业财融合的水平、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发挥财务对业务的指导作用,进而促进事业单位高效率的开展财务和业务工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做出科学的指导和支持,进一步整体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在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未来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深入研究了事业单位推进业财融合的现状与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助提高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实现业财融合价值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丽.行政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21 (7):47-48.

[2]郑友鑫.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重点难点问题分析[J].财经界,2021 (7):126-127.

[3]袁强.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财经界,2021 (7):126-127.

[4]李春梅.业财融合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J].财经界,2021 (9):116-117.

[5]刘群.事业单位业财融合路径探索[J].現代商业,2020 (10):193-194.

猜你喜欢
财务转型业财融合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招标企业“互联网+”财务转型浅析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