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十五中学 孙静静
家国情怀是指对家庭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意识。它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是对国家的热爱、忠诚和牵挂。它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是一种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鼓舞着人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和国家而奋斗,为实现民族繁荣和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现代社会,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和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强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不同层面上提倡彼此关注和支持。家国情怀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情感和义务,它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进步,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付出努力。
家国情怀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情感,它涵盖了对家乡、国家、民族等的热爱和尊重。地理课堂中常常探讨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学生了解和认知家国的途径。地理教学与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学习地理可以加深对家国土地、自然资源和文化传承的认识,增强对家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促进爱国情感的产生和发展。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物产资源等基本信息,让学生认识到祖国在世界上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从而增强对祖国的归属感和爱国情怀。地理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如山川河流、名胜古迹、民俗文化等,从而增强对家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地理教学还能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信息和文化特色,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使命。可见,地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家国的热爱和忠诚,是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地理课程既是一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又是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通过地理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了解、热爱祖国和家乡,从而激发出家国情怀。
在当今的初中地理课堂中,尽管教师已经意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初中地理课堂仍然存在家国情怀渗透不足的问题。
第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以知识储备为主,缺乏情感教育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讲解知识点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导致学生缺乏对家乡和家国的感情认同。第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地理知识与爱国意识脱节的现象。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地理知识与家国情怀之间的联系,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缺乏兴趣和热情,无法真正理解和体验爱国情感。还存在基础知识重复、缺乏深度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重复,缺乏深度的探究和思考。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厌烦和反感情绪,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爱国情感。第三,学生缺乏家国情怀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在地理学科培养家国意识与实践紧密相关,很多课堂上很难体验家国情感,这导致学生的爱国情感难以被激发。
在地理课堂注重对家国情怀的渗透,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爱国情怀和责任感的优秀学生。那么,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应该如何渗透家国情怀呢?
地理注重让学生了解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增强对国家的保护意识。教师可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从而使理论知识更加深入人心。例如,在学习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居民与聚落》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家附近的小区、公园、河流等地点,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并了解居民与聚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保护措施。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制作图表、记录数据等方式进行解释和说明,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联,以及每个人应如何为环境保护作贡献,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保护意识和对国家的热爱。
另外,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可以让地理课程家国情怀生活化,如增加动画与影像等形式,同时可以结合实验进行演示,通过利用实验仪器观察、测量等方式,让抽象的家国概念变得更加具体与生动。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沙尘暴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意识到沙尘暴来袭的危机,有意识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恢复植被,保护树木,以此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差异。通过这种比较,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加珍视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瑰宝。
地理课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山川神韵。在地理教材中,常常涉及我国的山川地形。同时,也介绍了我国山川流水的文化内涵,如古人所诗喻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中蕴含的人文景观。地理课还让学生了解国家的传统文化资源,因为地理教材也涉及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例如,教材介绍了泰山的文化内涵,解说了泰山的历史、地理、风景和文化,展现了圣人文化、礼乐文化的特色。此外,地理课也能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旅游资源。地理教材介绍了我国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介绍了中国地理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如故宫、长城、黄山等,宣扬了国家的优美风光和悠久历史。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搭配阅读课程,使用富有特色的地理故事、文献和图表,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和知识,从而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讲七年级下册《“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一课时,教师可以讲述香港与澳门的历史事件,为何侵略者会侵略香港和澳门,香港和澳门如何成功回归祖国“怀抱”,让学生在学习有关香港和澳门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地理教育应该注重介绍国家的国土状况、领土面积、边境线等信息,让学生了解国家的领土状况和地理位置,从而增强对家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国土知识主要包括我国的国土面积,包括陆地面积、海洋面积等。大陆面积、人口数量、民族分布等其他相关内容。初中地理教材中还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分布、气候带分布、植被分布、动物分布等,以及它们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初中地理教材中介绍了我国的行政区划,从省级、市级、县级一直到乡村级别,还介绍了各级行政单位的职责和功能,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边境线、海岸线等方面,涉及我国在全球地缘和政治地位等内容。
通过学习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国土知识,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基本状况,包括地形、气候、地理自然条件等,同时也能够了解我国的行政管理、领土特征以及国家地理领域的发展。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国家意识和地理意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增强了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爱国情怀。
地理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与家国情怀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爱国情怀。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和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鼓励学生共同建造国家的大好河山。初中地理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所学知识,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实践。以下是初中地理教育的实践环保的几种方式:
一是让学生参与城市绿化活动,在学习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知识后,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城市绿化和植树种草等活动。要求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认识到绿化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好的环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状况,了解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了解自己的家乡资源,感受国家资源的丰富性,增强爱国情感。三是教师可以在班级或学校内宣传有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制作环保宣传横幅、卡片、海报等,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动员大家为保护地球共同努力。
培养家国情怀是地理课一项重要的立德树人责任。教师需要全面提高育人素养和教育水平,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地理课上获得丰富而有意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