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丽迪尔·赛尔建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逐渐关注英语听说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高校作为培育人才与能力的重要阵地,学校必须重视提升英语教学内容,将听说教学作为课程的重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听说和读写能力。但是,受到高校环境和教学方案等影响,目前对大学听说教学模式需要改革,从教学设置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等层面进行完善。 因此,有必要在大学时期将英语教学重视起来,在切实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爱好后,结合教学目标,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应用语言交流。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且师生之间的交流严重缺乏,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之中能够鼓励学生开展学习实践,运用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提高语言掌握能力。 体验式教学是将心理学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进行融合的理论模式。 体验式教学的基础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以学生作为中心,充分发挥指引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并利用实际的教学资源与学生进行合作,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在体验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通过为学生设定亲身体验以及合作探究的过程,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知识,当学生进入具体的情境之中并且获得体验,通过观察以及反思与知识产生交互,在已有的经验上对知识点展开整合处理,最终沉淀出新的经验,而这也是体验式教学抽象概括的过程[1]。
在进行语言学习时,语言的输入及输出都尤为重要。 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如果仅具备语言的输入而忽略语言的输出,那么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不同的语境中通过运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展开交流是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最终目标。 而母语的学习则使得学习者时刻处于语言环境中,并且开展体验以及实践。 通过实践获得满足感。 在潜移默化之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2]。 外语学习有别于母语学习,首先,学生一般很难获得足够的输入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有关英语的环境不多,因此学生很难获得体验机会。 其次,在课程开展的背景之下很多都是围绕语言的输入环境展开的,学生缺乏交流的机会。 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平衡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以及动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创设语言环境,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学生融入语言环境中。 在互动的过程中感知,在感知之后再次互动。 通过循环最终确保学生的语言能力,只有这样开展学习才能够将课本内容转变为实践知识,最终保障英语教学效果[3]。
要想掌握一门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练习和背诵,教师的引导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也十分重要,教学方式和理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 因为好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好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效。 纵观高校,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在课堂教育中利用传统的讲解、布置教学作业等方式,并未有效与现有的高科技信息结合,导致学生学习英语也利用传统的读背模式,难以深入地去理解知识内容和英语听说的本质。 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将英语当作任务式的学习,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教师唯有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现实情况出发制订教学方案,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能体会到英语的作用,并学好英语[4]。
英语作为国际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高校的公共课程。 在教育体系不断深化发展的情况下,高校越来越强调学生对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 目前,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英语水平有所差异。 因此,差异化的英语水平直接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如今,教师在进行听说教学时,普遍存在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行为,阻碍学生将课堂知识放置于实际层面的运用[5]。 对此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可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大多都将英语听说视为理论方面的学习,很少去关注实践层面的提升,使得学生很难掌握听说技能,无法保障教学的质量水平。 若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缺乏实践培育,会使学生出现只会写不会说的情况,不利于将英语运用于实际生活场景[6]。
英语对于我国来说可称为舶来品,受制于不同国家的文化思想观念与语言运用方式,不同国别的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中英文。 在此情况下,若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会阻碍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使其思维长期禁锢在较浅层面。 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学生在听说教学课程中,都是基于汉语思维来进行学习的,呈现出中式英语的现象,缺乏对英文原意和感情的理解,难以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思想[7]。
学生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缺乏跨文化思维的真正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语言背景的引导,即学习一种语言之前,必须为学生创设目的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学习奠定基础。 另外,教师必须在教学开始要为学生讲解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不同和特征。 一方面,必须要让学生把握基本的语法和单词;另一方面,需要将知识点与文化背景串联起来,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本质。 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还要重点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以筑牢学生的语言基础[8]。 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的具体内容为学生开展英语文化的讲解,把简单的口语教学赋予文化背景内涵,也可以为学生播放国外原声的教育电影,并截取其中有学习价值的语言片段,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翻译,引导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感受英语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上述教学方法的作用下,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听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深刻地掌握听说技巧,丰富学生的英语视野。
在大学听说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作为教师,应充分引导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场景中展开想象,进而在讨论与交流中形成个人的想法,在英语听说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引导学生提高欣赏能力以及批判能力。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构建平等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双向互动,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鼓励学生发表自身的见解以及看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以及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所在,灵活运用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延伸,设计多元有效的课堂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为学生讲解英美文化,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的观念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差异。 在推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勇于表达自身观点,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9]。
英语听说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被学校置于公共课程的地位。 因此,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听说实践的培养,必须要在传授理论知识为基础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增强实践层面的听说能力。 一方面,教师可在教学中利用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根据单元主题,结合学生对本单元已有知识的学习,创设情感体验的活动。 比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小组辩论,就某一主题收集不同国家的表达方式并进行现场汇报等,在设计活动时逐步提升任务的难度,达到逐步提升学生听说能力的效果。 由于英语和中文有较大的差异,部分基础差且认知上认为自己难以学好英语的学生都不敢张口讲英语,对英语缺乏足够的自信,逐渐丧失英语听说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 基于此,教师需要将学生主动进行口语交流当作教学重点任务。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的形式,布置一个小组任务,让同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口语练习。 让部分平时不敢进行口语表达的学生敢于进行语言训练,同时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也会在小组过程中帮助其他学生完成小组任务。 另外,教师也需要为学生创设英语情景,使其提升自身英语能力。 例如,可以为学生创设交流环境,通过话剧表演等形式进行口语输出,以充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在听说教学中围绕新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有效输出,通过反复的沟通与练习,最终使学生对口语交际要点进行深刻的理解以及记忆。 而在此期间,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英语是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语言,也是我国第二大工作语言体系。 英语课涉及的许多内容实际上是跨文化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 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根据英语学习规律以及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体验,并且从中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则,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不断观察反思,最终探索总结并将英语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