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23-09-06 01:44曹倩倩
村委主任 2023年7期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影响因素

曹倩倩

摘要:文章基于对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待建区148农户的问卷调研数据,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选择指标,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愿受到以上三个维度的指标的正向影响;而对于控制变量来说,年龄越大的农户越不愿意参与其中;从描述性统计中还发现当前高标准农田相关规划建设公开程度还不够高、村民存在认知错误等问题,并针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意愿;影响因素;计划行为理论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7-0155-05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6;F323.211        文章标识码:A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益紧张。而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通过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人地矛盾,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项土地整治工程,它对于保障耕地的质量和总量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体,农民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其参与到高标准农田的规划建设中是保障自身收益的关键。但从现有学术研究和新闻报道来看,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研究也较少。因此,文章理论部分借鉴社会学中的计划行为理论,建立农户心理感知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确定农民参与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推进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为保障农民的权益和顺利进行农田的改造提供意见参考。

1   理论分析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计划行为理论对个体行为进行了研究,其认为个体的预期收益越高、受外界带动作用越大、拥有的经验和资源越多,个体的参与意愿就越强。具体来说,个体的意愿则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支配。

1.1   行为态度

行为态度是指农民对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行为的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即农民对该行为积极或消极的感受。个体认为某一行为越有价值,对其的态度也就越积极,从而从行动中得到的激励值也就更多[1]。假设每个个体都是理性经济人,那么农民的行为可以用经济学的知识来解释:如果农民希望从中获取他们所关心的利益,那么他们往往会选择参与建设;否则,他们宁愿不参与[2]。所以,合理的收入预期是激励农户积极参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心理因素,其心理期望值愈高,则更愿意参与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中来。从相关文献和现实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农户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环境和经济效益两方面[3]。基于此,文章用生产条件认知(AB1)表示环境效益,用收入增加认知(AB2)表示经济效益,从理论上讲,农民认为参与建设越能够改善生产环境、增加农业收入,那么参与的意愿就越强。

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说H1:行为态度在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愿中起着正向作用。

1.2   主观规范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外部世界的主观规范是指个人在作出某种行为决定时,在各种外部压力下对某一特定行为的约束和服从。通常,他人积极或者消极的态度会影响个体的意愿,并且越是亲近的人和组织对个人影响越大。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亲缘聚集,可能这样的影响更为明显。从已有的文献研究来看,主观规范对行为主体影响的程度可分为指令性规范和示范性规范[4]。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政府人员对农民起到了一定的指令作用,他們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而强制推行等不良行为,则会极大地减少农户的积极性。示范规范则来自亲戚、邻居和村委会等组成的社会网络,重视熟人环境的农户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5]。村民和街坊邻居的意见对农民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们是农民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有更多的亲朋好友支持与加入,农民就能获得“心理慰藉”,积极参加高标准农田的建设[6]。在此基础上,文章用政府重视程度(SN1)来代表指令规范,用基层干部影响力(SN2)和亲朋邻居影响力(SN3)来代表示范规范。从理论上讲,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预期压力越大,参与的可能性就越大。

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说H2:主观规范在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愿中起着正向作用。

1.3   知觉行为控制

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农民参与建设的难易程度,解释了不完全受意愿控制的行为[6]。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农民的知觉行为控制主要包含知觉强度和控制信念,即知觉强度是农户对参与建设的信心,其表现为农户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政策的了解;而控制信念则表现为对参与事项的掌控程度,其是由农民参与的能力、参与成本、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所决定。基于此,文章用政策了解程度(PBC1)代表感知强度;用风险承受认知(PBC2)和专业素质认知(PBC3)代表控制信念。从理论上讲,如果农民对政策的理解越深,觉得自己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专业素质,则越倾向于积极参加。

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说H3:知觉行为控制在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愿中起着正向作用。

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2.1   数据来源

文章于2022年1月在重庆市开展了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对重庆即将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六个片区进行实地调研,最终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88%。

2.2   变量选择

第一,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参与意愿,在问卷调查中,询问农户“是否愿意加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愿意赋值为1,不愿意赋值为0。

第二,核心解释变量。文章核心解释变量包括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方面的认知情况。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以及相关的文献,将变量具体设定为以下内容:①行为态度。用生产条件认知和收入增加认知表示②主观规范。用政府政策影响力、基层干部影响力、亲朋邻居影响力表示③知觉行为控制。用政策认知度、风险承受认知、专业素质认知表示。对上述变量利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进行赋值。

第三:控制变量。借鉴相关研究[7],文章选取年龄、受教育程度、兼业程度、承包地总面积等影响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意愿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具体变量定义及赋值(见表1)。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设定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户参与意愿为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为0、1变量,因此,选用二元Logistic模型来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表达式(见公式1)。

In(P/1-P)=β01x12x2……βnxn+ε(1)

在公式(1)中,x包括核心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n为变量个数,P/1-P是概率比,β0为截距项,ε为随机干扰项。

3.2   描述性统计

笔者将受访农户的基本特征、对农户进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信息公开程度、以及农户参与建设决策控制权的调查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具体结果(见表2)。

就样本特征而言,受访者多为女性,年龄在41-50岁最多,占据45.6%,受教育程度基本上是初中及其以下,家庭年收入普遍不高。其次,受访农户中有59.5%的农户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20%以下,耕地面积也较少,部分小农耕地面积约在0.067hm2~0.4hm2左右,占比达到66.2%,并有55.7%的农户未加入任何合作社或集体经济组织,这也反映了当前小农户兼业化程度高,兼业现象普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象依旧普遍。针对农户参与的研究,文章还做了信息公开程度和农民决策权程度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只有35.5%的农户认为农田规划等相关信息是完全公开的,少部分地区完全没有公开,这会给农户造成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农户的积极性;同时,有13.4%的农户认为完全没有自主权,政府让参与就参与,50.3%的农户认为只有一部分决策权,事实上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定要征得农户的同意,而农户这样错误的认知会导致后续建设困难,并且也不利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3.3   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将样本通过信效度检验以及多重共线性检验之后,为确定模型拟合程度,进行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其检验卡方值为94.998,显著性值为0.000,其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良好,之后对其进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见表3)。

第一,农户行为态度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根据模型估计的结果得出,生产条件认知和收入增加认知均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并且系数为正,说明对参与意愿起促进作用,研究假说H1通过验证,其中,对于收入的的边际效应大于生产条件认知,这也表明,提高收入依然是理性小农最看重的一点。

第二,农户主观规范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根据模型估计的结果得出,主观规范的相关变量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并且系数为正,说明主观规范因素对农户的参与意愿有著正向促进作用,研究假说H2得到证明。其中,基层干部、政府政策和亲友带动的边际效应依次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村委会基层干部是与农民接触较多的人,对农户的生产与生活具有较强响力,政府政策则在农民心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而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盲目跟从亲属和邻居的概率可能会降低。

第三,农户知觉行为控制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根据模型估计的结果得出,政策了解程度、风险承受认知、专业素质认知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研究假说H3得到验证。即:首先,农户越了解相关政策,越愿意加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其次,从风险承受认知的角度来说,农户经济实力越不强,越害怕未来承担的风险,如土地整治完成不及时、维护不到位等,越不愿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最后,从专业素养认知的角度来说,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无法了解相关知识,即“自我效能感”缺乏的农户,会直接导致其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动机不足。

第四,控制变量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受访者年龄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并且系数为负,表明年纪越大的农户越不愿意加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这是因为年龄较大的农户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下降,以及不愿尝试新事物也不愿承担任何风险,因此,其参与意愿越低。

3.4   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以上模型的可信度,文章用stata16软件将上述变量利用二元Probit模型再次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核心解释变量和年龄这个控制变量依然最少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只有部分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明该结果还是较为稳健的。

4   研究结论及讨论

4.1   研究结论

第一,当前高标准农田相关规划建设公开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一些村完全没有公开相关信息的情况,还有13.4%的农民认为参与与否,自己没有决策权,使得农民在信息获取时处于弱势,认知存在错误。

第二,农户参与的意愿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心理认知的影响。在行为态度中,农户最在乎是否能带来预期收入的增加,其次是能否带来农业生产环境的提升。对于主观规范,基层干部、政府政策和亲属和邻居的引导作用依次减弱。对于知觉行为控制,农户受政策认知、专业素质认知以及风险承受认知的影响。

第三,农户参与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愿还受到农户年龄的影响,年龄越大的农户越不愿意加入建设中。

4.2   讨论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加强项目宣传,提高农民参与意识。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宣传手册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确保农民关心的生产条件改善以及增产增收,使农民真正了解高标准农田,增强其参与意识。其次,针对农民存在风险担忧的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是成立村民监督小组,确保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要积极向农民通报进展情况。二是利用外在激励和约束手段,对农户进行占地补贴,以减少农民对未知风险的担忧[8]。最后,出台相关的补贴和惠农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

参考文献:

[1]赵微,周惠,杨钢桥,等.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建后管护的意愿与行为转化研究:以河南邓州的调查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6,30(03):55-62.

[2]姜立利.期望价值理论的研究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3(02):33-35.

[3]周慧,文高辉,胡贤辉.基于TPB框架的心理认知对农户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兼论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J].世界农业,2021(03):59-69.

[4CIALDINI R B,KALLGREN C A,RENO R R.A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A theoretical refinement and re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norms in human behavior[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1,24(1):201-234.

[5]孙涛,欧名豪.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20(02):118-126+168.

[6]樊西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户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8.

[7]于婷,于法稳.环境规制政策情境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知对养殖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9(08):91-108.

[8]刘昊璇,赵华甫,齐瑞.多中心治理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03):164-172.

猜你喜欢
计划行为理论影响因素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者低碳消费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锦州市居民家庭固体废弃物循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消费者购买仿冒奢侈品意愿的研究陆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