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艳蓉,闫晓志,李书艳,毛朋举,张 健
(北京市平谷区种植业服务中心,北京 101200)
平谷大桃是北京市平谷区的重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33 万hm2。在平谷大桃种植过程中,施肥对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1-3]。然而,施肥过量造成的土壤板结、营养元素不均衡等问题,以及施肥不足引起的养分匮乏等问题都会影响平谷大桃的产量和品质[3-4]。不同地区的土壤供肥性能不尽相同,且平谷大桃在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而传统的施肥方式缺少对土壤供肥性能和桃需肥规律的考虑,这可能会造成在某些地区或在桃的某个生育期施肥过量或不足,进而影响桃的产量和品质[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5-6]。因此,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供肥性能在平谷大桃的不同生育期为其提供合适的营养供给,避免传统施肥可能造成的养分供需不平衡的问题[6-8]。该技术在平谷大桃生产中的应用还很有限,更好地将该技术应用于平谷大桃的生产中有助于推动平谷区桃产业的稳步发展。
2019—2021 年,在平谷大桃主产区大华山镇选择7 个试验地点进行传统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的对比试验。试验桃树选择的是树龄5~7年、长势均衡的盛果期桃树。试验地点土壤养分和桃种植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地点土壤养分含量与桃种植密度和品种
在每个试验地点设置传统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共2 个处理,每个处理10 株桃树。传统施肥处理按照往年的施肥习惯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则根据桃树品种、树龄、目标产量、100 kg 果实所需氮磷钾的量及土壤供肥性能等多种因素,确定肥料的种类和用量。具体不同处理的肥料用量见表2。
表2 传统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处理肥料用量 单位:t·hm-2
2019—2021年,每年测定桃产量。桃品质在2021年进行测定,每个处理在采收时随机选取30个健康的果实,调查着色度、硬度、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固酸比6 个品质指标。果实着色度采用果实色度计测定,果实硬度采用硬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采用折光仪测定,果实总糖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固酸比指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的比值。
于2021 年在平谷区建立4 个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平谷大桃生产示范基地,包括上镇村、上营村和大庙峪村3个示范村和大辛寨1个示范点。示范面积共计22.01 hm2,其中上镇村6.67 hm2、上营村6.67 hm2、大庙峪村6.67 hm2、大辛寨2.00 hm2。
为了评价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效益,量化了示范区传统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购买肥料的花费的差值,即节肥效益。此外,结合节肥效益和桃产量变化所导致的收益变化计算了使用测土配方施肥对平谷大桃生产的净效益及各示范区总的效益。
如表3所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平谷大桃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3%、8.4%和10.3%。结果表明,在这些试验地点使用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在减少肥料用量的同时,一定限度地增加平谷大桃的产量,且提高效果有逐年增加趋势。
表3 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
如表4 所示,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提高了果实的着色度,其中5 个试验地点增加。果实硬度的平均值在测土配方施肥和传统施肥处理下相同,虽然其在5 个试验地点均表现为降低,但降低的幅度较小。测土配方施肥增加了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两个指标数据在6 个试验地点均增加。可滴定酸含量的平均值在测土配方施肥和传统施肥处理下相同,其中5个试验地点指标含量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很小。测土配方施肥提高了固酸比,其指标数据在5 个试验地点均增加。总的来说,测土配方施肥减少了肥料用量,但并不会引起果实品质的降低,甚至多数品质指标的平均值在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下表现出上升。
表4 2021年测土配方施肥和传统施肥处理的桃品质
如表5 所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使用减少了肥料的投入,在4个示范区减少0.2~0.7 t·hm-2的肥料用量,节肥效益平均为3 105 元·hm-2。虽然测土配方施肥减少了肥料的用量,但各示范区的桃产量并未发生明显的降低。在上镇村,测土配方施肥还使得桃产量增加了2.0 t·hm-2。当同时考虑测土配方施肥的节肥效益和其引起的桃产量变化,测土配方施肥在这4 个示范区平均实现了3 762 元·hm-2的净效益,4 个示范基地总效益达到8.28万元。
表5 示范区两种施肥方式的肥料用量及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的经济效益
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在减少肥料投入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地提高平谷大桃的产量和多数品质指标。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在建立的共22.01 hm2示范区中,使用该施肥技术的总效益比沿用传统施肥高8.28 万元。可见,测土配方施肥对于平谷大桃产业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示范为平谷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