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转变,实现文化德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有机渗透

2023-09-06 07:38王伟君
教育界·A 2023年22期
关键词:生活方式道德与法治

【摘要】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的教学中存在学生体验浅表化等问题,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依据文化的三个关键要素,提出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方向,以期实现文化德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有机渗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文化德育;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

作者简介:王伟君(1977—),女,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

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延续性、渗透性等特点。著名作家余秋雨认为,文化的三个关键要素分别是: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文化德育是通过文化进行道德教育,达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也是从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三个方面,发展、提升、积淀学生的道德素养。

课程育人,是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挖掘各门课程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借助丰富的知识,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来渗透德育,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道德发展规律,有利于实现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意识的课程,与德育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因此,教师可因地制宜,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机渗透文化德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一、从认知到价值构建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编排了“我和我的同伴”“我在这里长大”“我们的公共生活”等内容,要求教师达到以下目标: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形成诚实的品质;让学生了解社区生活的意义,愿意关心并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生活;让学生具备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能够用心去关爱他人[1]。

诚信观念、责任意识、规则意识,是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德育的核心所在。如何落实这三种品质的教育呢?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只追求让学生“知道”——知道要讲诚信,要承担责任,要遵守规则。正所谓“知是行之始”,“知”固然重要,但是若仅限于“知”,则很难将“知”转化为行动指南。对此,教师应该进行价值引导,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将“知”转化为学生价值观的一部分,从而真正实现德育的有机渗透。

(一)树立形象

多数三年级学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对世界的认识主要还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的。因此,教师可以基于这一规律,通过树立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借助典型的正面形象,自主建构,激发情感,获得认同,提高精神价值。

比如,在教学“我们的公共生活”这部分时,教师可以寻找乐于帮助别人和承担责任的学生典型,介绍他们参与具体事务或对社区提出合理建议的事例,再组织学生对这些典型的正面形象和事迹进行讨论交流。之后,教师可以将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教材内容的认知,对乐于帮助别人和承担责任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肯定,而且三年级学生对同龄人的关注度较高,所以当看到其他同学得到教师的表扬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同学视作学习的榜样,让这些同学变成自己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二)进行对比

对比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对比之后才能更加清晰地认知事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对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如果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提升,那么他们的认同感往往就更强。

比如,在教学“我和我的同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相机渗透诚信教育。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展示如下具体事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独立辨析,进行对比。

1.李宏在一次单元考试中没有考好,他害怕爸妈责怪,就让表哥在试卷上签爸妈的名字。你赞成他的做法吗?

2.小明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了全班第30名,而小兰靠作弊考了全班第3名。你认为哪一位同学做得对?

3.假如你在考试时遇到了难题,此时正好可以看到同桌的答案,那么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在对比辨析中,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讲诚信带来的好处,以及弄虚作假的危害所在,加深对诚信品质的认识,从具体事例中得到感悟,并将这些感悟付诸实践。这些形成鲜明对比的事例,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辨析这些事例,则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对诚信的认同感更强,对弄虚作假的行为感到厌恶。

(三)链接生活

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链接生活,既可以丰富课堂的教育资源,也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践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加深理解,不断丰富对事物的情感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链接学生当下的生活,要明白只有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具体事例中的道理,从认识他人到认识自我。

比如,在“我在这里长大”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一是创设情境,提出“假如你在社区里发现有很多养狗人士没有遵守社区的养狗规定(如遛狗不牵繩等),你会怎么处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判断、认知、实践。二是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主动承担责任,鼓励学生调查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自己难以做到的事情,寻求社区的帮助,为社区献计献策。这样,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培养责任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当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可时,能够极大地增强责任感,提升自信心。

树立形象、进行对比、链接生活这三种途径,能够促使学生从“知”开始,感知正面形象,通过对比辨析,具有向善之心,将认知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进而实现从认知到价值构建的转变。

二、从体验到习惯养成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重视调查研究、阅读讨论、探究展示等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获得较为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学生可以就调查研究的主题,通过采访他人、阅读书籍、借助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独立整理、分析资料或与同学探讨交流,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制作精美的调查手册、手抄报等。这些体验有助于学生从情感的层面对社会生活形成感性的认知,并进行理性的提炼。

但是若只停留于这样的体验,则容易使学生的情感碎片化,难以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充分体验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一)以目标为导向

坚持,是习惯养成的根本。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付诸行动,以目标为导向,帮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意义,体会到坚持的重要性。师生达成共识,劲往一处使,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比如,学生在学完“我们的公共生活”中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后,明白了做事情需要遵守规则。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21天习惯养成”法则,并布置一个习惯养成任务:根据自身在遵守规则方面的不足,制订一个能够弥补不足的目标,并且运用“21天习惯养成”法则,每天坚持做相应的事。在学生制订目标之后的21天里,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学生对照目标,督促自己坚持下去。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不断产生动力,最终完成任务,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不断激励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也需要他人的监督和鼓励。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激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激励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原动力。教师可以制作“习惯养成榜”,张贴在教室里显眼的地方,让学生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目标,不断提醒和鼓励自己要坚持。特别是在习惯养成的中后期,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采用榜样引路、故事激励等方式,鼓励学生坚定意志,克服困难。与此同时,学生之间在看到彼此的目标后,能够互相监督,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教师还可以联合家长共同激励学生,鼓励家长为孩子营造和谐且自律的家庭氛围,并让家长了解“21天习惯养成”法则,协助教师一同以科学合理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

(三)有效管理

教育教学不仅需要理论思维,还需要工程思维。所以为了让学生养成好习惯,教师需要将习惯养成当作一项工程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启动这项工程时,设计合理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管理。具体来说,教师要从目标、流程、策略、评价等方面进行统一的管理。例如,在策略方面,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采取张贴有关坚持的名言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也可以采取分组进行比赛的方式,有效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励学生进行良性竞争,让学生从竞赛中获得坚持下去的动力;还可以找学生单独谈话,了解具体的情况,及时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

只有经历从体验到习惯养成,再到生活方式形成的过程,才能帮助学生构建比较稳固的心理图式,最终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

三、从行动到人格沉淀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由此不难推断出,文化德育最终会沉淀学生的人格。余秋雨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活动、进行实践时,应该立足学生的真实体验,设计以生活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个体人格的沉淀[2]。

研究表明,人格的形成受生物遗传、社会文化、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而学校教育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又体现在教师、同伴、舆论等方面[3-4]。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引导,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师影响

在学校中,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教师自身的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所以,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需要注意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

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凸显自身在诚信观念、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这三个方面的示范作用。其中,规则意识是教师比较容易忽略的方面,如拖堂就是没有遵守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细节,学生可能就会认为教师的言行不一致,对教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时,学生也可能会错误地认为遵守规则并没有那么重要,因而不注重培养自身的规则意识。这会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权威性,甚至会导致教师之前对学生的引导、激励等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要确保自己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让自己的言行在学生心中有分量。

(二)同伴影响

对思想和行为方面的能力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的学生进行良性的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对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除了认可教师的权威形象,也会受到同伴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给学生的心理品质带来积极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关怀、理解。所以教师要密切关注班上学生的言行,及时生成合适的教育资源,让教育发生在当下。

比如,教师可以围绕责任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谁是有担当的同学”的评议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演说。而评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认同、不断激发情感的过程。

(三)舆论影响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三年级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独立判断的能力也不够强,容易受到班级舆论的影响。教师应该通过榜样树立、激励表彰、事迹分享等策略,在班级中营造一种“以诚信为荣,以虚假为耻;以勇于担当为荣,以逃避责任为耻;以遵守规则为荣,以违反规则为耻”的积极、正面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观念。

结语

人的精神、道德发展是渐进式、渗透式的。文化德育正是顺应了精神、道德发展的规律,以如盐入水、润物无声的方式,全方位影响学生的成长。立足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三个关键要素实现三个转变,可让文化德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有道、有法。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道德与法治 三年级 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何颖.形塑儿童的生命安全:《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护我成长”单元分析[J].中小学德育,2019(11):47-50.

[3] 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3.

[4] 皮連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我国奢侈品市场营销策略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