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亮 孙 晗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师在开展授课与教学活动时,所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往往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教学过程,难以推动学生实现高效的进步与提升。与此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素材等方面,教师也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基于此,小学教师就应当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培养,从而实现教学策略与方式的探究,推动小学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首先,教师应当对现阶段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来展开探究,把握问题的根源,结合这些问题来进一步探讨改革策略、改进方式,从而推进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开展现阶段的教学活动时,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较为单一且陈旧,他们往往沿用传统的方式,来带领学生探究学科知识,把握学科内容[1]。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获得更加全面化的引导,难以实现全面的进步与提升。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授课与教学活动时,常常会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并通过为学生设置大量习题的方式,来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实现学科知识的运用。实际上,教师在开展授课与教学活动时,不仅可以选用传统的习题教学法,来推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把握,同时还可以探究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以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加具有特色的形式,来展开知识的探究与学习。如果只是结合习题来展开知识的探究,那么学生就无法以更加立体、更加全面的角度来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更难谈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实现对学科知识的综合把握。因此,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应当及时关注到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弥补现阶段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改革。
教师在开展授课与教学活动时,还应当认识到,现阶段的教学未能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未能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打下坚实基础,获得思维培养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一个时期里,学生未能实现视野的开拓,未能接触到丰富的知识、获得深刻的感悟,那么他们在未来长远发展中,往往也会受到禁锢与阻碍。然而,大多数小学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时,都没有关注到这一个要点,而只是立足学科知识来展开授课,更加关注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实现对于课内知识的把握,带领学生进行课内知识的探讨。
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授课与教学活动时,就往往只是结合课本之中的内容,来带领学生进行单词的学习、语法的学习,甚至在开展对话教学活动时,也只是结合课本中给出的案例,引领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就相当单一、匮乏,无法真正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看待,而只是机械性地学习教材上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虽然能够在课堂之中实现对课本知识的把握,却没有真正了解到英语学科之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没有真正获得眼界的开拓、实现思维的进步。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还应当把握现阶段教学过程的弊端,实现教学内容的充实与丰富,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真正获得文化的积累,获得思想的提升。
在新阶段教学过程之中,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素材也是比较匮乏的。很多时候,教师都是将教材作为范本,带领学生实现对教材知识的把握。实质上,如果教师在开展授课与教学活动时,能够实现教学素材的进一步开发,带领学生了解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以更加广阔的途径,带领学生展开知识的探讨与学习,那么学生将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发散性思维也将会获得培养,甚至能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2]。
例如,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之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知识的探究与学习时,就没有关注到多元化教学素材的开发。带领学生学习一些具有应用性的学科知识时,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生活之中的素材,来引导学生展开探讨,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融合到情景之中,实现知识的利用,获得口语表达能力、英语听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然而,教师的这一疏忽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错失了诸多良好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在开展授课与教学活动时,应当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以恰当的策略来加以改进,为学生开发出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多样性的教学素材,引领学生通过更加多样化的途径,来展开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从而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结合以上分析,小学各学科教师在开展授课与教学活动时,要能够把握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的问题来展开教学策略的探究,以恰当的方式来弥补以往教学过程之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学生建设高质量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小学教师应当实现教学方式的丰富,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开展授课与教学,从而确保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乐于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过程之中[3]。为此,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剖析,把握学生的喜好,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开展授课与教学,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学科知识教学活动时,就应当关注到教学方式的创新,不能再采用单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以及传统的习题教学方式带领学生探究知识、把握知识。实际上,教师还可以从更多的方面来加以考虑,结合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设计更加丰富的学习活动,带领学生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环节之中,取得进步与提升。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来探究知识、讨论知识,从而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把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实现了有效的知识教学,同时又推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这样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大家已经掌握了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式,在许多时候,我们计算一些复杂的算式时,仍然需要借助列竖式的方法来展开计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寻找一下更加便捷、更加简单的方式来进行计算。老师在黑板上为大家列出了几道习题,接下来,大家就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之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讨论一下解题的方法,一起来寻找简便的运算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会展开小组合作,实现共同探究。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实现了教学形式与策略的丰富,带领学生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展开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从而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小学教师还应当关注课堂内容的设置,不能只是结合教材之中的内容来对学生展开课堂知识的教学与讲解,而是应当把握课堂时间,尽可能带领学生了解更加丰富的知识、更加丰富的内容,从而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眼界的开拓,实现思维的进步[4]。为此,小学教师就应该积极开拓教学内容,以教材作为基点来展开进一步的延伸,实现教学课堂的充实。
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就要关注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只是按照教材内容的设置带领学生展开单词的学习、语法知识的学习以及对话练习,还要引领他们探究更加丰富的英语内容,实现对英语学科本质的把握。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以“颜色”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时,就要实现课程内容的丰富,不能只是按照教材之中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应当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延伸与创新。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小学英语教师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实现对课内知识的把握,帮助学生了解表示不同颜色的英语单词,为学生夯实理论基础。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投入到对话练习之中,引领学生了解“What color is it?”等表达方式,从而带领学生进行口语锻炼。
以上教学过程都是基于教材的内容而展开,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带领学生了解更加丰富的知识,从而推进学生进一步提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时,可以先帮助学生实现对课文对话的了解,然后为学生导入更加丰富的英语知识。教师在询问学生“What color is it?”这一个问题之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延伸,继续询问“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等问题,从而带领学生进入到多重问答之中,既帮助学生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把握,同时又推动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实现更进一步的提升。不仅英语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学生引入更加丰富的知识,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各学科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都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实现课堂教学的充实。基于此,学生将能够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实现长远的进步与提升。
小学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还应当关注现阶段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的问题,并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充实学生的文化内涵[5]。在这一过程之中,各学科教师就应当结合本学科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资源的挖掘,并将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合理转化,将其应用到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而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就可以从现实生活之中挖掘教学资源,结合生活之中的丰富情景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并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应用。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这一部分知识之后,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丰富的现实情景,结合现实生活之中的资源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带领学生投入到应用环节之中。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数学教师就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之中的地理位置,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如果老师想要从学校去往百货大楼,应该怎样走呢?大家能不能结合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老师指指路呢?”如此就能够实现生活资源的挖掘、课堂内容的丰富。
再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授课与教学活动时,同样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挖掘教学资源,并实现教学途径的开拓。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问候》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为学生精选出丰富的学习资料,并在课堂之中通过PPT、短片、微课视频等不同的形式来带领他们展开探讨与学习。这个时候,学生就不只是听从教师的讲解来展开知识的探讨,同时还能够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展开学习,从而实现学习途径的开拓。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开展授课与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关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方式,来加以改革与完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推进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